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刑法》第15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试说明:(1)过失犯罪的特征及在罪过形态上与故意犯罪的差异。(2)过失犯
《刑法》第15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试说明:(1)过失犯罪的特征及在罪过形态上与故意犯罪的差异。(2)过失犯
admin
2013-05-13
61
问题
《刑法》第15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试说明:(1)过失犯罪的特征及在罪过形态上与故意犯罪的差异。(2)过失犯罪的形态及其二者的区别。(3)过于自信的过失和间接故意的异同。
选项
答案
(1)①没有犯罪故意。②没有保持必要的小心谨慎的态度。由于犯罪过失与犯罪故意在主观恶性程度上具有本质的差别,所以刑法规定犯罪过失的罪责与犯罪故意的罪责明显不同。具体表现为:①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②过失行为只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才负刑事责任。③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轻于故意犯罪。(2)过失犯罪的形态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二者的区别表现在:疏忽大意的过失事先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没有预见,所以又称无认识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事先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有所预见,故又称有认识的过失。(3)相同点:①都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②都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不同点:①对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有所不同。②对危害结果所持的态度不同。这是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过失的关键区别,在间接故意的情况之下,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放任的,持无所谓的态度,是不反对的、容忍的;在过于自信过失的情况下,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反对的,但由于过于自信,没有想到结果真的会发生。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gJ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代表更具有广泛性,这体现在()。
依照唐律规定,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的行为构成“十恶”犯罪中的()。
在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
汉代危害中央集权犯罪“阿党附益"是指()。
简述两大法系的主要区别。(2014简64)
201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2018年宪法修改确认了宪法宣誓制度,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联系实际,论述宪法宣誓制度对推进依法治国的意义。
公民的概念和人民的概念相比,()。
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表现为()。
张某与李某因琐事发生争执,用砖块将李某打成轻伤。张某事后主动送李某去医院治疗,积极赔偿,并向公安机关自首。法院判决张某犯故意伤害罪,免于刑事处罚。该判决考量的免责事由有()。
简述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区别。
随机试题
管钳的规格是指()的总长度。
由境外启运,通过船舶、航空器载运进境并由原运输工具载运出境的货物称为()
最佳的治疗方案是如果选择桩冠修复,则此牙根充后桩冠开始的最早时间可能是
如图所示,某系统中的气体进行ABC循环,每分钟重复120次,则此循环的功率为()。
简述班级管理的功能。
小芳的家住在农村,在村里的小学上五年级,一天.爸爸突然对她说:“明天你不要去上学了,到小卖部给你妈帮忙吧,你妈一个人忙不过来。”小芳听后,伤心地哭了。她想念书,她舍不得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但是,她又不能不听爸爸的话,只好不去学校读书了。老师了解到小芳的情况
观察法是只能回答“是什么”问题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F1】WiththeextensionofdemocraticrightsinthefirsthalfofthenineteenthcenturyandtheensuingdeclineoftheFederalis
在执行递归过程时,通常使用的数据结构是______。A.堆栈(stack)B.队列(queue)C.图(graph)D.树(tree)
在Windows2000中,“工具栏”__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