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7世纪,英国化学家波义耳(1627—1691年)做了一个关于气体体积的有趣实验。波义耳做了一根U型的细玻璃杯,封死了短的一头,从开13的一头倒进一些水银。水银顺玻璃管流下去,但是不能升到短的一头,因为玻璃管里的空气被堵在一头了。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7世纪,英国化学家波义耳(1627—1691年)做了一个关于气体体积的有趣实验。波义耳做了一根U型的细玻璃杯,封死了短的一头,从开13的一头倒进一些水银。水银顺玻璃管流下去,但是不能升到短的一头,因为玻璃管里的空气被堵在一头了。
admin
2016-01-29
73
问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7世纪,英国化学家波义耳(1627—1691年)做了一个关于气体体积的有趣实验。波义耳做了一根U型的细玻璃杯,封死了短的一头,从开13的一头倒进一些水银。水银顺玻璃管流下去,但是不能升到短的一头,因为玻璃管里的空气被堵在一头了。
当时已经知道,一个大气压力相当于水银柱高76厘米。当水银在弯管中端平衡的时候,记下了被堵在玻璃管里的空气的柱高为ab。这就是一个大气压的体积。然后,波义耳又往管里倒更多水银,使管底的空气承受的压力加大。他发现,压力不断加大,空气柱高ab不断缩小,这说明空气压力受到了压力,体积会小。
这种变化有规律吗?波义耳的实验表明:在一个大气压的一个体积的空气,受到了两个大气压,体积就会被压缩为二分之一;受到三个大气压,体积就会被压缩为三分之一……
在波义耳的那个时代,实验的设备还很简陋,没法提供更高的大气压。波义耳把他的实验结果,归纳为一个公式: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与它所承受的压力成反比。这就是他在1662年提出的波义耳定律。这个定律和计算公式,我们常常要用到,就是:PV=K。P代表压强,V代表体积,K是个常数,由气体的质量多少决定。
这样说来,波义耳定律似乎是一条绝对的真理了,事实果真如此吗?
到了19世纪,科学技术大大向前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存在各种各样的气体,空气不能再作为一切气体的代表。由于科学家实验的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进,科学实验测定的结果也越来越精确。有一位名叫雷尼奥的法国物理学家,对不同的气体施以不同的压力,对波义耳定律进行检验,并且做了十分精确的测定。结果,他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气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遵守
波义耳定律的。比如,二氧化碳,在通常的室温下,给它施加60个大气压的压力,它就变成了无色液体,不再是气体了。又如氮,在一个大气压下1000升的氮,按照波义耳定律,在1000个大气压下,应该被压缩为1升,然而实际是2升,比按计算出来的数字要大1倍。
在这种情况下,波义耳定律几乎要被推翻了,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看待波义耳定律?它到底是真理还是谬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做了这样的回答:“雷尼奥发现,这一定律不适合于某些情况。……雷尼奥是科学家,没有玩弄这样的儿戏,而是继续研究,并发现波义耳定律只是近似地正确,特别是对于可以因压力而液化的气体,当压力接近液化开始的那一点时,波义耳定律就失去了效力。所以波义耳定律只在一定的范围内才是正确的。但是这个范围内,它是不是绝对地最终地正确的呢?没有一个物理学家会断定说是。他将说:这一定律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的范围内,对一定的气体是有效的;而且即使在这种更加狭窄的范围内,他也不会排除这样的可能性,即通过未来的研究对它作更加严格的限制,或者改变它的表述方式。可见,关于最后的终极的真理,例如在物理学上,情况就是这样的。”
雷尼奥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对波义耳定律作了补充,并且把适合于波义耳定律的气体叫做“理想气体”。1873年,一位名叫范·德·瓦尔斯的荷兰物理学家进一步发现,自然界中并没有这种“理想气体”,各种不同的气体在受到不同压力的时候,体积的变化并不完全一样,波义耳定律只是近似地正确。他对波义耳定律又提出了一个补充公式,就是在运用波义耳定律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气体,在压力上加一个改正值,在体积上减一个改正值。这就是瓦尔斯方程,比波义耳定律完善多了。
那么,瓦尔斯方程式是不是尽善尽美了呢?也不是,因为这个方程式中的两种改正值,都必须用实验的方法才能求得。所以,它还是一个经验方程,如果一种气体没有经过实验测定,就无法运用这个方程来修正,它只是比波义耳定律更加反映客观真理。
——摘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2007年7月第1版
波义耳定律在1662年被提出,到19世纪雷尼奥对他提出异议并加以补充,到1873年瓦尔斯又对波义耳定律提出了一个补充方程,但此方程并非尽善尽美,还须继续完善。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如何理解真理的辩证本性?
选项
答案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第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 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不可分的,没有离开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也没有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是这样由相对到绝对不断发展和转化的过程。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相一致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WQs4777K
0
考研政治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公民实现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足
毛泽东指出:“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请回答: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出现了哪些新面貌?
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有
中共三大就国共合作的方针和方法做出正式决定,确定的合作形成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
材料1大革命失败后。在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同时。党内开始滋长一种“左”的急躁情绪。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
材料中国革命“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的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领城市后夺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结合材料回答问题: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与意义。
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权和资本主义国家强调的人权是两回事,我们的人权
随机试题
奥运会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请结合这一格言,自拟题目。要求:A.自定立意,可写成记叙文、议论文。B.不少于800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小儿腹泻脱水,在脱水纠正后出现抽搐,最常见的原因是
印制规范包括()要求。
根据《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具有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培训时间最少应为()。
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组成部分的有()。
Whathealthproblemsdomanyelderlyhave?MaggieKuhntravelsacrosstheUnitedStatesinorderto______elders.
A、 B、 C、 D、 D
A、Yellow.B、Green.C、White.A本题询问丽莉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女士说:TheblueoneisLucy’s,andtheyellowoneisLily’s.可知答案为[A]Yellow。
MESOLITHICCOMPLEXITYINSCANDINAVIA(1)TheEuropeanMesolithic(roughlytheperiodfrom8000B.C.to2700B.C.)testifiest
A、Hefounditmoreprofitable.B、Hewantedtobehisownboss.C、Hedidn’twanttostartfromscratch.D、Hedidn’twanttobein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