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根据《公司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强制执行程序转让股东的股权时,应当通知公司及全体股东,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其他股东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满30日不行使优先购买权的,视为放弃优先购买权( )。
根据《公司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强制执行程序转让股东的股权时,应当通知公司及全体股东,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其他股东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满30日不行使优先购买权的,视为放弃优先购买权( )。
admin
2022-06-13
61
问题
根据《公司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强制执行程序转让股东的股权时,应当通知公司及全体股东,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其他股东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满30日不行使优先购买权的,视为放弃优先购买权(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B
解析
该题错误在于时间方面。应当为其他股东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满20日不行使优先购买权的,视为放弃优先购买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RmA0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级经济法题库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类
0
中级经济法
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法定应撤销情形的,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6个月内向法定机构申请撤销裁决。该法定机构是()。
甲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6月召开股东大会,选举公司董事。根据《公司法》的规定,下列人员中,不得担任该公司董事的是()。(2014年)
某居民企业适用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2015年该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应纳税收入总额140万元,成本费用总额150万元。经税务机关检查,收入总额核算正确,但成本费用总额不能确定。税务机关对该企业采用以应税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率为25%。
某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净资产5000万元。该公司于2007年1月发行一年期公司债券500万元。2007年11月,该公司又发行三年期公司债券600万元。2008年7月,该公司拟再次发行公司债券。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该公司此次发行公司债券的最高限额为()
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普通合伙企业的下列事务中,在合伙协议没有约定的情况下,不必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即可执行的是()。
(2009年考试真题)甲、乙、丙三方合作研发一项新技术,合作开发合同中未约定该技术成果的权利归属。新技术研发成功后,乙、丙提出申请专利,甲不同意。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专利申请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05年考试真题)2004年3月,刘、关、张三人分别出资2万元、2万元、1万元设立甲合伙企业,并约定按出资比例分配和分担损益。8月,甲合伙企业为乙企业的借款提供担保;12月因乙企业无偿债能力,甲合伙企业承担保证责任,为乙企业支付1万元。12月底,刘提出
某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该公司有关人员的下列股份转让行为中,不符合公司法律制度规定的是()。(2014年)
赵某、钱某、孙某各出资5万元开办一家经营餐饮的甲普通合伙企业(下称甲企业),合伙期限为5年。甲企业经营期间,孙某提出退伙,赵某、钱某表示同意,并约定孙某放弃一切合伙权利,也不承担合伙债务。后甲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亏损,甲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合伙人对于孙
某公司2013年度支出合理的工资薪金总额1000万元,按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基本社会保险费150万元,为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补充养老保险费80万元,为公司高管缴纳商业保险费30万元。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该公司2013年度发生上述保险费在计算应纳税所得
随机试题
Ifhehadnotbeenhurt______much,he’dneverresignfromoffice.
下列关于腹部损伤的描述正确的是
A、IVU检查B、肾动脉造影检查C、B超检查D、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E、CT检查尿外渗时,应采取的检查是()
依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下列机构中()属于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
二手房买卖成交正式签订成交合同后,经纪企业应协助客户办妥房产()手续。
房屋所有权人按照有关登记办法的规定,向房屋所在地的()申请产权登记。
()负责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业务监管,对保障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等情况进行定期核查。
美国经济学家阿尔文.汉森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
某知名手机生产企业,为满足年轻人的市场需求,不断研发新品种,开发适合年轻人的手机,走集中战略道路。2015年该企业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推出一款专门针对年轻人的手机。生产该手机的固定成本为300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500元,产品售价为3000元/部。
曾有媒体报道,某大学将五十四名正副教授“正式解聘”,并对这一所谓教授“下课”事件欢欣鼓舞,理由是我国实质上的“终身教授”制度形同大锅饭,一来“导致高校冗员众多”,二来致使教授不思进取。抑制竞争和创新。以下哪项为真,能有力地对上述措施提出质疑?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