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两次德国统一的历史条件比较
两次德国统一的历史条件比较
admin
2019-07-21
67
问题
两次德国统一的历史条件比较
选项
答案
在近现代史上,德国有过两次统一,分别为1871普鲁士统一德国和1990年东西德合并,而两次统一的历史条件也存在一定异同。 相同点: 1.两次统一都是在外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进行的。第一次统一开始时,英法并没有形成较大障碍,普鲁士从而逐渐统一德国。第二次统一之前,美、苏、英、法尤其是苏联并不反对两德统一,这次统一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2.两次统一都有一个核心领导人物。第一次统一的领导人是时任普鲁士首相的俾斯麦,他实行铁血政策,以纵横捭阖的手腕统一了德国。第二次统一时,时任西德总理的科尔同样采取一系列高超的外交手段,与四大战胜国达成了两德统一的共识。 3.两次统一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第一次统一之前,整个德国都在期待德意志的统一,各阶层都在表达这种诉求。第二次统一之前,东德大量民众因无法忍受德共的统治而翻过柏林墙逃到西德,这次统一也是德国民众的呼声。 不同点: 1.两次统一的形式不一样。第一次统一主要是以武力进行的,普鲁士通过对丹麦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统一了德国。而第二次战争则是和平解决的,当时和平是主流,战争是不会被允许的。 2.两次统一的主动权不一样。第一次统一,主动权在普鲁士手里,从头到尾的统一运动都是俾斯麦策划的。而第二次统一,主动权却在苏联手里,如果不是戈尔巴乔夫提出“新思维”,主张缓和东西方敌对关系,那么两德统一是绝不可能如此顺利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HJ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一边倒】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通史真题;中山大学2013年历史学基础真题
【中共七大】苏州大学2016年中国史专业基础综合真题
结合学术研究动态,论述清季民初中国社会结构及社会阶层的新变化。(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中国史基础真题)
论述西汉到唐代的赋税制度及其主要变化。
1901~1939年间美国历届政府在国内经济活动中职能作用的演变。
元明辅政制度变化
评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
【《读史方舆纪要》】复旦大学2014年历史地理基础真题;西北大学2015年中国史真题
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战役是()。
随机试题
下列药品需要用专柜由专人负责储存的是()。
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病变错误的是
中度路基构造物损坏应为勾缝损坏、沉降缝损坏、表面破损、钢筋外露和锈蚀等,每10m计1处,不足10m按1处计算。()
勘测定界工作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包括()。
在采用获利指数法进行互斥方案的选择时,正确的选择原则是选择获利指数最大的方案。( )
泰山摩崖石刻居各名山之最,是中国书法艺术品的一座宝库。()
根据以下文字资料,回答问题。2007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3710.2亿元,增长23.5%,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49%。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为21.4万元,
假设消费者收入增加25%,会导致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10%,则该商品的类型为()。
在下列关于PCI局部总线的叙述中,哪个是错误的?
Crimehasitsowncycles,amagazinere-portedsomeyearsbefore.Policerecordsthat【M1】______.werestudiedforfiveyearso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