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某住宅,承重墙下为条形基础,宽1.2m,埋深为1.0m,上部建筑物作用于基础的荷载为120kN/m,基础及基础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0kN/m3。场地土质条件:第一层为粉质黏土,层厚1.0m,重度为17.5kN/m3;第二层为淤泥质黏土,层厚15.0m,重
某住宅,承重墙下为条形基础,宽1.2m,埋深为1.0m,上部建筑物作用于基础的荷载为120kN/m,基础及基础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0kN/m3。场地土质条件:第一层为粉质黏土,层厚1.0m,重度为17.5kN/m3;第二层为淤泥质黏土,层厚15.0m,重
admin
2016-05-27
41
问题
某住宅,承重墙下为条形基础,宽1.2m,埋深为1.0m,上部建筑物作用于基础的荷载为120kN/m,基础及基础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0kN/m
3
。场地土质条件:第一层为粉质黏土,层厚1.0m,重度为17.5kN/m
3
;第二层为淤泥质黏土,层厚15.0m,重度为17.8kN/m
3
,含水量为65%,承载力特征值为45kPa;第三层为密实砂砾石层。地下水距地表为1.0m。则垫层厚度应为( )m。
选项
A、1.0
B、1.5
C、1.7
D、2.0
答案
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4.2.1条,
先假设垫层厚度为1.0m,并要求分层碾压夯实。
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值为:
z/b=1/1.2>0.5,θ取30°,则垫层底面的附加压力为:
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为:p
cz
=17.5×1.0+(17.8—10.0)×1.0=25.3kPa;
垫层底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f
az
=f
ak
+η
d
γ
m
(d—0.5)=45+1.0×
×(2.0—0.5)
=64.0kPa
p
z
+p
cz
=52.2+25.3=77.5kPa>64kPa。
以上说明设计的垫层厚度不够,再重新设计垫层厚度为1.7m,同理可得:
p
z
+p
cz
=38.9+30.8=69.7kPa<77.1 kPa。
满足设计的垫层厚度要求,故垫层厚度取1.7m。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VbM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案例(下午)题库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分类
0
专业案例(下午)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建筑法》,建筑工程分包企业应当接受()的质量管理。
图(a)所示电路中,时钟脉冲、复位信号及数据输入信号如图(b)所示,经分析可知,在第一个和第二个时钟脉冲的下降沿过后,输出Q先后等于()。附:触发器的逻辑状态表为:
二极管电路如图(a)所示,设输人电压v1(t)波形如图(b)所示,设二极管是理想的,则t=1ms,t=4ms时刻,v0(t)分别等于()。
烟气在加热炉回热装置中流动,拟用空气介质进行实验。已知空气黏度v空气=15×10-6m2/s,烟气运动黏度v烟气=60×10-6m2/s,烟气流速v烟气=4m/s,如若实际与模型长度的比尺λ1=8,则模型空气的流速应为()。
木榫接头如图所示。已知尺寸和受力情况,则接头的挤压应力和切应力分别为()。
绳子的一端绕在内滑轮上,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的物块B相连,如图所示。若物块B的运动方程为x=kt2,其中k为常数,外轮子半径为R。则轮缘上A点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两条明渠过水断面面积相等,断面形状分别为:(1)方形,边长为a;(2)矩形,底边宽为2a,水深为0.5a。它们的底坡与粗糙系数相同,则两者的均匀流流量关系式为()。
某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约定,材料价格按照市场价履约,但具体价款没有明确约定,结算时应当依据的价格是()。
地下水的浸润线是指()。
每串绝缘子的片数在满足操作过电压要求的同时,还应符合工频电压的爬电距离要求,防污设计依照审定的污秽分区和污秽标准分级及爬距要求。《线路设计规程》(DL/T5092—1999)附录B,计算公式为:式中m—每串绝缘子的片数;Um—系统最高运行电压,kV
随机试题
A.女贞子B.枸杞子C.龟甲D.鳖甲(2009年第97,98题)治疗肾虚骨痿,冈门小合,宜首选()
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请你说出我国海洋运输货物保险的基本险种及其各自的责任范围。
下列检测方法可检测抗原并能定位的是
患者,男,28岁。9月3B就诊。因咳嗽咽痒、痰中带血3天来诊。伴见咽干鼻燥,身微热,舌红少津液,苔薄黄,脉数。宜选用
气体灭火剂输送管道中,已做防腐处理的无缝钢管不宜采用()连接。
1994年3月23日,建设部以第33号令颁布了()。
教育的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单独的品德教育。
下列行为中构成故意犯罪的是:
______记录的数据在物理上不可改写。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