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某铁路桥梁桥墩位于无冲刷的中密碎石土地基上,采用明挖基础,基础尺寸为4.6m×8.1m,基底埋置深度为3.6m。已知地基的基本承载力σ0=400kPa,地基土为均质碎石土,取γ=20kN/m3。试问:该地基的容许承载力[σ](kPa)最接近下列( )
某铁路桥梁桥墩位于无冲刷的中密碎石土地基上,采用明挖基础,基础尺寸为4.6m×8.1m,基底埋置深度为3.6m。已知地基的基本承载力σ0=400kPa,地基土为均质碎石土,取γ=20kN/m3。试问:该地基的容许承载力[σ](kPa)最接近下列( )
admin
2019-08-27
61
问题
某铁路桥梁桥墩位于无冲刷的中密碎石土地基上,采用明挖基础,基础尺寸为4.6m×8.1m,基底埋置深度为3.6m。已知地基的基本承载力σ
0
=400kPa,地基土为均质碎石土,取γ=20kN/m
3
。试问:该地基的容许承载力[σ](kPa)最接近下列( )项。
选项
A、515
B、550
C、615
D、650
答案
C
解析
根据《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4.1.3条:
h=3.6m>3m,h/b=3.6/4.6=0.78<4
中密、碎石土,查规范表4.1.3,取K
1
=3,K
2
=5
[σ]=σ
0
+K
1
γ
1
(b-2)+K
2
γ
2
(h-3)
=400+3×20×(4.6-2)+5×20×(3.6-3)
=616kPa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UM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案例(下午)题库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分类
0
专业案例(下午)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相关试题推荐
[2010专业案例真题上午卷]某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双地线,具有代表性的铁塔为酒杯塔,塔的全高为45m,导线为4分裂LGJ一500/45(直径d=30mm)钢芯铝绞线,采用28片XP一160(H=155)悬垂绝缘子串,线间距离为12m,地线为GJ一10
[2014专业案例真题下午卷]布置在海拔1500m地区的某电厂330kV升压站,采用双母线接线,其主变进线断面如图所示。已知升压站内采用标称放电电流10kA,操作冲击残压峰值为618kV、雷电冲击残压峰值为727kV的避雷器做绝缘配合,其海拔空气修正系数为
某发电厂拟采用悬挂高度为29m的两根平行避雷线和一根高度是29m的独立避雷针联合作为高度为16m设施的防雷保护。已知两根平行避雷线间距离为24m,长度为46m;避雷针与最近一根避雷线两端的距离均是46m。现按有关公式计算、校验此方案的可行性(被保护设施
500kV配电装置采用软母线,导线直径为50mm,其局部断面图如图所示(母线挂线点高度为20m。导线弧垂尺寸:跨线为3500mm,母线弧垂为2000mm)。请根据以下各题要求分析(或计算)回答问题。假定500kV配电装置间隔宽度为30m,图中H1=
[2014专业案例真题上午卷]某单回路单导线220kV架空送电线路,频率厂为50Hz,导线采用LGJ—400,导线直径为27.63mm,导线截面积为451.55mm2,导线的铝截面为399.79mm2,三相导线a、b、c为水平排列,线间距离为Dab=Dbc
[2014专业案例真题上午卷]某电力工程中220kV配电装置有3回架空出线,其中两回同塔架设。采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针作为雷电过电压保护,其雷电冲击全波耐受电压为850kV。土壤电阻率为50Ω.m。为放直击雷装设了独立避雷针,避雷针的工频冲击接地电阻为1
为节约投资,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边远地区的终端变电站或分支变电站可以采用简易电器变电站。一般简易电器变电站的主要保护措施为:
在双母线接线中,为在进出线断路器检修时保证连续供电,一般采取设置旁路母线的措施。根据双母线接线的设置,回答下列问题。采用设置专用旁路断路器方案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按照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的要求,下面哪些是规定的正常运行荷载组合?
随机试题
下列关于已获利息倍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PFM的金属热膨胀系数远远大于瓷的热膨胀系数时易产生烤瓷合金在预氧化过程中形成一层氧化膜,该氧化膜与瓷产生的结合力为
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应考虑为
手性药物的对映异构体之间可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实施的日期是()。
下列有关报关企业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甲公司是从事商品批发业务的商业企业,2014年甲公司欲对乙公司进行收购(采用购股方式),根据预测分析,并购前乙公司2014~2017年的独立的自由现金流量依次为一100万元,200万元,250万元,350万元。并购后较之并购前新增的自由现金净流量依次为50
装卸搬运活性指数越低,说明该存放状态下的物品越容易进行装卸搬运作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雾霾等生态危机频发,大量动物和植物濒危乃至灭绝……这表明()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