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真题 “勤俭节约”是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也是近百年流传下来的革命传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时期,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国家百废待兴,就是靠全国人民发扬勤俭持家、艰苦奋斗的精神,才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打下了工业化的基础。 时代车轮开进了2

admin2023-01-15  16

问题 2013年10月真题
“勤俭节约”是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也是近百年流传下来的革命传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时期,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国家百废待兴,就是靠全国人民发扬勤俭持家、艰苦奋斗的精神,才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打下了工业化的基础。
  时代车轮开进了21世纪,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实现了全面开放。与30年前相比,我们面对的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形势在变,任务在变。人的观念也要适应这种变化,也要与时俱进。比如,“勤俭节约”的观念就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了。
  我们可以从个人、家庭、国家三个层面对“勤俭节约”的观念进行分析。
  先从个人的角度谈起,一个人如果过分强调勤俭节约,就会过度关注“节流”,而不重视“开源”。“开源”就是要动脑筋,花气力,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能力合法赚钱,个人的财富不是省出来的,只靠节省,财富的积累是有限的,靠开源,财富才可能会滚滚而来。试想,比尔·盖茨的财富是省出来的吗?
  再从家庭的角度分析。一个家庭如果过分强调勤俭节约,也就是秉持“勤俭持家”,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是应该的,因为他们已经不能出去挣钱了。但对于尚在工作年龄的人,尤其是青年人,提倡勤俭持家有害无益,为了家庭的长远利益,缺钱的时候还可以去借钱,去抵押贷款。为了勤俭持家,能上的学不上,学费是省了,可孩子的前途就耽误了。即使是学费之外的学习费用,也不能一味节俭。试想,如果郎朗的家长当年不买钢琴,能有现在的国际钢琴大师郎朗吗?
  最后从国家的角度审视,提倡“勤俭节约”弊远大于利。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演变为世界性经济危机,至今还没有完全走出低谷。2008年之前,中国的高速发展靠投资拉动。而今,发达国家一个个囊中羞涩,减少进口,甚至还要“再工业化”,把已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再招回去,而且时常举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中国经济已经不能靠出口拉动了,怎么办?投资率已经过高了,只能依靠内需。
  如何刺激内需呢?如果每个个人、每个家庭都秉持勤俭节约的古训,内需是绝对刺激不起来的,也就依靠不上了,结果是只能单靠投资拉动,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要刺激内需,必须首先揭示“勤俭节约”之弊端,树立“能挣敢花”之观念。
  只要在法律的约束之下,提倡“能挣”就是提倡“奋斗”,就会给经济带来活力,就不会产生许多“啃老族”,也不会产生许多依赖救济的人,就会激励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创新精神。国家的经济可以发展,科技也可以上去。提倡“敢花”就是鼓励消费,就能促进货币和物资流通,就不会产生大量的产品积压,从而也能解决许多企业员工的就业问题,使他们得到挣钱的机会,并进一步增加消费。试想,如果大家挣了钱,都不舍得花,会有多少人因此下岗失业啊?本来以为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结果是祸害了他人。就在你为提倡节约每一度电津津乐道的时候,有多少煤矿和电厂的工人因为得不到工资而流泪。
  综上所述,“勤俭节约”作为一种传统已经过时了。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如果继续坚持“勤俭节约”的理念,对个人、家庭,特别是对国家弊大于利。甚至有害无利。

选项

答案 勤俭节约怎会有害无利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我国一些传统观念已发生改变,但“勤俭节约”的思想是否也需与时俱进?上文的论证难以成立。 首先,文章认为“过分强调勤俭节约,就会过度关注‘节流’,而不重视‘开源’”,这犯了非黑即白的错误。其实,开源与节流二者并行不悖,个人强调勤俭节约并不需要放弃开源,对收入造成影响。文章以比尔·盖茨的事例论证开源的重要性无可厚非,但并不能以此驳斥节俭的重要性,所以文章犯了非黑即白的逻辑错误。 其次,文章中提到的“为了勤俭持家,能上的学不上”“如果每个个人、每个家庭都秉持勤俭节约的古训,内需是绝对刺激不起来的”等表述过于绝对。事实上,不少家长即使勤俭持家,也不会因此耽误了孩子的教育,该花的钱必须得花。而拉动内需的核心应是加强社会保障,使社会大众可以无后顾之忧地进行消费,同时也要提高社会大众收入,使他们具备消费能力,这与“勤俭节约”本身并不冲突。如果为刺激消费放弃勤俭节约,势必寅吃卯粮。 再次,文章中提到的提倡“能挣”能使国家经济发展、勤俭节约祸害了他人等观点更是极端。经济发展还受到制度、教育、文化、国际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非提倡“能挣”就能实现经济发展。无论怎样节约,必要的消费支出都无法避免,节约祸害他人的观点显然不能成立。 最后,即使文章的分析有道理,也只能说明“过分强调勤俭节约”是不可取的,而不能说明“勤俭节约”这一观念必须改变。 综上所述,由于文章在论证中存在诸多错误,所以文章提到的勤俭节约“对国家弊大于利,甚至有害无利”的观点有待商榷。

解析 本题题干论证中存在以下逻辑漏洞,供参考:
  (1)偷换概念。由“人的观念也要适应这种变化,也要与时俱进”来论证“‘勤俭节约’的观念就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了”,存在偷换概念的嫌疑。因为此处“人的观念”和“‘勤俭节约’的观念”是两种不同的观念。
  (2)非黑即白。强调勤俭节约就是重视“节流”而不重视“开源”,其实节流和开源并存。节流并不意味着就不重视开源,开源也并不代表就是不节流。
  (3)类比不当。个体不能削弱整体,甚至不能削弱个体。比尔·盖茨、郎朗的例子并不能证明其他人的行为是错误的。
  (4)主观臆断。勤俭节约不代表不用钱,勤俭节约不代表完全不花钱,学习之外该花的地方还是应该花钱。
  (5)绝对化。“提倡‘能挣’就是提倡‘奋斗”’的说法有问题,而且并不一定就会给经济带来活
力,也不一定就没有了“啃老族”。
  (6)主观代替客观。勤俭节约不等同于不花钱。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SkrD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