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雇凶手乙杀丙,言明不要造成其他后果。乙几次杀丙均未成功,后来采取爆炸方法,对丙的住宅(周边没有其他人与物)进行爆炸,结果将丙的妻子丁炸死,但丙安然无恙。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2008—卷二—55,多)
甲雇凶手乙杀丙,言明不要造成其他后果。乙几次杀丙均未成功,后来采取爆炸方法,对丙的住宅(周边没有其他人与物)进行爆炸,结果将丙的妻子丁炸死,但丙安然无恙。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2008—卷二—55,多)
admin
2014-07-03
66
问题
甲雇凶手乙杀丙,言明不要造成其他后果。乙几次杀丙均未成功,后来采取爆炸方法,对丙的住宅(周边没有其他人与物)进行爆炸,结果将丙的妻子丁炸死,但丙安然无恙。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2008—卷二—55,多)
选项
A、甲与乙构成共同犯罪
B、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C、乙对丙成立故意杀人未遂,对丁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D、乙对丙成立爆炸罪,对丁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答案
B,C,D
解析
法定符合说认为,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只要在犯罪构成范围内是一致的,就成立故意的既遂犯。
甲教唆乙杀人,乙接受教唆,二人形成共犯关系,故A选项正确。
甲作为共犯人也要承担故意杀人罪既遂的责任,所以B选项错误。本案中,甲并没有危害安全的故意,题干中也谈到,甲“言明不要造成其他后果”,故甲的行为不成立放火罪。
乙虽未将丙杀死,但杀死了丁,属于认识错误中的对象错误仍然适用法定符合说处理。乙主观上想杀人,客观行为也杀死了人,所以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既遂,C选项错误。
乙采取爆炸的方式杀丙,因为丙住宅周围没有其他人与物,所以未危及公共安全,不成立爆炸罪,但仍然成立故意杀人罪,所以D选项错误。本题答案为B、C、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fj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王某为某市交警支队交通警察,李某为该市市民,两人系好友。李某与张某素有过结,便要求王某帮助其报复张某,王某答应。一日王某在执行交通指挥任务中,在马路上看到了张某的面包车,便以违章为由叫张某停车,并叫张某到岗楼中接受罚款。王某趁机登上张某的面包车,将放在车内
下列哪一事项不属于县级政府及其部门重点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李某于1999年12月至2000年6月间,凭借熟悉交通规则及熟练的驾驶技能,驾驶一轿车,在本市的交通要道上,趁前方外地车辆变道之际,采用不减速或加速行驶的方法,在自己直行车道上故意从后碰擦前方车辆,制造交通事故。尔后,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对公安交警部门隐瞒该
关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下列哪一选项说法是正确的?()
A市常住居民范某,户籍在B市,到C市购买房屋并且办理了分期付款手续,在支付一期和二期的购房款后,因为房屋存在缩水问题,范某拒绝支付第三期购房款。双方发生纠纷后,开发商向公安机关举报。C市公安机关在D市以诈骗嫌疑对范某采取了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并且查封了范某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庭庭长李某,在对王某欠债不还一案进行强制执行的过程中,接受对方当事人的委托人吴某的吃喝之后,在明知所强制执行的财产并非债务人工某所有,而且真正的财产所有人也及时提出异议,并且提出相应证明文件申请中止强制执行的情况下,李某严重不负责任,仍
《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了公民可以在一定的情形下,将犯罪嫌疑人扭送列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下列哪个情形不符合该条的规定?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在犯罪主观方面必须出于:()
2004年7月,王某无故对邻居李某实施殴打行为,致李某轻伤,共花去医疗费用3000余元。受害人李某遂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自诉。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后,决定对王某取保候审,王某提供村委会主任黄某担任保证人。但在诉讼进行期间,王某外出打工以逃避审判,而黄
元代的四等人地位顺序表述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反映了学生在群体中的地位的测验是()
A.CMB.VLDLC.IDLD.LDLE.HDL颗粒最大的脂蛋白是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所称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
A.急性白血病之湿热内蕴证B.急性白血病之阴虚火旺证C.急性白血病之热毒炽盛证D.急性白血病之气阴两虚证E.急性白血病之痰热瘀阻证温胆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可用于()
"髓海"是指
中医学女性生殖轴的概念是()
按照工程监理规范的相关要求,监理工程师在对建设工程实施监理时,应当采取的形式有()。
Whatmostparentsareconcernedaboutisprovidingthebesteducationpossiblefortheirchildren.
放射治疗广泛应用于很多肿瘤。对破坏迅速生长的细胞,作用机制正确的是
A、 B、 C、 C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