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关于货币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关于货币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dmin
2014-05-30
48
问题
关于货币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
A、以货币碎片为材料,加入其他纸张,制作成假币的,属于变造货币
B、将金属货币熔化后,制作成较薄的、更多的金属货币的,属于变造货币
C、将伪造的货币赠与他人的,属于使用假币
D、运输假币并使用假币的,按运输假币罪从重处罚
答案
C
解析
《刑法》第仃3条规定了变造货币罪。伪造与变造的含义不同:伪造是模仿真实的货币,即存在与所造的假币相对应的真货币,也可能是行为人自行设计制作足以使一般人误认为是货币的假币;变造则是对真正的货币本身进行各种方式的加工,改变其面值、含量的行为。以真货币为材料,制作成丧失真货币外观的假币的行为,应认定为伪造货币罪。将金属货币熔化后,制作成较薄的、更多的金属货币的行为,属于伪造货币。A选项,以货币碎片为材料,加人其他纸张,制作成假币的,此情形属于以真货币为材料,制作成丧失真货币外观的假币的行为,属于伪造货币,而非变造货币,因此A选项错误,不当选。B选项,将金属货币熔化后,制作成较薄的、更多的金属货币的,也属于伪造货币,B选项错误,不当选。使用假币罪中的使用,既可以是以外表合法的方式使用,也可以是以非法的方式使用。前者如购物、存入银行、赠与别人等;后者如赌博等。因此将伪造的货币赠与他人的,属于使用假币的行为,C选项正确,当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2款规定,行为人出售、运输假币构成犯罪,同时有使用假币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因此运输假币并使用假币的,应当以运输假币罪与使用假币罪数罪并罚。注意:行为人购买假币后使用,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的规定,以购买假币罪定罪,从重处罚。两种情形不要予以混淆。因此D选项错误,不当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Mk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吴某经营服装生意,在经济来往中欠下供货商50万元,工人工资又迟迟不能发放,迫于无奈的吴某向银行贷款,但遭到拒绝。吴某遂找到资产评估公司的工作人员,对其中一名人员行贿2万元要求作虚假的产权证明,吴某将该证明作担保骗得银行贷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张某今年25岁,在一家公司打工,因为盗窃而被推上了法院的刑事被告席。张某打算委托一人作为自己的辩护人,在他提出的下列人选中,人民法院可以准许的有:()
2012年年底,为回家过年,甲某和乙某(15周岁)携带少缝烟花爆竹在北京某火车站安检时被拒,甚为恼火。在候车厅因动车晚点,甲某开口辱骂车站服务人员。登上动车后.因另一乘客找错座位,甲某与其发生口角,并大骂其买的黄牛的假票。乘车中,乙某趁邻座不慎偷到其口袋中
甲、乙、丙、丁4人预谋某晚去某超市盗窃,甲提供了一辆三轮车,届时甲因害怕未去,由乙、丙、丁3人用甲提供的三轮车盗走超市的大批名贵服装和烟酒。在这起盗窃案中,甲的行为应定为:()
钱某因故意杀人罪被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一审判决宣告后,钱某以量刑过重为由提出上诉,但在上诉期满后其又要求撤回上诉。下列二审法院对于钱某撤回上诉所作的处理中,不正确的是:()
①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刑法解释的结论不应该超出国民的预测可能性②扩大解释的结论,必然符合罪刑法定原则③类推解释的结论,必然违反罪刑法定原则④当然解释的结论,必然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关于上述四句话,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下列所述的各项诉讼权利中,所有的当事人都享有的权利是:()
下列情形中,哪些应当重新计算期间?()
行政诉讼中,当事人撤回起诉后再行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否受理?()
随机试题
康德所说的“一位好名声的人死后继续存在的权利”,指的是
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48h后,要求到厕所大便,护士应该()。
对于大额的次级贷款,如果可能的还款来源还包括融资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则应该从其贷款组合中区别出来,逐笔计算应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
政府指导价是指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规定基准价及其浮动幅度,指导()制定的价格。
有人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又有人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你怎么看?
刻板印象解释偏差(SEB)属于内隐社会认知中的哪种研究方法?()。
全国人大代表享有人身保障权和言论豁免权,这些保障措施有()。
Whentheleadersoftheneweconomysaythey’renotinitforthemoney,that’snotjustbadforbusiness.It’sbadforeveryone
PeoplewhospendalotoftimesurfingtheInternetaremorelikelytoshowsignsofdepression,BritishscientistssaidonWedn
A、Friends.B、Husbandandwife.C、Salesclerkandcustomer.D、Travelagentandtourist.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