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比较国民党改组前后的变化。(清华大学20l5年历史学基础真题)
比较国民党改组前后的变化。(清华大学20l5年历史学基础真题)
admin
2019-08-05
128
问题
比较国民党改组前后的变化。(清华大学20l5年历史学基础真题)
选项
答案
国民党在1924年改组前,其名称经历了多次变化,从兴中会、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到最后的中国国民党,国民党改组是国民党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其对此后中国的政治走向影响深远。总体而言,改组前后的国民党出现了如下变化: (一)在指导理论上,改组前的国民党以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为主要内容的旧三民主义为理论指导;改组以后的国民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为内容的新三民主义。十月革命后,孙中山看到了俄国反抗帝国主义干涉的巨大力量,以及其对广大工农民众的解放,开始积极联络俄国党,在鲍罗廷的帮助下,改组后的国民党正式确立了新三民主义,作为此后行动的理论指导。 (二)在社会构成上,改组前国民党在吸纳成员之时偏重于新旧上层精英,而广大中小知识青年无缘也无资格参与。简言之,1924年改组前的国民党是一个封闭性的精英组织;但1924年改组后,国民党开始面向大众,并注意从中小青年知识分子群体中吸纳成员,使其在社会构成上凸显多元特征。 (三)在党员规模上,改组前的国民党组织松散,吸纳党员偏重社会上层精英群体,且对党员没有太多约束,登记手续简单,在改组前虽号称二十万党员,但大多数为挂名党员;改组后,通过吸收中小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党员数量猛增,1926年即达到五十四万余人,1927年更是号称达到百万之众。 (四)在组织结构上,改组前的国民党较为松散,缺乏凝聚力,只有上层组织,没有基层细胞,党员之间因缺乏基层组织彼此联络,与一盘散沙无异;改组后的国民党效法苏俄党,制定了党章,严密组织结构,建立了从区分部到中央党部的完整组织体系。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VMJ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洛克对西方民主理论的最重要的贡献是明确提出了()。
新东方政策
法国革命势力最后战胜封建势力是在()。
评述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的焦点、意义及其局限性。
《中法新约》
评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
论述王莽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失败的原因
【古田会议】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武汉大学2003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
【《夏小正》】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兰州大学2014年历史学综合真题
随机试题
生活化是()
为清晰地显示较肥胖患者肝内门静脉的彩色血流信号应首选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主要是
考虑地下条件的防腐问题,施工喷锚支护结构的土层锚杆时,不应采用的原材料有()。
为了引入战略投资者而进行资产重组的是()。
下列不属于关联方关系的是()。
在MMPI及MMPI-2全答“否定”模式中,L、F、K三个效度量表的得分均相当高,临床量表()也十分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78年至2005年日均能源消费量的年均增长量为()万吨标准煤。
投资:回报
按照实时性能和内核结构划分,QNX操作系统属于()。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