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与乙因情生仇。一日黄昏。甲持锄头路过乙家院子,见甲妻正在院内与一男子说话,以为是乙举锄就打,对方重伤倒地后遂发现是乙哥哥。甲心想,打伤乙哥哥也算解恨。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10年试卷二第54题)
甲与乙因情生仇。一日黄昏。甲持锄头路过乙家院子,见甲妻正在院内与一男子说话,以为是乙举锄就打,对方重伤倒地后遂发现是乙哥哥。甲心想,打伤乙哥哥也算解恨。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10年试卷二第54题)
admin
2015-05-08
34
问题
甲与乙因情生仇。一日黄昏。甲持锄头路过乙家院子,见甲妻正在院内与一男子说话,以为是乙举锄就打,对方重伤倒地后遂发现是乙哥哥。甲心想,打伤乙哥哥也算解恨。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10年试卷二第54题)
选项
A、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
B、甲的行为属于方法错误,成立故意伤害罪
C、根据法定符合说,甲对乙成立故意伤害(未遂)罪,对乙哥哥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
D、甲的行为不存在任何认识错误,理所当然成立故意伤害罪
答案
A,B,C,D
解析
认识错误分为对象错误和打击错误。
行为人误把甲对象当作乙对象加以侵害时,就是对行为对象的认识错误。要分类掌握:
(1)如果甲对象与乙对象体现相同的法益,则行为人的罪名和罪过形态都不会改变。例如,甲欲故意伤害乙,结果伤害了乙的哥哥,仍构成故意伤害罪。
这里有两个需要掌握的理论:具体符合说与法定符合说。具体符合说认为在行为人对犯罪对象发生错误认识时,只有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具体地相一致时,才成立故意犯罪的既遂。在本例中,具体符合说就认为甲构成故意伤害乙的未遂和过失致伤乙的哥哥的想象竞合,结果以故意伤害罪(未遂)和过失致人重伤择一重罪论处。法定符合说则认为在行为人对犯罪对象发生错误认识时,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和实际发生的事实虽非具体的一致,但这部分不一致,只要不改变构成要件的内容,就不影响既遂状态的形成。即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只要在犯罪构成范围内是一致的,就成立故意的既遂犯。法定符合说的理由在于法律保护的是所有人的生命、健康而不是具体某个人的生命、健康,所以杀害、伤害哪个人都是杀人、故意伤害。在本例中,法定符合说就认为行为人仍然构成故意伤害(重伤)罪。
显然,法定符合说的结论更合理,也更符合人们朴素的法观念。法定符合说也是目前的通说。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对象错误,现在的法定符合说和具体符合说的观点完全相同。
(2)如果甲对象与乙对象体现不同的法益,则行为人的罪名和罪过形态就会不同。例如误把大熊猫当人加以杀害,构成故意杀人未遂;误把人当大熊猫加以杀害,不成立故意杀人罪,如果行为人有过失则成立过失犯罪。
所以,本题中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由于乙和乙的哥哥体现相同的法益,所以甲仍然构成故意伤害罪既遂。选项C是具体符合说的观点。
打击错误也称方法错误或行为差误。是指由于行为本身的差误,导致行为人所欲攻击的对象与实际受害的对象不一致。例如,行为人本欲枪杀甲,却因没有瞄准而杀死了甲旁边的乙,或者本欲枪杀甲,却杀死了甲旁边的珍贵宠物。
(1)打击错误和其他认识错误不同在于:行为人对犯罪对象、手段等并没有发生错误认识,只是在打击时,发生了误差,导致打击错了;其他认识错误则是确实发生了认识错误,如把大米当弹药偷来,行为人并不是同时看到了大米和弹药,但由于误差偷错了,而是只看到了大米,以为其是弹药而偷的。
所以,甲这种行为不是打击错误,因为他是认错人了而不是没有瞄准。
(2)打击错误可以分为两种: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和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虽然不一致,但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的范围,因而也被称为同一犯罪构成内的错误。例如,甲要杀丙却杀死了丙旁边的丁,乙要打死丙养的狗,却打死了丙养的猫。
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认识的事实与现实所发生的事实,分别属于不同的犯罪构成,因而也被称为不同犯罪构成间的错误。例如,甲要杀丙,却杀死了丙的宠物。
对于属于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的打击错误,目前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的通说也采用前述的“法定符合说”。即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虽然和实际发生的事实不一致,但这种不一致只要不超出原构成要件的内容,就不影响既遂状态的形成。例如,行为人本欲杀甲,却因为没有瞄准而杀了乙,由于故意杀乙并没有超出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因此行为人仍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如果行为人发生的打击错误属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同样不能仅根据行为人的故意内容或仅根据行为的客观事实认定犯罪,而应在故意内容与客观行为相统一的范围内认定犯罪。例如行为人本欲杀甲,却失手打死了甲的珍贵宠物,甲安然无恙。由于甲和甲的宠物体现不同的犯罪构成,因此不能因为宠物死了,就定故意毁坏财物罪(既遂),而应该定故意杀人罪(未遂)。
陷阱点拨:对于认识错误,可以简单记为:本来不想犯罪,因为认识错误,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有过失定过失,无过失定意外事件。本来就想犯罪,因为认识错误而未能完成犯罪的,如果:(1)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的。则仍定原来犯罪的既遂。例如杀错人的,仍为既遂。(2)超出了同一犯罪构成的,定犯罪预备或者未遂。例如想杀人,却错杀了大熊猫的,定故意杀人未遂。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WHN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市城市规划局批准建设的居住小区整体结构设计违反了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给原告甲村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但是房屋及其配套设施等已经建成交付使用。撤销批准建设的具体行政行为将会给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失,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下列哪一项属于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共同犯罪的主犯?()
下列不属于犯罪未遂的是:()
以下哪种行为属于抢劫罪的法定加重情形,应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法律的实施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包括守法、执法、司法等环节。下列关于法律实施的哪一选项不正确?()
张某经营一家娱乐公司,欲与服务员陈某发生性关系遭拒绝,遂强行奸淫了陈某。后为了招揽顾客,组织女服务员卖淫,并雇用李某管理她们。“嫖客”王某遭陈某拒绝,让李某教训一下她。陈某在李某和王某的暴力威胁下与王某发生了性关系。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下列选项中,可以适用属地原则确立我国刑法对案件有适用效力的有:()
A国公民维特在其搭乘的一架B国民航客机飞越公海上空时劫持了该飞机。该机飞经C国领空,最终在D国迫降,维特被D国警察逮捕。根据关于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的三个公约的规定,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甲是A国派驻C国的参赞,乙是B国派驻C国的领事。根据《维也纳外交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对于甲、乙在任职期间的下列行为,哪些判断不正确?()
随机试题
一种道德行为多次重复出现,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即为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按代谢障碍分为如下4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容易导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药物是
项目型组织结构的缺点是()。
个人质押贷款贷后检查中,借款人基本情况检查内容包括()等。
细胞是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006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比去年增加()2006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低于100亿元的省(市)的平均支出为()
关于古代思想家及其言论,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说,“今天白天晴间多云,最高温度25摄氏度”。这里的“今天白天”所指时间段是:
Weusebothwordsandgesturestoexpressourfeelings,buttheproblemisthatthesewordsandgesturescanbeunderstoodindi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