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医学
深龋的治疗原则不包括
深龋的治疗原则不包括
admin
2020-02-04
43
问题
深龋的治疗原则不包括
选项
A、去除龋坏组织,消除感染
B、术中保护牙髓,减少对牙髓的刺激
C、正确判断牙髓状况
D、根据患牙牙髓是否充血和软龋能否去净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E、必须一次彻底去除软化牙本质
答案
E
解析
深龋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考虑患者有无明显的主观症状和洞底软龋是否能够去净。①患者的症状具有激发痛性质,但程度不严重,刺激去除后,疼痛立即消除,洞底软龋能够彻底去净。这类病例,可以双层垫底,一次完成充填治疗。②患者的主观临床症状较明显,仍为激发痛性质,程度较重。洞底软龋能彻底去净,则可先做安抚疗法,待1~2周复诊后症状消除时,再以双层垫底充填。若症状未能缓解,需冉进一步检查,考虑是否须做牙髓治疗。③患者的主观临床症状不明显,属深龋范围内应有的临床表现。但洞底软龋不能去除净。在急性龋患者,可以用间接盖髓法治疗,待3个月后,经检查牙髓活力正常,并经X线片检查,可用永久充填。若系慢性龋,应继续去除软龋,去净后,如果牙髓暴露,则需进一步做牙髓治疗,如果未穿髓,也可做间接盖髓术。3个月后再经检查,做永久充填。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VskN777K
0
第二单元
口腔执业医师
执业医师
相关试题推荐
颞下颌关节疾病中最常见的是
患者,男,56岁。因刷牙时牙龈出血1年多,全口牙松动半年余,于2006年8月9日来我院就诊。元全身系统性疾病。体检:口内卫生状况较差,口臭明显,牙龈红肿,探之出血。CI—S:3,BOP:90%,PD:4~9mm,GR:2~3mm,TM:悟松动Ⅱ度。辅助检查
患者,女,39岁。近1年来感觉牙松动,咬合无力。检查:CI-S:2,牙龈充血,牙松动I~Ⅱ度,牙周袋3~5mm,x线片示牙槽骨水平型吸收达根长1/3~1/2。该患者的牙周病史主要应通过以下哪种方式收集
患者,男,30岁。诉右上颌后牙出现反复肿痛1个月余,右颊部肿胀1周。口腔检查:右上第一磨牙残冠,叩诊(+~++),松动I度。右颊部红肿,触痛明显,有波动感。x线片示根尖阴影。诊断为牙源性颊间隙脓肿。口内切开引流时切口设计应为
全口义齿初戴时,前牙开颌的原因可能是,除了
一患者因车祸伤及颅面部,有一过性昏迷病史。急诊检查发现面中份凹陷,眶周淤血,咬合错乱,后牙早接触,前牙开颌。根据临床检查,对面骨骨折的诊断可能是
患者,女,63岁,缺失,上颌牙基本正常。活动义齿戴用1周后出现右下牙疼痛,进食时义齿翘动。检查:三臂卡,远中颌支托、三臂卡,舌支托,舌杆大连接体连接;义齿各部分密合,咬合不高;叩痛,咀嚼时义齿翘动。叩痛的原因是
患者,男,55岁。左下后牙龈肿痛3天。检查:左下第一磨牙颊侧牙龈处有局限性肿胀、隆起,扪有波动感,该牙未见龋坏,温度测验有感觉,反应与对照牙相同,颊侧近中及中央处探诊深度7mm。最可能的诊断为
患者,男,35岁。右上后牙夜痛不能眠1日。3个月来右侧下后牙冷水引起疼痛,咬物不适。近日夜痛影响睡眠,并引起右半侧头、面和耳后部痛。检查时见右侧上、下磨牙均有咬合面和邻面深龋洞,右下第三磨牙近中倾斜阻生。根据患者疼痛的性质,主患牙最可能的诊断是
固定义齿与牙体缺损修复对基牙要求的主要差别在于()
随机试题
水溶液呈弱酸性的镇静催眠药为
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规定,在下列情形中,个人独资企业应当解散的有()。
在国库集中支付账户体系中,用于财政授权支付和清算的账户是()。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下列属于古代东西方的教育的共同特征的是()
请仔细阅读下列文字材料并观察下图,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2009年兵团货物出口总额中兵团自产品出口额8.64亿美元,增长14.9%。传统大宗商品出口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6.64亿美元,下降61.9%;鞋类出口5.76亿美元,下降51.6
古典贸易理论中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中的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又称要素禀赋理论)的共同特征是()。
根据所给资料,回答问题。2011年全国批准建设用地61.2万公顷,其中转为建设用地的农用地41.05万公顷,转为建设用地的耕地25.3万公顷,同比分别增长13.5%、14.8%、8.5%。2011年国务院批准建设用地占总建设用地的比重比20
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一项要约,并在要约中写道:“若在10日内未作表示,就视为你方承诺。”10天后,乙公司未作任何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idweakjobandhousingmarkets,consumersaresavingmoreandspendinglessthantheyhaveindecades,andindustryprofessio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