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11世纪至16世纪教权俗权关系

admin2016-07-11  60

问题 试述11世纪至16世纪教权俗权关系

选项

答案 中世纪西欧经历了封建化和基督教化的过程,早期皇权一度占有优势,教会曾是帝国政权的一个支柱,但随着11世纪教权意识的觉醒以及克吕尼教派发起的克吕尼运动,世俗王权和教会展开了长期斗争,深刻影响了中世纪西欧政治格局与社会结构。其中从11世纪到16世纪教权俗权争夺的代表性事件有: 卡诺莎事件: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因主教职权与德皇亨利四世产生矛盾,教皇下诏开除亨利教籍,废其帝位,解除其臣民的效忠誓约,煽动德意志大封建主反对皇帝,亨利迫于形势不得不向教皇求免,1077年到意大利教皇居住的卡诺莎城堡赤足冒雪哀求三天才得以晋见,教皇同意恢复亨利的教籍与皇位。此事显示了教权的强大。 《沃尔姆斯宗教协定》:12世纪,教皇与德皇暂时达成妥协,订立有利于教皇的《沃尔姆斯宗教协定》,规定德意志主教一律依照教会法选举,皇帝或者其代表出席选举会议,新主教由皇帝授予象征世俗权力的权节,由教皇或其他高级神职人员授予象征宗教权力的牧杖或指环。皇帝的神职授予权大为减弱。 13世纪时,教皇英诺森三世迫使英王约翰称臣纳贡,干预德国皇位继承,此时教皇权势达到顶点。 14世纪,法王腓力四世禁止法国教会和诸侯向教皇纳贡,并囚禁教皇,教廷从罗马迁至阿维农,史称阿维农之囚。教会势力受到王权的强力压制。 此后,英法王权不断加强,民族国家初现雏形。英国都铎王朝通过《至尊法案》确立了国王对教会的绝对领导地位。法王法兰西斯一世亦同罗马教会签订《波伦亚条约》获得任命高级教职和向神职界征税的权力。与此相反,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德国依旧受罗马教廷压榨。德国教士马丁.路德在诸侯的支持下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痛斥教皇出卖赎罪券的做法并提出信仰圣经即可得救。在瑞士,加尔文也创立加尔文教并进行改革。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虽然罗马教会也进行反宗教改革,例如创立耶稣会,但亦无力回天,教会势力进一步衰落。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WrTi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