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为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实现共同抗日,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并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对象。中国共产党放弃“反蒋抗日”的口号,第一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的对象的标志是
为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实现共同抗日,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并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对象。中国共产党放弃“反蒋抗日”的口号,第一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的对象的标志是
admin
2017-02-23
79
问题
为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实现共同抗日,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并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对象。中国共产党放弃“反蒋抗日”的口号,第一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的对象的标志是
选项
A、《停战协议和一致抗日通电》的发布(1936年5月5日)
B、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提出(1937年8月22至25日)
C、《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1937年9月22日)
D、《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的通过(1935年12月25日)
答案
A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是一道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大。A选项正确。本题为了加大难度,从共产党对待蒋介石的态度的转变角度加以考查。同时,为了降低难度和提示考生,在每个选项后边又加上了事件发生的时间。本题既微观考查了中共对待蒋介石的态度的变化、瓦窑堡会议和洛川会议的内容,以及国共两党二次合作形成的标志,又宏观考查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包括全民族抗战)的提出过程。因而考生还要注意其他角度的考查。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提出到形成,经历了从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思想的提出,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确立;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国共二次合作的正式形成。1933年11月,中共与蔡廷锴、蒋光鼎、李济深等签订了《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开始提出“反蒋抗日”的口号。1935年11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不久,发布《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明确提出“反蒋抗日”。1936年5月5日,毛泽东、朱德联名发布《停战协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的对象。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逼蒋抗日”。之所以实现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的转变,是因为,1935年8月1日,《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又称《八一宣言》)的发布,中共开始萌发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1935年12月25日,瓦窑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明确提出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政策。1937年8月22日至25日的洛川会议,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组织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到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Sko4777K
0
考研政治
相关试题推荐
大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是()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
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做大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始终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任务。做大“蛋糕”是政府的责任,分好“蛋糕”是政府的良知。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是()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经济包括()
垄断是少数资本主义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和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生产和销售进行操纵与控制。垄断产生的原因是()
新中国成立的最初三年,在着重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实际上已经开始实行了,主要表现在()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分析,揭示了在自由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会从利润率较低的部门转出并投向利润率较高的部门,最终形成利润率平均化的总趋势。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理论包含的思想有()
下列观点违背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的有()。
随机试题
Manystudentssignedupforthe______raceinthesportsmeetingtobeheldnextweek.
包埋共沉淀
不易成为自身抗原的物质是
关于口服降糖药说法正确的是
肺癌的标实以什么为多见
预算应急费一般分为()、经济应急费两类。
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溢价的原因主要有()。
当前开发、选择、应用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依据是()。
现代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主要趋势是由分化到综合。()
大型局域网通常划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以下关于各个网络层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2010年下半年试题)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