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15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试说明:(1)过失犯罪的特征及在罪过形态上与故意犯罪的差异。(2)过失犯

admin2013-05-13  33

问题 《刑法》第15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试说明:(1)过失犯罪的特征及在罪过形态上与故意犯罪的差异。(2)过失犯罪的形态及其二者的区别。(3)过于自信的过失和间接故意的异同。

选项

答案(1)①没有犯罪故意。②没有保持必要的小心谨慎的态度。由于犯罪过失与犯罪故意在主观恶性程度上具有本质的差别,所以刑法规定犯罪过失的罪责与犯罪故意的罪责明显不同。具体表现为:①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②过失行为只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才负刑事责任。③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轻于故意犯罪。(2)过失犯罪的形态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二者的区别表现在:疏忽大意的过失事先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没有预见,所以又称无认识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事先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有所预见,故又称有认识的过失。(3)相同点:①都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②都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不同点:①对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有所不同。②对危害结果所持的态度不同。这是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过失的关键区别,在间接故意的情况之下,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放任的,持无所谓的态度,是不反对的、容忍的;在过于自信过失的情况下,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反对的,但由于过于自信,没有想到结果真的会发生。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gJa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