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1.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什么是“权力任性”?无视规章制度,无视组织程序,用权任性、随意拿捏、肆意妄为,就是“权力任性”。 2013年10月,江苏省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因涉

admin2022-06-21  31

问题 给定资料
    1.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什么是“权力任性”?无视规章制度,无视组织程序,用权任性、随意拿捏、肆意妄为,就是“权力任性”。
    2013年10月,江苏省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因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2014年1月被开除党籍;2015年4月,山东烟台中院公开宣判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受贿一案,季建业被判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200万元,一审决定不上诉。
    据介绍,2009年8月26日,季建业来南京任副市长、代理市长职务。他一边高调宣称“进了中山门,就是南京人”,一边迅速启动“三中路改造”,南京这座古城不断被“开膛破肚”。有南京市民称全城“秋叶与灰土齐飞,苍天共黄土一色。”4年间,不时激发民怨沸腾,并不断有人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刚一上任,季建业强硬的作风就在南京出了名。知情人士透露,季建业与时任市委书记开会时,时常用“这个事情我来讲……”直接打断时任市委书记的讲话。对此,很多人私下议论季建业是“市长干了书记的活”。
    不知季建业是否还记得,当年刚到南京赴任时他说:“南京,古称建邺,我季建业就是被南京人民拎着耳朵,耳提面命来建设新南京大业的。”
    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中央第三巡视组对甘肃开展巡视“回头看”,巡视结束后第五天,甘肃省委原常委、原副省长虞海燕被中央纪委带走审查。2018年4月,重庆检察机关依法对中共甘肃省委原常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虞海燕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酒钢号”原本是一趟从酒泉钢铁公司(以下简称为“酒钢公司”)开往兰州的列车,这个词在虞海燕担任兰州市委书记期间另有含义。
    据《巡视利剑》节目介绍,虞海燕把大量酒钢公司的亲信调到兰州市核心部门、核心岗位任职。跟随虞海燕从酒钢走进兰州,就等于坐上了提拔的高速列车,人们因此戏称他们搭上了“酒钢号”。
    担任虞海燕秘书多年的兰州市委原副秘书长金晋哲在节目中表示,这些亲信经过虞海燕长时间检验,“指哪打哪”,虞海燕给他们升官,他们去为虞海燕谋取利益。
    节目披露,除了“酒钢号”,时任兰州市委书记的虞海燕还整合设立了一个名叫“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的部门,先后选调了141名1970年以后出生的副县级后备干部进入督查室“锻炼”,打造自己的“小舰队”。虞海燕让亲信金晋哲主管督查室,经常通过“培训”向这些青年干部灌输“效忠”观念,培植个人势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这一宣示振聋发聩。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中央政治局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又多次讲到“反对特权”的问题,彰显党中央反特权的坚定决心。治疗“特权病”刻不容缓,广大党员干部应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切实铲除特权思想、特权现象滋生的土壤。
    2.办张房产证要多久?证明自己身份有多少“奇葩”式规定?2018年6月份左右出现的一些新闻提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
    “能办不办,该办不办;拖着不干,等等看看”,类似问题并不少见。老百姓其实心里有本账:“不是不能,而是不为。”很多时候,让人恼火的,不是事情本身有多难办,而是相关人员怕惹麻烦“不想办”、怕担责任“不愿干”。还有“新官不理旧账”,怕接“烫手山芋”,硬生生把事情架起来,让问题和矛盾不断积累。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对百姓而言,身边每一件看似琐碎的小事,很多是关系切身利益的大事,有的还是急事、难事。倘若干部不想担当、不愿作为,在“推、绕、拖”中混日子,必然损害群众利益、疏远干群关系,必然损伤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久拖不办”的顽疾,病根在于宗旨意识淡化,对群众缺乏感情,对民生疾苦漠不关心,骨子里还是那种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要求各级干部,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最高位置”不是挂在嘴上的,而应落实于行动,以最实举措来体现和证明。怎么做?就是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看一个干部有没有为民情怀、有没有担当精神,有一个直观而有说服力的“试金石”,就是看其面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会不会挑起担子、撸起袖子,能不能敢于担当、勇于作为。
    3.对于2018年6月8日发生在广东的暴雨,备受网民关心的是几个路人触电身亡事件。截至6月11日,媒体曝光的已有广州、佛山、肇庆的几起涉水触电身亡案例。
  大雨年年有,强降水是一个季节性的气候现象,这无法避免。但行人因为涉水触电身亡,是否还受人为因素影响?
    就像如果地震造成了严重伤亡,绝不能因为这是一场不可抗的自然灾害,就忽视抗震性能不达标的豆腐渣工程。同理,该来的大雨自然拦不住,但是这降下的雨水是否就一定没有机会及时排掉、积水中的公共电力设施是否就没有机会避免漏电伤人乃至杀人,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人为可控的范畴,也是理应追查的方向。
    春夏时节,广东的大雨司空见惯,但此轮暴雨在不同城市致使多名行人在涉水后触电身亡,这的确不得不让人追问和反思。
    按常理说,像广东这样常年免不了遭雨水侵袭的地域,尤其是低洼地段应尽量避免安装相关电器设备,实在要安装也应该设计在难以被淹的高度,更保险的做法是再外加相应的防水设备。这在北方的一些城市都已经有所注意和防范,何况南方多雨城市。对于电力公司来说,这是基本的应对预案。
    当然,更高效的政府管理水平还应是,电力与气象等相关部门建立起联动机制,一旦发生类似暴雨或可能导致电路漏电现象的自然灾害时,电力部门就能有针对性地对相应区域进行电力关闸。
    天灾是天灾,人祸是人祸,相应的责任不该因灾害而模糊,淡化。因为民众想要的,无非是在大雨天不得不出门奔忙于生计时,无须担心在水漫大街时是否会有去无回。而这是地方政府理应创造的生存环境。
    4.在当前的环保治理“最严时代”,一些地方依然存在形式主义倾向与消极应对之风,各级地方政府的“行动者”角色仍待强化。约谈是手段不是目的,重点是发挥教育、警示和震慑作用,警示其他地方以此为鉴查找不足,主动作为,让环保成为地方政府工作的常态,而不是“一阵风”。
    2018年6月13日,中央环保督察人员在“回头看”中发现,一些地方政府及污染企业面对督察组的“整改要求”,或虚与委蛇,敷衍应付;或做表面文章,欺上瞒下;或阳奉阴违,搞变通做遮掩。如有的城市明明没有做雨污分流,地面上却每隔不远就有雨水井和污水井的盖子,纯粹是做样子应付检查;明明国家早已明令禁止的土法炼铝仍在违法生产,但地方政府部门却赫然公示已完成整改并“销号”。
    在中央对环境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的情况下,这些地方竞玩起了“猫抓老鼠”的游戏,他们为什么敢“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最根本的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得了“作风病”,心态、理念、思维等发生了“病变”。
    一个天蓝、水清、气爽的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整治突出环境问题正是人民群众所盼。这一点从中央环保督察过程中,许多群众主动向督察组举报或提供企业偷排偷放证据就可见一斑。但一些地方政府却对人民呼声充耳不闻,对环境污染给群众生产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健康造成的损害视而不见,不为、怠为甚至假为。
    对政府部门来说,就是要彻底刷新过去的唯GDP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而一些地方政府发展目光短浅,唯恐环境治理影响本地短期经济发展,宁忍长痛排斥短痛,在环保整改中参与作假、协同作假、掩护作假、默许作假。
    面对企业违法排污,一些政府部门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权代法现象严重;面对上级整改要求,却阳奉阴违,假整改、虚整改。这些现象反映出一些地方政府心无敬畏,自然行不知止。
    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既是对上轮督察整改情况的“评卷打分”,也是对各地方的“把脉回诊”,以强烈问责、追责倒逼责任落实。针对上述一些地方出现的整改不力、不实、不到位等问题,要既识其表,又溯其源,下决心、出重拳。
    要盯到底,针对暴露出的问题,紧盯不放,一抓到底,不彻底解决问题决不松手;要严问责,对那些敷衍应付者、阳奉阴违者、恶意欺瞒者,绝不姑息,要让他们懂得纪律法律都是“有牙齿”的,一旦谁逾越,“达摩克利斯之剑”就会落到谁的头上;要共监督,环境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群众感之深、责之切,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让那些违法者、作假者、做表面文章者无所遁形。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不容打折,更不容敷衍。
    5.2018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对于充分调动和激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着重要意义。一项项务实的举措,彰显了党中央对有担当、有作为干部的厚爱与期待,为踏实做事的同志解除心理重负的深切关怀。
    工作中遇到矛盾和难题,是绕道走,还是迎着上;是调门高、落实慢,还是有担当、善破题;是习惯矛盾上交,还是敢接烫手山芋。不仅照出干部的能力、素养与修为,更考验干部的品格、作风与党性。
    现实中,一方面,有少数干部政绩观偏移,“捂着乌纱帽做官”,搞“不做不错”那一套,担心在位干事的风险大,差错多。但是见人嘻嘻哈哈极尽客套,到了提拔推荐时往往票数很高。另一方面,一些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的干部,由于在探索过程中遭遇挫折,被上级不加区别地追责问责。每逢提拔时因为这些失误,得到不少反对票,最终被安排到一个近乎“养老”的部门打发时光。到头来“拓荒牛”不敌“黄鹂鸟”,“领头羊”成了“替罪羊”。
    长此以往,很有可能出现“洗碗效应”:洗的碗越多,打碎的就越多,干半天活却因为小失误落埋怨、受责备。在这种情况下,少数干部自然学会“投机耍滑”,工作中等待观望、消极对付、维持现状。“明哲保身,但求无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者越来越多,任劳任怨的“洗碗者”越来越少。
    从严管理干部推进一步,干部激励工作就要跟进一步。倘若没有科学的容错机制,就很难保证人人都冲锋在前、敢闯敢试。
    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错误,同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这些都是严管和厚爱、激励和约束并重的务实之举,必能鼓舞更多人顶住压力、担起风险,脚踏实地为党和人民干事创业、建功立业。
    建立完善的容错机制,必须贯彻好“三个区分开来”,对该容的大胆容错,不该容的坚决不容。
    一是,防止混淆问题性质、拿容错当“保护伞”,搞纪律“松绑”,在原则问题上搞变通,确保容错在纪律红线、法律底线内进行。二是,进一步完善考评奖惩机制、澄清防范机制等,为那些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遮风挡雨、撑腰打气。三是,建立与容错机制配套的纠错机制,促使干部在出现失误后,及时汲取经验教训,避免越做越错,避免重蹈覆辙,更好地开展日后工作。
    6.岁末年初,考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年终测评。然而,少数地方却热衷于数字测评,或是提前安排干部“讨要满意”,或是通过发放礼品“交换满意”,或是专门开会研究“引导满意”。如此年终测评,不仅无法准确反映工作实绩,也不利于正向激励,为干部群众所诟病。
    测评是检验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不是为了好看的分数,而是为了总结成绩与不足,以群众意见倒逼工作进步。借助量化手段,有利于提升考评的客观性、科学性。但如果陷人了数字测评的窠臼,为了测评而测评,就容易流于形式甚至一叶障目。即便得来的都是100%,也终究只是表面文章,工作未必真好,群众更未必真满意。
    现实中,除了测评数据掺水分,一些地方或部门“表格主义”“材料政绩”等倾向也并不鲜见,“上面追求高大全,下面忙着编问卷,中间胡乱看一看”,成为少数地方测评的写照。这样的情况,说到底是避重就轻乃至弄虚作假,把总结、材料、评分当成了工作本身。
    基层老百姓感慨:“平时不见干部上门,可每到测评时,镇上、村里的干部就会轮番来做工作。”劝来的“满意”,既不真实也很脆弱。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干部脚下沾了多少泥土,才能换来多少成绩,也才能得到多少认可。这样的结果,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写在大地上、写在人心中。临时抱佛脚、“动员”群众给出“好评”,就像在沙滩上写字,潮一退就被抹平。
    效果反馈,是工作流程中的一环,如何对待测评,同样反映着作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无论年终总结还是日常表现,如果不端正“为了谁”,就无法践行“怎么为”。让群众满意还是让结果合意,是年终总结测评时必须回答好的问题。
    年终总结测评,也要让群众参与进来,对工作提出意见、进行评价,听的是民意、察的是民情。换个角度看,这也是一种“群众工作”。回溯党史,我们远有“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优良传统,近有“跟老百姓坐在一条凳子上”的精神传承;前有“跟在老百姓的屁股后面”的老干部,后有“你的幸福我包了”的好党员……赓续优良传统,让好作风成为一种觉悟,始终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员干部才会把工作做在日常、做在平时,以人民立场赢得群众的公允评价。
    纠正“四风”新表现、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关键在于摒弃追求表面政绩的虚荣,用实干苦干为百姓谋福祉、为事业添光彩。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好评与满意也是靠实干赢得的。对共产党人来说,最大的满意是群众满意,最可靠的实现路径是不采华名、崇尚实干。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傲人成绩,秘诀在于“先干不争论,快干不议论,实干不空论”;肩负新使命、开辟新征程,更应该“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年接着一年干。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戒骄戒躁、踏实作为,我们何愁不能收获群众的高满意度与真诚拥护。
    7.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传家宝。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过硬的作风如同一块厚重的压舱石,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坚强保障。
    1940年,爱国侨领陈嘉庚通过回国后的两餐饭,洞察出“延安作风”与“西安作风”的区别,指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历史印证了这一预言,“延安作风”终究完胜“西安作风”。这是我们党重视作风、锻造作风结出的硕果,穿越时代的风雨,其深刻的启示意义始终熠熠闪光。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不正之风人手,自上而下地进行了一场深刻的作风变革。党中央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给全党树立了典范。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四个意识”,驰而不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正风肃纪不停步,以一个个具体问题的突破,带动了作风整体转变。作风建设不断深人,效果不断显现,极大地提升了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坚强保证。
    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新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打铁必须自身硬。”与五年前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提出的“打铁还需自身硬”相比,虽然只是两字之变,却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新的历史使命面前,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更坚定的决心、更鲜明的态度和更严格的要求。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在全新的历史环境下创新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必须认真研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思想,全面了解把握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内涵与特征。
    广大干部应有新担当、新作为,这是新时代广大干部认识时代、认识自我、认识职责、认识担当,适时脱颖而出的最佳表达方式。完成蜕变,思想意识是关键。没有“干”字当先的意识,务实作风不会落地有声;没有为民担当的认知,行动不可能有担当的存在;没有造福一方的为官初心,为民谋利造福不会出现实打实的效能。远离无为,规避乱为,实现有为,干部的责任、担当、为民的意识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点,有为都将沦为名不副实的佐证。
根据给定资料,以“政府作风建设”为切入点,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正确,内容充实;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结构完整,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字数1000~1200字。

选项

答案 政府作风建设关键在思想 形式主义催生敷衍作风,空有虚名工作不实;官僚主义催生独断作风,忽视群众恣意用权;享乐主义催生庸懒作风,耽于享乐无心工作;奢靡之风催生腐败问题,铺张浪费挥霍无度。思想不牢,地动山摇,作风不正,根在思想扭曲。在开展作风建设的工作中,政府要加强思想教育,及时改正不良风气。 政府官员要有干字为先的思想。任职兰考,焦裕禄整治三害;远赴西藏,孔繁森改善民生。上至建章立制,反腐正风,下到访查疾苦,搞活经济,各级官员肩负重大使命,履职尽责正是党和人民对他们的基本要求。可是部分官员却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错误思想,虽然手握权力,但是工作华而不实,不利于地方发展。如此一来,不仅没能满足群众对发展的需求,而且辜负了党和群众的信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官员必须得转变思想,将工作落到实处,以此形成务实肯干的优良作风。 政府官员要有为民担当的思想。“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在管子看来,政府只有以民为本,造福于民,才能获得信任与支持。自1921年至今,中国共产党成立临近百年,在这百年岁月中,她领导中国人民抵抗侵略,争取富强,创造一个又一个的辉煌,这些成绩的取得正因为党始终坚持为民思想,将为最广大人民谋取利益作为奋斗的方向。如今,部分官员出现懒政怠政行为,对群众需求能拖就拖,对上级命令敷衍塞责,作风问题直接动摇执政根基。对此,广大领导干部要端正思想,将满足百姓需求作为自身责任落到实处,才能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 政府官员要有坚守初心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此提醒各级领导干部坚守理想信念。众所周知,大部分领导干部在履职之时,尽显赤子之心,一心要干出一番成绩。可随着职位不断上升,权力逐渐增大,一些干部放松了学习、反思,在名利场中逐渐迷失自我,或声色犬马,或纸醉金迷,最终不仅罔顾工作,而且锒铛入狱。正如纪伯伦所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领导干部一旦丧失初心,自然会失去发展动力,迷失人生走向。今天的中国,正处于飞速发展之中,机会与诱惑并存,领导干部若要干事创业,便应不断提升思想认识,坚守初心,方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以思想促行动,推动务实能干作风形成;以思想促担当,加强为民而为的责任认知;以思想促初心,实现坚守本心的发展。新时期新时代下,为切实推动国家建设,政府必须转变思想意识,整顿不良作风,推动服务型政府顺利建成。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C5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