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两次德国统一的历史条件比较
两次德国统一的历史条件比较
admin
2019-07-21
51
问题
两次德国统一的历史条件比较
选项
答案
在近现代史上,德国有过两次统一,分别为1871普鲁士统一德国和1990年东西德合并,而两次统一的历史条件也存在一定异同。 相同点: 1.两次统一都是在外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进行的。第一次统一开始时,英法并没有形成较大障碍,普鲁士从而逐渐统一德国。第二次统一之前,美、苏、英、法尤其是苏联并不反对两德统一,这次统一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2.两次统一都有一个核心领导人物。第一次统一的领导人是时任普鲁士首相的俾斯麦,他实行铁血政策,以纵横捭阖的手腕统一了德国。第二次统一时,时任西德总理的科尔同样采取一系列高超的外交手段,与四大战胜国达成了两德统一的共识。 3.两次统一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第一次统一之前,整个德国都在期待德意志的统一,各阶层都在表达这种诉求。第二次统一之前,东德大量民众因无法忍受德共的统治而翻过柏林墙逃到西德,这次统一也是德国民众的呼声。 不同点: 1.两次统一的形式不一样。第一次统一主要是以武力进行的,普鲁士通过对丹麦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统一了德国。而第二次战争则是和平解决的,当时和平是主流,战争是不会被允许的。 2.两次统一的主动权不一样。第一次统一,主动权在普鲁士手里,从头到尾的统一运动都是俾斯麦策划的。而第二次统一,主动权却在苏联手里,如果不是戈尔巴乔夫提出“新思维”,主张缓和东西方敌对关系,那么两德统一是绝不可能如此顺利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HJ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晚期猿人】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世界通史真题
试析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的特征和实质。(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世界通史真题)
简述汉武帝的经济政策及其作用。(安徽大学200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
试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1960年后在中国内地出版、对近代史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大型回忆录汇编是()。A.《近代稗海》B.《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C.《近代中国史料丛刊》D.《文史资料选辑》
著名的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的大规模修建是在古埃及
阅读下列材料: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
评述建国初期思想文化领域内的三大批判运动。
随枣会战
简评中共七大。
随机试题
马雅可夫斯基创作的重要作品有
下列各方配伍中体现,升降同施的是()。
黑脚病的病因是
A.黄芩B.甘草C.白术D.大枣E.党参具有利尿,止汗,安胎功效的药物是()
关于麻疹前驱期的临床特点,以下哪项不符合
如果全套正本提单不止一份的话,其中任何一份用于提货后,其余各份立即失效。()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导致同等工资率下的劳动力需求量减少的因素有()。
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于包装物发出时,作为包装费用,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甲得知某单位财务室的保险柜中有10万元工资款将于次日发放,遂携工具深夜潜入财务室撬保险柜。因保险柜十分坚固,甲用了3个小时都没有撬开,便离开。甲的行为属于()。
Whatmakesagreathighschool?Americansthinkalotofthingsdo,fromoutstandingacademicsorasupportiveenvironmentfors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