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地温测试采用贯入法试验时,要求温度传感器插入试验深度后静止一定时间才能进行测试,其主要目的是下列哪一选项? ( )
地温测试采用贯入法试验时,要求温度传感器插入试验深度后静止一定时间才能进行测试,其主要目的是下列哪一选项? ( )
admin
2017-06-27
103
问题
地温测试采用贯入法试验时,要求温度传感器插入试验深度后静止一定时间才能进行测试,其主要目的是下列哪一选项? ( )
选项
A、减少传感器在土层初始环境中波动的影响
B、减少贯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对测温结果的影响
C、减少土层经扰动后固结对测温结果的影响
D、减少地下水位恢复过程对测温结果的影响
答案
B
解析
《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2012)第15.12.5条条文说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vc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知识(上午)题库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分类
0
专业知识(上午)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相关试题推荐
某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4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覆盖层厚度为9m。建筑结构自振周期T=2.45s,阻尼比ζ=0.05。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建筑结构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值最接
某场地中有一土洞,洞穴顶埋深为12.0m,洞穴高度为3m,土体应力扩散角为25°,当拟建建筑物基础埋深为2.0m时,若不让建筑物扩散到洞体上,基础外边缘距该洞边的水平距离最小值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图示的岩石边坡,开挖后发现坡体内有软弱夹层形成的滑面AC,倾角β=42°,滑面的内摩擦角φ=18°。滑体ABC处于临界稳定状态,其自重为450kN/m。若要使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达到1.5,每延米所加锚索的拉力P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锚索下倾角为a=15°)
某饱和软黏土地基上的条形基础,基础宽度3m,埋深2m,在荷载F、M共同作用下,该地基发生滑动破坏,已知圆弧滑动面如图6.4—6所示(图中尺寸单位为mm),软黏土饱和重度16kN/m3,滑动面上土的抗剪强度指标c=20kPa,φ=0。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中心
某粉质黏土土样中混有粒径大于5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20%,对其进行轻型击实试验,干密度ρd和含水率w数据如表3.4—3所示,该土样的最大干密度最接近的选项是哪个?(注:粒径大于5mm的土颗粒的饱和面干比重取值2.60)
某工程勘察场地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基础埋深范围为砂土,取砂土样进行腐蚀性测试,其中一个土样的测试结果见表3.4—1,按Ⅱ类环境、无干湿交替考虑,此土样对基础混凝土结构腐蚀性正确的选项是哪一个?
某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下水位深度2.0m,地层分布和标准贯入点深度及锤击数见表2.4—29所示。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进行液化判别得出的液化指数和液化等级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某场地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层资料见表1.4—29,问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确定的特征周期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某基桩采用混凝土预制实心方桩,桩长16m,边长0.45m,土层分布及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如图5.4—11所示,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确定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不考虑沉桩挤土效应对液化影响)
某灌注桩桩径为0.4m,配筋率为0.6%,水平静载试验所采取每级荷载增量值为15kN,试桩H0—t—x0曲线明显拐点的荷载为155kN时对应的水平位移为4.2mm,其前一级荷载和后一级荷载对应的水平位移分别为2.8mm和6.8mm。已知(vy)5/3=4.
随机试题
腱鞘炎较少出现的症状是
茶叶中水溶性灰分碱度的测定中,全部试剂均需要为化学纯。
诊断胃癌的最有效方法是
女性,27岁,妊娠19周。阵发性下腹痛2天,阴道少量流血8小时。为决定是否能继续妊娠,应选用的辅助检查方法为
下列选项中,关于个人贷款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开具发票应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逐栏、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单位财务印章或发票专用章,特殊情况也可分联次分别开具。()
狄德罗认为研究自然科学的三种主要方法不包括()。
(2011年试题,23)设A为三阶实矩阵,A的秩为2,且求矩阵A.
Java源代码文件中,可以有________个import语句。
A、Peoplehavetowearfacemaskevenindoors.B、Chemicalfactoriesarethemajorsourceofpollution.C、Theairispollutedmuch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