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将自己收藏的一幅名画卖给乙,乙当场付款,约定5天后取画。丙听说后,表示愿出比乙高的价格购买此画,甲当即决定卖给丙,并决定立即交付于对方,但由于自己非常喜爱,向丙提出暂时借用两天以让便自己的8岁的儿子临摹。乙得知此事,诱使甲儿子从家中取出此画给自己。在乙占
甲将自己收藏的一幅名画卖给乙,乙当场付款,约定5天后取画。丙听说后,表示愿出比乙高的价格购买此画,甲当即决定卖给丙,并决定立即交付于对方,但由于自己非常喜爱,向丙提出暂时借用两天以让便自己的8岁的儿子临摹。乙得知此事,诱使甲儿子从家中取出此画给自己。在乙占
admin
2013-10-10
36
问题
甲将自己收藏的一幅名画卖给乙,乙当场付款,约定5天后取画。丙听说后,表示愿出比乙高的价格购买此画,甲当即决定卖给丙,并决定立即交付于对方,但由于自己非常喜爱,向丙提出暂时借用两天以让便自己的8岁的儿子临摹。乙得知此事,诱使甲儿子从家中取出此画给自己。在乙占有期间,乙对丁谎称画是自己的,以合理价格卖给了不知情的丁。关于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选项
A、画最终属于丁
B、在整个案件发生期间,画的所有权只在甲和丙之间发生过一次变动
C、甲可以向丁主张占有返还请求权
D、丙可以向丁主张物的返还请求权
答案
B,C,D
解析
本题考查了占有、物权请求权和所有权的变动规则。首先,动产所有权的变动如果是因为法律行为必须有交付行为,那么在甲和乙之间自始至终没有交付,因为乙是诱骗甲的儿子取出画的,而不是基于甲的意志转移占有的,因此画的所有权与乙无关。其次,甲与丙签订合同,同时之间又达成了一个占有改定,因此,甲和丙之间是存在交付行为的,故所有权由甲的手中转移到丙的手中。再次,由于乙是无权占有人,因此乙以自己的名义卖给丁,无论如何丁也不能构成善意取得,因为善意取得前提条件是有权占有人的无权处分,因此,A项是错的,B项是对的;由于甲是借用人,也是占有人,甲当然可以向无权占有人丁占有主张返还请求权,而丙作为所有权人则可以向丁主张原物返还请求权,C和D项是正确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VIm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论合同解除制度。[中国政法2020年研]
融资租赁合同[南开大学2012年研]
乙出差在外,窗户被大风刮破。邻居甲出于好心,为其配了玻璃。[南京大学2009年研]分别回答下列问题,并扼要说明理由:假定甲声称是受了乙的委托,赊账请金刚玻璃店来安装玻璃。那么事后金刚玻璃店可否向乙索要相关的费用和报酬?
2000年5月4日易某将自家的耕牛租与刘某使用两个星期,5月10日刘某提出要买下此耕牛,易某表示同意。双方商定价格为1000元,并约定1个月后交付款项。但5月12日该耕牛被雷劈死。[中财2010年研]问题:双方5月4日成立的合同是买卖合同还是
甲7月1日从乙公司花50万购买一辆进口韩国汽车,已付款交货,甲前去车管所上牌,结果因汽车生产厂家在汽车发动机编号少打印4位,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无法在车管所登记取得行驶证,不能上路行驶。甲于是向乙公司提出解除合同、返还购车款及赔偿相应损失。但是乙公司坚持让甲
抵押权与船舶抵押权[武汉理工2010年研]
法人清算[青岛大学2015年研]
物上请求权[中山大学2011年研;南京大学2009年研]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人民法院规定了民事诉讼当事人举证期限,下列哪一说法符合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随机试题
阅读苏轼《水调歌头》,然后回答下小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学,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
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组成药物中含有白芍、玄参、麦冬的方剂是
A.现况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流行病学实验研究E.分析性研究使用比值比反映暴露与疾病联系强度的研究为
我国甲公司欲与比利时乙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出口服装到比利时,拟采取海陆联运方式,甲公司将货物运至目的地的运费并支付保险,根据《INCOTERMS2000》,应采用的贸易术语是()
下列房地产活动中,不属于房地产金融活动的是()。
国内旅行社的经营范围,仅限于()。
驱逐出境适用于()。
ItisMaryShelleywhowrotethepopularsciencefiction______.
(1)LastFridaymorning,Britainawoketothedevastationofwar.Thedestructioncamenotinvillagesleveledandlivesdestroy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