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左传》云:“礼,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系对周礼的一种评价。关于周礼,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

admin2020-12-08  17

问题 (2015年)《左传》云:“礼,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系对周礼的一种评价。关于周礼,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

选项 A、周礼是早期先民祭祀风俗自然流传到西周的产物
B、周礼仅属于宗教、伦理道德性质的规范
C、“礼不下庶人”强调“礼”有等级差别
D、西周时期“礼”与“刑”是相互对立的两个范畴

答案C

解析 礼是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存在的、维护血缘宗法关系和宗法等级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则以及言行规范的总称,是对社会生活起着调整作用的习惯法,其起源于原始社会祭祀鬼神时所举行的仪式。“礼起于祀”,周礼的确立基于早期先民的祭祀风俗。但是却经过周公的总结升华。西周初年,成王年幼即位,周公辅政,通过制礼作乐的立法活动,建立起一套以《周礼》为核心的礼乐典章制度和礼仪道德规范。因此,A项错在“自然流传”。礼在当时已经具备了习惯法的性质。质言之,西周时期的礼已具备法的性质。首先,其完全具有法的三个基本特性,即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和强制性。其次,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着实际的调整作用。B项错误。“礼不下庶人”强调的是礼有等级差别,禁止任何越礼的行为;“刑不上大夫”强调的是贵族官僚在适用刑罚上的特权。C项正确。西周时强调“出礼入刑”。“礼”正面、积极规范人们的言行,而“刑”则对一切违背礼的行为进行处罚。其关系正如《汉书·陈宠传》所说的“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两者共同构成西周法律的完整体系。质言之,如有人超出礼节规定和有悖于道义的行为,就会受到刑罚的制裁。可见,礼与刑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D项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SOuy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