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2007年春节期间,某市居民陈某在乘坐火车时给其外孙女带了一些烟花,陈某认为自己只是带了很少的一部分烟花,不会产生什么危害。但是在火车上听到关于携带危险晶的危害后,主动向火车乘务员报告,及时处理了这些烟花。随后列车长以陈某违反国家关于火车上禁止携带易燃易爆
2007年春节期间,某市居民陈某在乘坐火车时给其外孙女带了一些烟花,陈某认为自己只是带了很少的一部分烟花,不会产生什么危害。但是在火车上听到关于携带危险晶的危害后,主动向火车乘务员报告,及时处理了这些烟花。随后列车长以陈某违反国家关于火车上禁止携带易燃易爆
admin
2012-12-22
40
问题
2007年春节期间,某市居民陈某在乘坐火车时给其外孙女带了一些烟花,陈某认为自己只是带了很少的一部分烟花,不会产生什么危害。但是在火车上听到关于携带危险晶的危害后,主动向火车乘务员报告,及时处理了这些烟花。随后列车长以陈某违反国家关于火车上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的规定,决定对其进行处罚。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选项
A、对陈某的处罚应当从轻或者减轻
B、若列车长在处罚之前没有听取陈某的申辩,但是仅仅给予警告,则陈某不能提起行政诉讼或者申请行政复议
C、若陈某提出行政复议,复议的被申请人是该乘务组所在车务段
D、若列车长在处罚之前没有听取陈某的申辩,该处罚行为无效
答案
1,8
解析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27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1)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2)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3)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4)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选项A属于第(1)项规定正确,选项B错误。根据《行政处罚法》第6条第1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选项c错误。该车乘务组所属的车辆段并不能作为行政主体,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应当是运营该趟列车的铁路分局。国家铁路运输企业行使法律、法规赋予的行政管理权,只有铁路分局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对其行为不服,可以提起行政复议。选项D正确。参见《行政处罚法》第3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Wcx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被取保候审人高某在取保候审期间涉嫌重新犯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关于保证金的处理,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某甲因交通肇事罪被起诉到法院,被害人乙、丙、丁同时对甲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本案进入二审程序,人民法院对下列情形的处理正确的是:
黄某犯抢劫罪、故意杀人罪两罪都被判处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在对该案进行复核时发现原审法院对抢劫罪的判决违反法定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故意杀人罪的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诉讼程序合法,此时最高人民法院应当:
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
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发现省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和省政府所在地人民政府制定规章不一致时,应:()。
下列有关案件中,证明责任分担正确的是:()。
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某甲提起公诉。经法庭审理,法院认定,某甲的行为属于刑法规定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已有并拒不退还”的侵占行为。对于本案,检察院拒不撤回起诉时,法院的哪种处理方法是正确的?
在一起受贿案件的侦查过程中,侦查人员获悉,犯罪嫌疑人接受财物时,他家的保姆赵某曾经在场,遂决定对赵某进行调查。本案中,办案机关的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被害人王某在刑事诉讼中由于不了解相关规定,而没有向被告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司法机关处理中正确的是:
庞某将窦某打成重伤,且在被逮捕后供述其曾将王某、李某、胡某等人打成重伤的事实。庞因犯故意伤害罪被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决后,庞某没有上诉,检察机关也没有抗诉。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复核该案时认为,—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
随机试题
英语“children’sbooks”中具有下列语法范畴中的()
腹主动脉瘤声像表现,错误的是
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可激动受体,也可阻断受体,取决于()。
地图语言不包括()。
高层建筑的生活污水塑料管道,水平敷设的坡度要求有()。[2009年真题]
2006年6月,粱某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入狱服刑4年,2011年11月,因虚开普通发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下列有关梁某的刑罚适用及执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战略风险不来自()。
存续期为120天的国库券,面值100元,价格为99元,则该国库券持有到期的年投资收益率为()(年天数以365天计算)。
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又难以自然降解,于是形成环境污染的现象。由此可以推出( )。
Thedevelopmentofrapidtransitraillinesincitiesshouldparallellocaleconomicdevelopmentandblindconstructionofsuch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