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论述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
论述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
admin
2019-01-18
59
问题
论述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
选项
答案
"中体西用"是清末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的基本教育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简称,也称"旧学为体,新学为用"。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劝学篇》中。 (1)"中体西用"思想 ①含义 "中体西用"的含义也就是张之洞所指出的"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这个思想。 ②基本思想 教育首先要传授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充中学的不足。 ③"中学"和"西学"的关系 张之洞强调"中学"是立国之本,讲"西学"必先通"中学";而要存"中学",又不得不讲"西学"。他将"中学"中的伦纪、圣道、心术看作是不可变更的立国之本,而法制、器械、工艺等"西学",则属于可变的附庸。他的"中体西用"说的基点是立足于"中学为体"的,他强调"中学"是本体,绝不能改;"西学"可以用来补助、强化、保存"中学",但绝不能替代"中学"。 (2)历史作用 "中体西用"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传统教育,强调了"中学"的"经世致用"的成分;重视了知识分子的作用,肯定了科技知识是救世富强之实政,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 ①"中体西用"理论对"西学"教育的合理性进行了有效的论证,促进了资本主义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从而为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注入了新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②在此原则下实施的留学教育和举办的新式学堂给僵化的封建教育体制打开了缺口,改变了单一的传统教育结构。 ③在这个过程中,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学说、民主平等思想必然被裹挟在一起传播。 ④"中体西用"强调以中学为本,有选择性地学习西学,有助于中华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维护。 (3)局限性 ①"中体西用"的主旨在于维护清王朝的封建政治制度和儒家纲常名教的至尊地位,学习西学的主张是为了适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需要而提出的,并不是要建立资本主义国家。其维护封建专制等级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作用,阻抑了维新思想更广泛的传播。 ②"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是粗糙的,它是在没有克服中、西学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直接进行嫁接,必然会引起两者之间的排异性反应。 总之,在当时中国封建主义的儒学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时代,能把"西学为用"作为办学宗旨,是一个不小的进步,是中西文化在当时的一种特殊的结合方式,虽然其根仍为中学,但毕竟给僵化的封建传统文化打开了一个缺口,在客观上对封建制度的解体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t0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硕士(教育综合)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教育硕士(教育综合)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请简述艾森克人格问卷的理论模型(即问卷的维度)。【江西师范大学2014】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结合班杜拉的观点分析大众媒体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江西师范大学2014】
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北京师范大学2016】
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西南大学2014】
简述人际交往的原则。【华南师范大学2015;西南大学2014】
论述三重需要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并对此理论作简要评价。
简述心理咨询的道德的重要性和原则。
教学中一道题目可以有多种解法,是培养学生的哪种思维?()
适应障碍的患者采用心理治疗方法,治疗中要抓住哪三个环节?
试分析蔡元培先生改革北京大学的指导思想、具体措施,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随机试题
IoncewenttoatowninthenorthofEnglandonbusiness.Itwasabout7:30intheeveningwhenIreachedthehotel.Them
以下关于头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急性完全性输入段梗阻B.输入段综合征C.吻合口机械性梗阻D.胃吻合口排空障碍E.倾倒综合征男性,32岁,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远端空肠对胃小弯),术后已进半流食,食后15~20分钟上腹胀痛,恶心后喷射性呕吐,不含食物,吐后症状立即消失,最可
建筑高度为60m的塔式办公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的前室应设置:(2010,93)
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教师第一要做到()。
下列不属于市场经济产生的条件和根源的是()。
下列没有体现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临床上判断心脏舒张功能最实用的方法是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I’msurelylateformyfirstclassinthemorning,__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