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组成。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

admin2017-12-13  21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组成。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1.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工匠精神”,引起各方关注,即“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近年来,中国的企业家们与消费者都参与了一场低价狂欢的盛宴。试问,消费者谁不想要以更便宜点的价格,甚至免费进行交易呢?消费者对低价产品的青睐纵容了一波又一波惨烈的价格战轮番上演,每一场价格战都是一次残酷的市场洗牌,中国的产品也渐渐被贴上了“低价”“粗制滥造”的标签。
    “在消费者看来,买回去的产品没几天就坏了,不如买个便宜的。等将来有钱了,一定要买最顶尖的产品。”董某表示。
    在董某看来,中国制造业对市场的把握绝不能停留在价格竞争的思维上,中同人相信一分价钱一分货。做产品就是要不断挑战自我,要不断给自己挑刺,对产品追求完美,甚至达到与消费者的无缝对接,这就是董某所认为的工匠精神。
    在技术竞争、人才竞争白热化的当下,企业要想谋求更辉煌的成果,就要摒弃“差不多的思维”,坚持追求极致。短期利益已经熏染了部分中国企业家和消费者的双眼。如何揭开迷雾,不再错过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时间窗口,“工匠精神”这一课我们必不可少。
    对于工匠精神,位于佛山的何某也持有与董某相同的观点。他始终坚信制造业才是根本,企业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产品,用产品来说话。
    “为什么诺基亚那样曾经无限辉煌的企业,也会走向没落?”何某曾在公开场合表示,“顺势而为才能转型突围。必须把握大势,‘互联网+’工匠精神必不可少。”
    尽管我国是陶瓷生产的大国,但并非陶瓷强国。中国陶瓷产业在日益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不少突出的问题。陶瓷产品以中低档为主,附加值较低,产品同质化问题较为突出。产能过剩的现状倒逼企业争夺市场,竞相压低价格。
    如何弥补中国建陶行业的短板?何某认为,中国制造要想成为世界品牌,一定要在设计上加大投入,并发挥产品的优势主导权。
    在何某看来,中国建陶行业在和国外企业的竞争中,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尽管我们用30年的时间在规模和产量上追赶上了西方国家200多年铸出的成果,但在产品的设计、艺术性和文化内涵方面还非常薄弱,难以与之相比。
    何某表示:“‘互联网+’时代依然是产品的时代,也是工匠精神重新回归的时代。工匠精神就是指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块砖,以独特的创新产品让世界同行对中国陶瓷认同。”
    如果说“互联网+”的精神是自由、开放、创新,那工匠精神便是严谨、钻研以及专注。互联网的时代为企业打开了未知领域的大门,给予其创新和活力。工匠精神则辅助企业脚踏实地,对产品精雕细琢,站稳根基。可以料想,在新一轮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洗牌中,必定会有一批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注重创新、精益求精打造产品的工匠精神类的企业脱颖而出。
    2.历经央视隆重推出专题大片《大国工匠》、政府工作报告引入工匠精神、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将“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列为主题等一系列事件之后,如今人们对工匠精神这一热词早已不再陌生,敬仰工匠、弘扬工匠精神已成大众共识和时代风尚,尤其受到广大职业院校师生的青睐。再经“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的促进和推动,努力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必将成为职教领域的重要课题。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经过笔者的实地调查,与炙手可热的表面宣传相比,目前工匠精神在中职校园的落地生根问题普遍不容乐观,形式热闹而落实不力,已成国家实施弘扬工匠精神、助力创新创业这一宏伟战略的“最后一公里”障碍。
    当下,在许多中职校园,用言必谈工匠精神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大会小会倡导工匠精神,主题班会讨论工匠精神,黑板报以工匠精神为题,组织活动冠以弘扬工匠精神,就连老师写课堂教学研究论文也喜欢用“基于工匠精神”作前缀。平心而论,多说、多提、多议工匠精神,本身绝对是件好事,问题在于不能流于形式,要对工匠精神有足够深入的了解,而不是浮于表面的词汇搬运和热词堆砌。现实中,在表面繁荣的背后,因为对工匠精神不理解而炒作概念、歪解概念,进而产生落实懈怠的现象,在中职学校广泛存在,急需纠偏,否则形式主义终会误人、误事,使人误入歧途。
    工匠精神在中职校园何以会被忽视、被误解、被懈怠?一方面是因为以前大家不关心、不知道大国工匠,而这两年各类媒体空前火爆地对工匠精神进行神秘而庄严的宣传,无形中让人们感到这些厉害的“大拿”“大师”离自己很远,既高不可攀,更无法企及,因而产生敬而远之心理;另一方面,中职学生客观上年龄偏小,不管是学生自己,还是家长、老师,都会觉得他们做工尚不能行,要做工匠更是异想天开,因而也就甘于旁观而事不关己;同时,据目前现状,中职毕业生的出路主要是到企业去打工做“蓝领”,联想到工匠也属于工人,平时工作非常辛苦,很多学生便临阵脱逃、不战而退,从内心里选择远离工匠。
    由此可知,工匠精神难以吸引学生,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宣传不力,出现信息不对称,导致学生在职业取向和前途选择问题上产生误判。如何及时有效地纠正这一做法,成为推进工匠精神在中职学校落地生根必须迈过的门槛和必须力推的中心工作。
    随着工匠精神逐渐深入人心,关于工匠精神的书籍也随之多了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各界对宣传工匠精神的需求。然而,遍寻网上网下,我们发现有关工匠精神的书籍呈现“四多四少”现象:介绍别国的多、重在议论的多、阐述理论的多、推介高不可攀的国宝级大师的多;中围人写的书少、写给学生的书少、写给中职生的书更少、介绍身边普通工厂斤大师的接地气的书特别少。眼下迫切希望多出一些能让中职学生看得下去、理解得了、进得了心的有趣、通俗的,工匠精神读物。
    中职学生的自控能力弱、自学能力差、主动学习意识缺乏,因而不能单纯寄希望于学生自学工匠精神读物,还必须有更多面对面的宣讲作为补充,以使工匠精神真正渗透到学生的大脑和心灵深处,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在国家层面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同”活动的同时,各省各市很有必要组织区域性的工匠精神专家宣讲团,以在时间长度、学校覆盖面、内容系统性、学生互动性等方面取得突破。
    对工匠大师的生活缺乏亲身体验,对工匠精神没有实质性的了解,其结果常常导致学生走向两个极端,或不屑一顾,或敬而远之,这在中职学校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所以,迫切需要把学生带到工匠大师们的工作场所,耳闻目睹他们的真实生活和具体工作;把本行政区域内出名的工匠大师请进学校、请进课堂、请上讲台,阐述他们鲜活的内心世界和对职业的敬畏之情,以激发学生立志成为“后备工匠”的热情和决心。
    不管是图书推介、视频宣传,还是实地参观、现身说法,在教育的系统性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必须以有组织、有规划的学校教育作为后盾。学校要站在“打造核心职业素养、助力学生职业成长”的高度,系统设计和实施工匠精神教育内容,以培养学生对设计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改进、对制造一丝不苟、对产品追求极致、对产业专注坚持的职业素养,成为具有工匠精神潜质和创新创业特质的新一代专业技能人才。
    3.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存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1987年人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0.5毫米是同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由于长年保持一种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1970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做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黄旭华也被中外人士交口赞誉为“中国的李科维尔(核潜艇之父)”。
    4.2016年10月24日上午,“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在××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行。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富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王富传达了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工匠精神”的重要讲话精神,介绍了“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的背景。王富指出,“大国工匠进校园”是在时代和国家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下,将工匠大师请进职业院校,让工匠大师在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中,引导和激励学生弘扬工匠精神、提升职业素养,培育工匠精神的继承者。他强调,工匠精神是工匠的特质,但并不为工匠独有,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品质历史传承中的一部分,它所承载的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报国奉献的丰富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产一线工人和最广大劳动人民身上的集中体现,是中国能够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就跃升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国在未来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的有力支撑。
    启动仪式上,××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教授现场向首席技师李某、魏某两位“大国工匠”颁发聘书,聘请他们为学校客座教授。
    李某和魏某先后现场进行了装配技术和研磨技术实操演示。装配、打磨、测试,每一个环节都丝丝人扣,游刃有余,分毫不差。两位“大国工匠”炉火纯青的操作技能、出神入化的精湛技艺,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访谈中,两位“大国工匠”分别从家庭传承、模范引领、爱岗敬业、好学钻研、精益求精、勇于创新、技术传承、工匠精神等方面,畅谈了体会和感受。李某认为,每个人都要热爱自己从事的职业,你对它好它就会对你好,只要持之以恒、心无旁骛地去探索和实践,就能收获成功。如何理解工匠精神?李某认为,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奋勇争先,同学们现在拥有的学习环境很不错,一定要注意吸取前沿技术,凡事都要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企业要发展,国家要强大,需要工匠精神的支撑。
    魏某回顾了自己30年如一日扎根生产一线,刻苦钻研技术技能的心路历程。他认为,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想发展更快,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不断完善自我。如何把产品做到精益求精?魏某认为,不管做什么事情,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每一个零件都关乎产品质量,唯有做到精准,才能生产出过硬的产品。谈到工匠精神,魏某坚定地说,我们要追求完美,要对自己的职业有执着追求。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坚守岗位,努力奋斗,在平凡岗位上,做最好的自己。
    两位“大国工匠”还现场与学生互动,答疑解惑,并寄语青年学子,全面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争做工匠精神的实践者和代言人,脚踏实地,精雕细琢,注重实践,刻苦磨砺,练就过硬技能本领,为中国制造腾飞添砖加瓦。
    5.为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的无缝对接,实现传统专业向先进制造专业转型升级,增强“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观念,切实领会并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某市一所职业技术学院邀请该市李××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领衔人李某为学校电气工程系技师班学生做了主题为“技术蓝领也可以大有作为”的讲座。李某本身是一名优秀的技能大师,他是机修钳工高级技师、司炉工技师、李××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获得过该市首届“工人发明家”称号。
    讲座中,李某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分享了他从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的成长历程,以切身经历告诉同学们出来工作要面临的实际问题;20多年来,李某主导完成了多项技术改造革新项目和同家实用新型专利;最后他解读了李克强总理关于“工匠精神”的讲话和相关高技能人才的政策,强调了目前国家对于技术工人的重视;他鼓励同学们:工作中只要多思多想,肯钻研,将来一定会大有所为。
    李某深入浅出的演讲,让聆听者受益匪浅,了解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懂得坚持就能成就梦想。他对同学们认真专注的听课态度也表示了赞赏,希望有机会再和同学们做更进一步的对话交流。
    这次专题讲座是该所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职业教育活动周”活动之一,今后还将定期分批分主题请大师们走进校园,让同学们有近距离接触大师并向他们学习的机会,学习他们的技能,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专注、敬业、严谨等“工匠精神”。
    6.工匠精神的塑造并非“一日之功”,除了将工匠精神纳入围民教育中、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育,建立工匠精神养成的制度体系外,还需要牢牢在社会上树立起工匠精神的价值体系。在“中国制造2025”的契机下,只有当个人、社会、政府等多管齐下,形成合力,用“工匠精神”打磨中国制造,才能让中国制造业的筋骨更为强健,继续稳步前行。
    中国人不缺智慧,不缺创造力,现在也不缺再创造的财富。我们缺什么?或许我们还缺精益求精的精神、缺对创新理念的正面导向。这不是哪一个人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努力。
    古人说“匠心”,“匠心”是什么?就是一种追求、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是耐得住寂寞的承诺。我们古代的长城、青铜器、瓷器、丝绸等,都是工匠怀着一颗充满敬畏的心创造或制作出来的。五千年的文明里,这样千锤百炼的成果数不胜数。历史上,我们曾经把品质做到极致.这说明品质与经济发展是可以做到并行不悖的。但现在,我们却在快速发展中变得急功近利,丢失了很多美好。
    还记得“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天,接受采访的副总工程师说,我们就是一帮普普通通的人,每天认真地做着一件件普普通通的事。这就是工匠精神啊!怀一颗匠心,踏踏实实,孜孜不倦,耐得住寂寞,终于聚沙成塔。其实,不管什么职业都是这样。写文章也不例外,文字和标点符号是否准确,也是检验一个作者水平的标尺。企业里有一些年轻人,成天嚷着要做大事,却连一颗螺丝钉都拧不好,普通焊接都焊不好,怎么集腋成裘呢?
    三、作答要求
某职业技术学院欲举办“职业教育.大国工匠”活动,假如你是该活动的负责人.要在这次活动的开幕式上讲话。请结合“给定资料4、5”,写一篇讲话稿。
    要求:(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
    (2)对象明确,切合主题;
    (3)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4)不超过500字。

选项

答案 弘扬工匠精神争做能工巧匠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个人、社会到国家,无论是创新创业之路,还是民族复兴大业,都需融入务实求精的工匠精神。唯有如此,我们的人生才能更加完满,我们的民族才能赢得更多尊重。 为了让大家切实领略“工匠精神”,增强“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观念,本次职业教育活动特邀请多位首席技师分别从家庭传承、模范引领、爱岗敬业、好学钻研、精益求精、勇于创新、技术传承、工匠精神等方面,面对面与大家畅谈职业体会和感受;同时首席技师们会现场进行实操演示,答疑解惑,加深大家对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的理解。此外,我们还会定期举办专题讲座,邀请技能大师为大家讲述成长历程,以他们的切身经历告诉大家在工作岗位上会面临的种种实际问题,帮助大家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懂得坚持对于成就梦想的重要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提高大家的职业技能,我校将聘请李某、魏某两位首席技师为我校的客座教授。 希望大家能在领会好工匠精神内涵的基础上,自觉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求自己,不断充实、提升自己,争做一名能工巧匠!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1fe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