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建筑;程为框架结构的写字楼,承包商根据施工图设计图纸计算钢筋总用量为400t,目标成本为1318400元,实际成本为1598850元,比目标成本增加280450元。相关资料见表9。 问题 1. 试述因素分析法的基本理论和因素分析法的计算

admin2013-03-25  38

问题 背景资料
   某建筑;程为框架结构的写字楼,承包商根据施工图设计图纸计算钢筋总用量为400t,目标成本为1318400元,实际成本为1598850元,比目标成本增加280450元。相关资料见表9。

问题
1. 试述因素分析法的基本理论和因素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2.根据表10的资料,试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其成本增加的原因。

选项

答案1.(1)因素分析法的基本理论 因素分析法又称连锁置换法或连环代替法。这种方法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在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假定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而其他因素则不变,然后逐个替换,并分别比较其计算结果,以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2)因素分析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①确定分析对象(即所分析的技术经济指标),并计算出实际与目标(或预算)数的差异。 ②确定该指标是由哪几个因素组成的,并按其相互关系进行排序(排序规则是:先实物量,后价值量;先绝对值,后相对值)。 ③以目标(或预算)数为基础,将各因素的目标(或预算)数相乘,作为分析替代的基数。 ④将各个因素的实际数按照上面的排列顺序进行替换计算,并将替换后的实际数保留下来。 ⑤将每次替换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前一次的计算结果相比较,两者的差异即为该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2.钢筋成本增加的原因分析 (1)分析对象是写字楼的所用钢筋成本,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额为280450元。该指标是由用量、单价、损耗率3个因素组成的,其排序见题表。 (2)以目标数1318400元(=400×3200×1.03)为分析替代的基础。 第一次替代用量因素:以425替代400,425×3200×1.03=1400800元 第二次替代单价因素:以3600替代3200,并保留上次替代后的值,425×3600×1.03= 1575900元 第三次替代损耗率因素:以1.045替代1.03,并保留上两次替代后的值,425×3600× 1.045=1598850元 (3)计算差额 第一次替代与目标数的差额=1400800-1318400=82400元 第二次替代与第一次替代的差额=1575900-1400800=175100元 第三次替代与第二次替代的差额=1598850-1575900=22950元 (4)用量增加使成本增加了82400元,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了175100元,而损耗率增加使成本增加了22950元。 (5)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82400+175100+22950=280450元,与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的总差额相等。 (6)为了使用方便,承包商也可以通过运用因素分析表来求出各因素变动对实际成本的影响程度,其具体形式见表30。 [*]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ZQu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