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简述春秋时期齐国、鲁国改革的内容及其意义。
简述春秋时期齐国、鲁国改革的内容及其意义。
admin
2017-03-24
100
问题
简述春秋时期齐国、鲁国改革的内容及其意义。
选项
答案
(1)齐国的改革: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 在政治体制上,“叁其国而伍其鄙”,所谓“叁其国”,即将国都地区划分为21个乡,其中工商之乡六,不服兵役;士农之乡十五,服兵役,由桓公、高子、国子各管五个乡。所谓“五其鄙”,即在鄙野地区设立五大属区,由五大夫各属一区。五大夫在每年的正月向桓公汇报属内治绩,推举属内贤能。 为了有效控制全国居民,管仲还提出了“四民分业定居”的理论,即按照人口的职业划定固定的地域,使士、农、工、商各居其所。使他们世世代代各司其事,各安其业,从而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 在军事上,管仲本着“作内政而寄军令”的原则建立了一套军政合一的军事体制。在十五个士乡中,每五乡设一军,每军一万人,作为国家的常备军。为了提高战斗力,于春秋两季进行军事训练,将“卒伍整于里,军旅整于郊”,称“内教”,在鄙野的五属五十个县也有相应的军事组织。每年利用农闲时间进行军事训练。如此一来,齐国建立了完备的军事政治体制。 在经济上,实行“相地而衰征”的政策。所谓“相地”,就是观测评定土地,以区分土地的好坏肥瘠。所谓“衰征”,就是依土地等级征收不等的赋税。如此一来,地尽其利,民尽其力,为齐国经济的振兴奠定了基础。其次,管仲实行官山海,盐铁专营,即盐铁由民间生产,由官府统购统销,为国家开辟了重要财源,从而为齐桓公称霸诸侯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管仲进行的改革,很快收到了“通货积财,富国强兵”的效果,齐国国力日益强盛。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今河南兰考)大会诸侯,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标志着齐桓公第一个成为中原诸侯的霸主。 (2)鲁国的改革: 鲁国的改革主要表现在公元前594年(宣公十五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这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鲁国实行初税亩,即履亩而税,无论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按土地面积纳税。初税亩的实施,增加了财政收入,适应和促进了新生的封建土地占有关系,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过程。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VXH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1880年7月,_________等赴彼得堡与俄国谈判,于1881年2月在彼得堡签订了中俄________,此后根据此条约签订的_________等几个边界议定书,沙俄共割占了中国斋桑湖东北、霍尔果斯河以西等地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清政府收回伊犁后,于__
()是解放战争时期西北战场的关键一次战役,是西北战局的转折点。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社会历史原因。
在大生产运动中发展起来的集体劳动互助组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性合作社,这种组织是大生产运动中发展起来的有历史意义的新事物。
《天朝田亩制度》
1834年,德意志的几个关税同盟联合组成_______,内部禁止设立关卡,实行免税贸易,缩小了国家分裂状态的消极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力量得到发展的显著标志是()。
庆历新政(武汉大学2001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历史学基础综合真题)
诸葛亮北伐的直接目的是()。
1939年8月23日,德双方签订了()和《秘密附属议定书》,划定了双方在东欧的势力范围。这一条约使德国得以进攻波兰,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
随机试题
A.厥阴头痛B.少阴吐利C.二者均是D.二者均非(2004年第105,106题)可以用吴荣萸治疗的病证是()
5岁男孩,出生后6个月开始出现唇周及肢端紫绀,胸骨左缘第3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X线示肺野缺血,心外形呈靴形。心电图示右心室肥大。股动脉血氧饱和度为0.85。
下列选项中,属于世亚行贷款项目的主要采购方式的是()。
乙级评价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中,验收记录由( )填写。
商业银行通常需要作出预先评估的声誉风险事件包括()
在中国古代官式建筑中屋顶最高规格的形式是()。
北宋的都城为( )。
通常,(40)是导致不同管理阶层之间冲突的最主要原因。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