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admin
2017-03-24
92
问题
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选项
答案
(1)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彻底打破了数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促使世界历史从一个欧洲列强主宰的旧时代,逐步过渡到一个两极结构的新时代。“二战”沉重打击了旧欧洲,德国因战败而退出争霸舞台,英法被严重削弱,整个欧洲分裂为东西两部分,长期分别处于美、苏两大国控制之下。美、苏两国逐渐主宰了世界,形成了美、苏在欧洲乃至全球对峙的局面。 (2)战后世界从两极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形成这种政治格局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因素包括: ①美国在侵略朝鲜、越南战争中先后遭到失败,打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②“二战”后,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使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迅速崩溃。第三世界崛起,中国的强大,促进了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③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和日、德两个经济大国的迅速崛起,直接威胁到两个超级大国的经济霸权和国际地位。 ④“二战”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逐渐发展为吗美、苏两国的争霸,结果削弱了两国的经济力量,至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各国发生剧变。旧的世界格局宣布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多极化在加速发展。 (3)90年代初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呈现出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美国经济实力相对衰弱,日本、西欧各国经济力量的上升,俄罗斯的军事和工业基础,中国不可忽视的经济发展速度,都具备成为多极中的一极的潜力。因此,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和平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两极格局结束,使过去东西方矛盾掩盖下的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加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经常以“政治民主化”和“人权”问题,向第三世界国家施压,局部战争不断。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WXH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1880年7月,_________等赴彼得堡与俄国谈判,于1881年2月在彼得堡签订了中俄________,此后根据此条约签订的_________等几个边界议定书,沙俄共割占了中国斋桑湖东北、霍尔果斯河以西等地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清政府收回伊犁后,于__
1927年,中国人民经过英勇斗争,收回了_______、________两地英租界,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巨大胜利。
唐代边疆的少数民族中,_______曾两次派兵帮助唐朝平定安史叛乱。唐与吐蕃在_______建立了唐蕃会盟碑。唐朝封_______为渤海郡王。
明朝政府派出镇压农民军,对农民军实行剿抚兼施、以抚为主的政策的官员是()。
以下不属于明末农民大起义的意义的是()。
分析近代两次中日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和国际地位的影响。
法国路易十四登位之初,母后安娜摄政。贵族们以孔代亲王为首抓住这个时机发动叛乱,在各地与王军作战。这次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_______。
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
就“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原因、内容及效果进行比较。
下列属于诸葛亮治蜀措施的是()。①“整肃史治、严明赏罚”②推行九品官人法③大力开展屯田④修竣都江堰、积极发展农业⑤征服山越⑥平定南中八郡
随机试题
A、血液中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增高B、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大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空腔脏器损伤早期可有
以下哪个药物含有α-羟基酮结构,与碱性酒石酸铜作用生成氧化亚铜橙红色沉淀
具有抗心律失常、抗高血压及抗心绞痛作用的药物是
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称为从治又称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如图所示,外伸梁的最大弯矩为()。
列关于风景名胜区的表述,正确的有()
国民经济的财政负担率是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精髓是()。
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