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王某以借款纠纷为由起诉吴某。经审理,法院认为该借款关系不存在,王某交付吴某的款项为应支付的货款,王某与吴某之间存在买卖关系而非借用关系。法院向王某作出说明,但王某坚持己见,不予变更诉讼请求和理由。法院遂作出裁定,驳回王某的诉讼请求。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
王某以借款纠纷为由起诉吴某。经审理,法院认为该借款关系不存在,王某交付吴某的款项为应支付的货款,王某与吴某之间存在买卖关系而非借用关系。法院向王某作出说明,但王某坚持己见,不予变更诉讼请求和理由。法院遂作出裁定,驳回王某的诉讼请求。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
admin
2020-04-26
34
问题
王某以借款纠纷为由起诉吴某。经审理,法院认为该借款关系不存在,王某交付吴某的款项为应支付的货款,王某与吴某之间存在买卖关系而非借用关系。法院向王某作出说明,但王某坚持己见,不予变更诉讼请求和理由。法院遂作出裁定,驳回王某的诉讼请求。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0年卷三36题,单选)
选项
A、法院违反了不告不理原则
B、法院适用裁判形式错误
C、法院违反了辩论原则
D、法院违反了处分原则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民事裁判形式。《民事证据规定》第35条规定,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与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因此在本案中,法院向王某说明其主张法律关系的性质有误的情况,是完全正确的,故A选项错误。王某按照自己的意思表示,不予变更诉讼请求,是行使自己的处分权,法院可以驳回其诉讼请求,法院的做法并没有在基本理念上违背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但是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时,应当适用判决;另外,本题与辩论原则无关,故B选项正确,C、D选项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SjF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金晶与葛强离婚一案,经区人民法院、市中级人民法院两审终审,判决解除婚姻关系并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了分割。判决送达后,葛强向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并提出证据证明该判决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导致判决离婚不正确,而且提出因金晶不懂驾驶,夫妻共同共有的一辆本田车
甲厂因急需柴油,与乙厂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双方商定,乙厂在一个月内筹集0号或10号柴油20吨供给甲厂,每吨单价为1300元;合同生效后,甲厂按合同约定支付了1万元定金。乙厂也在合同生效后的第20天,依约定向甲厂发运了0号柴油20吨。因当时气温下降,0号柴油
张某、方某共同出资,分别设立甲公司和丙公司。2013年3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开发某房地产项目的《合作协议一》,约定如下:“甲公司将丙公司10%的股权转让给乙公司,乙公司在协议签订之日起三日内向甲公司支付首付款4000万元,尾款1000万元在次年3月
甲、乙、丙的共同侵权行为造成了丁9000元的财产损失。丁和甲、乙达成协议,甲、乙各向丁支付2000元后,丁就不再追究甲、乙的责任。在此情况下,丁如何追索?()
乙要去日本探亲,甲委托乙买一台数码相机。乙在日本未买到数码相机,但考虑到甲家缺一台电视机,于是购回一台电视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二审法院在审理刘某和王某的债权债务纠纷一案时,发现一审判决书对于两人之间究竟发生过几次债务借贷,每次具体数额到底是多少并未详细指明,就作出了让王某还债3000元的判决。对此种情况,二审法院可以: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司法解释,下列关于证据交换的说法错误的是:()
关于《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缺席判决的理论与实务问题,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随机试题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Reynold联征
患儿,5岁。证见发热烦躁,咳嗽喘促,气急鼻煽,呼吸困难,喉问痰鸣,面赤口渴,大便干燥,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脉滑数。其证候是( )
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B、国家中医药管理局C、国家药典委员会D、中国中医药协会负责中成药通用名称更名工作
外部资金来源主要是既有法人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和企业增资扩股,以及一些准资本金手段(如优先股)来获取外部投资人的权益资金投入,用于新上项目的资本金,下列关于优先股的说法。错误的有()。
阅读下列三个有关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部分内容内容标准: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初步认识置换反应;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活动与探究建议:实验:金属
在事关重大的案件与事件的处置上,公安机关要及时请示党中央和地方党委,以取得及时有力的领导。( )
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紧急情况时没有履行职责的法律义务。()
火车A过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共用时60秒,随后与迎面开来的另一列火车B相遇,两车速度相同,火车B的长度是A的1.5倍,两车从车头相遇到车尾分开共用时5秒。问:火车B从车尾进入隧道到车头离开隧道,要用时多少秒?
根据我国的法律效力层次,下列法律中效力最高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