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下列关于不安抗辩权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有( )。
下列关于不安抗辩权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有( )。
admin
2015-06-28
39
问题
下列关于不安抗辩权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有( )。
选项
A、在赠与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义务人不交付赠与物的,则受让人有权主张不安抗辩权
B、如果出让方经营状况不佳,受让人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
C、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一方有权拒绝并直接终止自己的履行
D、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主体是先履行方,后履行方不享有不安抗辩权
答案
A,B,C
解析
考查要点是不安抗辩权。不安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合同中,应当先履行债务的一方发现后履行方有财产状况严重恶化等情形,可能危及其债权时,在后履行方未履行债务或者未提供适当担保之前,有拒绝履行自己债务的权利。不安抗辩权只能适用于双务合同,单务合同不存在不安抗辩权的问题,因此,A项表述错误,为应选项。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条件之一就是后履行方须有经营状况严重恶化的情形,但后履行方仅仅经营状况不佳,其财产状况尚未达到严重恶化的地步,先履行方尚不能行使不安抗辩权,至于何谓“严重恶化”,一般应足以危害其债权,并综合案件具体情况实施综合考察。可见,B项表述错误,为应选项。在双务合同中,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一方毕竟属于先履行方,如果先履行方滥用不安抗辩权,这对后履行方十分不利,因此,先履行方行使不安抗辩权在程序上是受到一定限制的,即行使不安抗辩权的先履行方应当先中止合同,给后履行方一个提供适当担保或者恢复履行能力的机会,在对方当事人不能提供适当担保或者恢复履行能力的情况下,先履行方才能解除合同,即要先中止,后解除,不能直接解除合同。所以,C项表述错误,为应选项。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主体是先履行方,后履行方不享有不安抗辩权,这是不安抗辩权和先履行抗辩权的根本区别。可见,D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RXx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2009年,司机孙某驾驶面包车路遇一男子恳求搭车。上车后,男子主动说按照出租车的价格支付运费,孙某未予理会。几分钟后,上车男子表示已到达目的地,要求下车,并主动掏出10元钱扔到车辆仪表盘上。随后执法大队的车辆将孙某的车逼停,指控孙某涉嫌经营黑车。执法大队人
某公务员甲结婚五年后,又与其他女子以夫妻名义长期共同生活,影响十分恶劣。后被人举报,甲所在的国家机关对其作出开除公职的处分,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法院认为,甲的行为构成重婚罪,判处甲有期徒刑一年。甲的妻子起诉离婚,并要求损害赔偿,得到法院的支持。甲在狱中接受
某省人大常委会在起草该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时,将草案在网上公布,征求公众意见。在反馈的意见中,有的人认为城市房屋拆迁应注重城市的总体规划,只要规划需要的,必须要拆;有的人认为城市房屋拆迁应尊重公民个人的意愿,保护公民个人的财产;有的人认为城市房屋拆迁
与唐律相比较,明律中处罚有所加重的罪名有()
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该规定体现的宪法原则是()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缓刑,前罪和后罪实行数罪并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0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试用民法原理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随机试题
在公司层战略中,多元化战略属于()
某支气管哮喘患者发作时,强迫端坐位,发绀明显,大汗淋漓,不能讲话,于一阵剧咳后突感一侧胸痛,气急加剧,检查发现疼痛侧胸部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消失。对该患者的下列处理措施中,首要的是()。
A.Ⅰ期B.Ⅱ期C.Ⅲ期D.Ⅳ期<45岁,甲状腺乳头状癌出现远处转移时分期
关于X线减弱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背景某写字楼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土建和装饰装修施工合同,建设单位委托监理单位对该工程土建施工和装饰装修进行工程监理。该工程在装饰装修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装饰装修合同中规定5000m2的花岗石板材由建设单位指定厂家,
2007年1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关于政策性银行改革的决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假如你在基层开展扶贫,你所帮扶的对象懒惰好赌,不求上进,没有实现脱贫。因此,单位开会决定给你调换一个扶贫对象,你会怎么办?
政府对公共风险实行管制,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最大特点在于“决策于未知之中”。不确定性的存在,为风险管制的决策与实施增加了难度。鉴于此,风险管制者应该通盘考虑科学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法律因素,忽视其中任何一项因素,都可能导致管制失灵。上述文字中,作者意
《刑法》第253条第2款规定:“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264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此条规定的是()。
在基于"学生表"的报表中按"班级"分组,并设置一个文本框控件,控件来源属性设置为"=count(*)",关于该文本框说法中,正确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