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反映出哪些社会心态?
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反映出哪些社会心态?
admin
2015-09-21
67
问题
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反映出哪些社会心态?
选项
答案
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流行的网络语言,且这些语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走红于网络和现实生活中,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网络平台上所流行的网络语言,被网民普遍使用,传播速度极快,像病毒似的滋生于网络,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中,是一段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心理活动等因素作用下的综合产物,并通过网络媒介这样一个平台广泛传播的词、短语、句子。网络流行语具有前卫性、速成性、娱乐性、易煽动性和短暂性以及民意表达的另类形式几个特征。 社会心理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心态,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普遍理解和感受,表现于人们的习惯、态度、言论和情绪之中。网络流行语是人们对现实社会事件、生活状况的主观表达,与一段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相关,是人们各种意见、思想和态度的表达,真实的反映了人们的内心主观世界,体现了社会心理和社会情绪,可以说社会心理是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依据。 网络流行语反映出的社会心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环境、人群行为的影响,从而在自己的判断、知觉、认识、行动上作出与主流价值观、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相符的行为,人们通常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多数人的看法往往是对的,因此便有了这种少数服从多数,人云亦云的从众心理。网络流行语是一种新鲜的话语形式,具有娱乐性、前卫性等特点,创造网络流行语或是最先传播网络流行语的一类人将网络流行语运用到网络最突出的位置,扩大其影响面,于是网络流行语便成了网络传播环境中比较强势的声音,其他网民看到这股强势的声音,由于从众心理的影响,也会自觉的转发、引用这一网络流行语,从而更加扩大了网络流行语的传播面,于是网络流行语就流行起来了,就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的流行正是由于网民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而导致的。 (2)逆反心理 大众对媒介所传播的信息有三种解读形态:同向解读、妥协式解读和反向解读。反向解读是对媒介所提示的信息做完全反向的意义解读,也称作“对抗式解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众逆反心理的表现。回顾近几年的一些社会公共事件,诸如动车事故,地震、泥石流,地沟油,问题牛奶,超载校车事故等等,事件发生后我们最要做的不是找出事件的原因、经过,而是怎样处理事件,怎样给受害人、社会、大众一个圆满的交代,然而,这样的一种交代或是说法不符合民意,那么人们就会表达自己的强烈逆反情绪。还有现阶段依然存在的贫富差距,对比下的不平衡心态导致了一些人产生对生活现状不满的逆反心理。比如透视白领生活艰辛的网络流行语:杜拉拉、钟摆族、焦郁碌、蚁族、逃离北上广、奈特尔家庭。再如“羡慕嫉妒恨,空虚寂寞冷”,一句看似轻松戏谑,实则蕴含社会底层人们无奈、自卑、不甘的一种心态。 (3)娱乐心理 娱乐顾名思义就是做一些努力,然后使自己快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追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物质需求,更上升到了精神层面,要活的开心。网络流行语的类型多种多样,网民们在网络聊天用语中加入了许多新鲜的元素来丰富网络表达,使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进行交流沟通,以满足大众的娱乐心理要求。 (4)浮躁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浮躁是指做事轻浮,无恒心,不能安分守己,见异思迁,总想着做一些投机取巧的事情,浮躁是一种病态的社会心理。现在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少人盲目攀比,为追求高目标而放弃脚踏实地,急躁盲目的心态蔓延,这点从一些网络流行语中便可显现出来。“梨花体”又被称为“丽华体”,因其诗歌内容另类,极具口水话而名声大噪,人们将赵丽华的部分诗歌以及模仿她诗歌形式的诗,成为“梨花体”。这类诗体简易、口水化,因而被网友恶搞。 (5)冷漠心理 冷漠是指对一切都不在乎,对身边的人和事物都不去理睬,对别人存有戒心,不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毫无同情心,对他人遭遇的不幸无动于衷,冷眼旁观。近几年来,诸多的网络流行语反映了大众的冷漠心态。例如:“打酱油”出处不明,作为网络流行语,其代表着“路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含义,我们不谈敏感话题,不谈政治,与我无关,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只是来打酱油的,网上更是出现了“酱油族”,表达了网友对这种冷漠态度的认同。网络流行语“俯卧撑”、“躲猫猫”更加进一步地表现了社会的这种人心冷漠的状态。 (6)求新与求异心理 求新求异心理是指主体在行为过程中,想要表现出与其他主体不同的行为模式,带着新奇有趣的观念意识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行为,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关注,从而突显自己的创新精神,无数个独具个性、新鲜的网络流行语体现了大众的一种求新求异心理。在网络这一虚拟世界里,没有自己的个性无疑相当于失去了自己,如何在成千上万的网络受众中脱颖而出,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这就有赖于网民在网络中的传播方式,比如是否有酷酷的造型,个性十足的网名和另类的网络语言。在这其中,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大众表现创意、彰显个性的标志和象征。 (7)宣泄与释放心理 宣泄又被叫做发泄,是指人们由于长期压抑情感或承受巨大压力内心极度压抑而需要发泄释放的这样一种心理。网络是一种有效的传播媒介,人们在其中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宣泄自己的情绪,从而放松压力,使心理得到宣泄和释放。近年来,“咆哮体”这一网络文体在互联网这一广阔的土壤中遍地开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引爆网络咆哮狂潮。“咆哮体”这一网络流行语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受众内心压抑,需要宣泄、释放的心理。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dh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t]、[p]、[k]三个音素的发音方法完全相同。()
_____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其中本纪、世家、列传是全书的主体,三部分在写法上的共同特点是“_____”。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础理论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
许多外语学习者在其外语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止步不前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现象。
散文的“清初三大家”是_______。
有学者对在华美国教师进行了文化适应调查,发现美国教师感到第一难适应的是_____。
()指的是对现实的某一方面,特别是某些个人或社会群体的相对僵化、过分简单或带有偏见的认识。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请学者讲述中国古代典籍,带动了以“国学”为名目的图书热销,也引起了争议,请运用新闻传播理论和社科人文理论阐述当前国学热和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现象的原因。(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试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自媒体时代的微博传播。(北京大学,2012年MJC真题)
时评
随机试题
After20yearsofmarriage,ahusbandmaystillnotunderstandhiswife.Howisitthatsheisneverata【C1】______forwords?Ho
骨折愈合过程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为了获取真是可靠的信息,房源开拓的原则包括()。
下列各组物质中,只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桥头跳车的施工原因是( )。
实施出口质量许可制度(如机电产品、化工品)和卫生注册登记制度的产品(如食品、畜产品),可以在市场上采购。
教师职业公正性是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核心是()。
设z=xy+xf,其中f可导,则=______.
考生文件夹下存在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3.accdb”,里面已经设计好表对象“tStud”和“tScore”,同时还设计出窗体对象“fStud”和了窗体对象“fScore子窗体”。请在此基础上按照以下要求补充“fStud”窗体和“fScore子窗体”子窗
A、Thewomanwantstoputanadaboutitinthenewspaper.B、Thewomanwantsthemantorenovateit.C、Themanisconsideringren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