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儒学的发展过程。与秦代相比,汉代儒学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admin2016-07-11  51

问题 汉代儒学的发展过程。与秦代相比,汉代儒学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选项

答案 在秦代焚书坑儒的打击下,儒学一度陷入沉寂,但在汉代,儒学重新恢复了繁荣昌盛。 在汉初黄老无为之治下,儒学获得了复兴环境。叔孙通为汉朝制定礼仪,使儒家思想登上了汉朝的上层建筑,使统治者感受到了儒生、儒学的特殊作用。陆贾则从治理天下的角度出发,启示刘邦君臣儒生、儒学的重要性,使刘邦君臣由轻儒转为重儒。同时,学者们还吸收诸子思想改造儒学,以适应大一统帝国需要。 景武之际,董仲舒以儒家基本精神为指导,以公羊春秋学为基础,融合阴阳、名、法、道、墨等流派,创立了以阴阳五行为基础,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新儒学。汉武帝时期,新儒学渐渐适应统治者需要,汉武帝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被定为一尊。儒学成为官方学术,并开始经学化、政治化。 宣成时期,经学统治地位全面确立。重视宗法伦理、礼制的《谷梁春秋》经宣帝扶植而兴起,石渠阁会议通过讲论五经异同,选择了皇权与诸儒共同承认的经说,促进了经义向礼制的转化,经学与现实政治紧密结合。 西汉末期,已取得重大成就的今文经学逐渐繁琐,并逐渐谶纬化,扼制了经学的发展。此时,刘歆倡导的古文经学兴起,与今文经学相对立,并一度被立为官学。 东汉初期,今文经学、古文经学与谶纬之学三足鼎立,相互影响又相互排斥,造成了意识形态的混乱。章帝时召开白虎观会议,使诸儒共正经义,最后从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谶纬之学中选择可以确证名物制度规范的思想观点,作为超越各派的统一的经义。这些观点汇编成《白虎通》一书。 东汉中后期的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斗争依旧,但出现了融合的趋势,马融、许慎等古文经学大家都兼采今古文经学之长,为融合做出了贡献。郑玄博采众家之长,遍注群经,从而使今古文经学的界限消弭了。至于汉末,天下大乱,儒学不再适应时势需要,被暂时抛弃。 汉代儒学相较于秦代儒学,其特点主要表现如下:(1)许多儒学的理论原则转化为礼仪制度,为大一统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这些理论原则在先秦至于秦代,大部分只停留在理论阶段;(2)汉代儒学融汇了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创造出了适应大一统专制社会的需要的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3)汉代儒学较之前代更重视发展其自身政治功能,并完善了政治伦理。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VgTi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