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简述邹韬奋的六刊一报。(复旦大学2011年研)
简述邹韬奋的六刊一报。(复旦大学2011年研)
admin
2021-11-30
54
问题
简述邹韬奋的六刊一报。(复旦大学2011年研)
选项
答案
邹韬奋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邹韬奋的报刊活动包括以下六刊一报: (1)主编《生活》周刊。 1926年10月邹韬奋接任《生活》周刊主编,由此开始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生活》周刊初期只印1000多份,大多数是分赠职教社社员。邹韬奋接任主编后新辟“信箱”专栏,不断充实内容,革新版面,后又开辟“小言论”专栏,1928年发行量达40000份。1932年1月9日,他宣布《生活》周刊“最近已成为新闻评述性质的周报”。淞沪抗战爆发的第二天,《生活》周刊出了两期“紧急号外”。1月30日,又出版“临时紧急特刊”,发表《痛告全国同胞书》。1933年12月,国民党政府下令查封《生活》周刊。 从1933年7月至1935年8月,邹韬奋游历和考察意大利、英国、瑞士、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苏联和美国,写出30多万字的国外通讯,在《生活》周刊和《新生》周刊上发表,后汇集成《萍踪寄语》。 (2)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 1935年11月16日,《大众生活》在上海创刊,邹韬奋在其创刊号上发表《我们的灯塔》一文,提出以“力求民族解放的实现,封建残余的铲除,个人主义的克服”为三大目标。北平传来“一二.九”运动的消息,他不仅在刊物上立即支持学生的正义运动,还寄了儿千份《大众生活》给北平市学联。宣传抗日救亡,1936年2月被国民党当局查封。 (3)在香港创办《生活日报》。 1936年3月初,邹韬奋被迫出走香港。6月7日,他主办的《生活日报》在香港创刊,这是他一生中主编的唯一一张日报。他在发刊词中宣布:“本报的两大目的是努力促进民族解放,积极推广大众文化,这也是从民众的立场,反映全国民众在现阶段内最迫切的要求。” (4)在香港创办《生活日报星期增刊》。 邹韬奋流亡到香港后,又创办《生活日报星期增刊》(后改名为《生活日报周刊》),其后又将《生活日报周刊》移到上海出版,改名为《生活星期刊》,继续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把重点放在批评关门主义、宗派主义倾向上。1936年11月22日,邹韬奋与救国会领导人沈钧儒、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章乃器、王造时一同被捕入狱,史称“七君子”事件。《生活星期刊》也在12月被国民党查封。 (5)在上海创办《抗战》。 1937年7月,韬奋出狱,8月又在上海创办《抗战》3日刊(由于租界当局无理干涉,后改为《抵抗》),系统报道和分析国内外形势,反映群众的抗日要求。1937年11月,上海沦陷,《抵抗》恢复原名《抗战》之后移到武汉出版。 (6)在汉口出版《全民抗战》。 1938年7月,邹韬奋创办的《抗战》和李公朴办的《全民》周刊合并,改名为《全民抗战》,在汉口出版,邹韬奋主编。该刊最高销量30万份。1941年2月,《全民抗战》被当局查封,邹韬奋第3次流亡来到香港。 (7)香港版的《大众生活》。 再度流亡香港以后,邹韬奋于1941年5月17日在香港复刊《大众生活》,大大加强了在港的抗战宣传力量。十二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军队占领香港,《大众生活》只得停刊。此后邹韬奋再也没有办报刊的机会。邹韬奋和许多居港进步文化人士,在中共南方局领导下的东江纵队的掩护下,安全撤离。 总之,邹韬奋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主办过7个报刊,他既担任主编,又是主要作者,还要管经营,积累了丰富的报刊工作经验。他还提出许多卓有见地的办报主张,特别是主编《生活》的一系列论述,构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报刊思想。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Wjh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一个音位就是一个语音类型,这是因为同一音位中发音的细微差别在交际中并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长沙话属于()方言区,重庆话属于()方言区。
李四光1937年写成了名著《冰期之庐山》,对中国第四纪地质历史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篇章。
和英语对比,举例说明汉语语素的特点。
厦门话属于()。
“经常读英语”这个结构的直接成分是什么?说明你划分的根据。(北京大学考研试题)
如何理解“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这段话的含义?
用国际音标拼写下列词语的普通话读音。(北京师范大学考研试题)1.眩晕2.确凿3.棉花4.蛋黄儿5.勒死
_______________指的是对人类语言的语法共性的研究,其意义在于发现人类语言中共有的语法机制。
印度河文明、()、古埃及文明和古中国文明并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最辉煌的“四大文明”。(南京大学2010)
随机试题
经济法以社会利益和社会责任为最高准则,立足社会整体,以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为重。这体现的是经济法的()本质。
A.休克B.腹膜炎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单纯肠梗阻可表现为
给水系统无水箱(罐)时,水泵的扬程应满足(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三礼”即《周礼》、《仪礼》和《礼记》,是中国古代有关政治制度和礼仪制度的三部儒家经典。()
定义:①改变是指事物发生了显著的差别。②量变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数量上的增减变化。③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典型例证:(1)一直是好学生的小李却跟同桌打架了(2)一直扎着马尾辫的小英居然剪了个
公文语言的要求不包括()。
《洛桑条约》
通过文本框的()属性可以获得当前插入点所在的位置。
AgriculturalexpertshavelaunchedalandandwatermanagementprojectintheMiddleEast.Theprojectseekstoincreasefood【B1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