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牢固树立法治思维.是提高依法办事能力的前提。树立法治思维,养成运用法治思维的习惯.首先应掌握法治思维的主要内涵。法治思维是指遵循法治理念,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逻辑,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牢固树立法治思维.是提高依法办事能力的前提。树立法治思维,养成运用法治思维的习惯.首先应掌握法治思维的主要内涵。法治思维是指遵循法治理念,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逻辑,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
admin
2017-02-28
51
问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牢固树立法治思维.是提高依法办事能力的前提。树立法治思维,养成运用法治思维的习惯.首先应掌握法治思维的主要内涵。法治思维是指遵循法治理念,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逻辑,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并形成结论、决定的思想认识活动和过程。
法治思维的养成取决于人们是否有法治认同之心,具有养成法治思维的自觉性;是否了解掌握法律规定和原则、法治原理和精神,具有相应的法治素养;是否有尊崇法治之内心,具有坚定的法治信仰。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5年3月27日)
材料2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卢梭曾经说过,“规章只不过是穹隆顶上的拱梁,而唯有慢慢诞生的风尚才最后构成那个穹隆顶上的不可动摇的拱心石”。管用而有效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摘编自人民网(2015年3月16日)
结合材料,分析如何使法律“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选项
答案
使法律“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就是在全民心中树立和尊重法律权威。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因此.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信仰法律;二是遵守法律;三是服从法律;四是维护法律。此外,使法律“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还需要加强普法宣传.增强全社会的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解析
本题考查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如何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本题以“法治思维”为主题。材料1分析了社会主义法治思维的内涵.以及养成法治思维所需的基本元素。材料2主要说明法律权威的重要性,尤其是通过卢梭的形象比喻.说明人们内心的真诚信仰和拥护对于树立法律权威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第一问考查考生对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的掌握.考生应结合自身理解与所学知识进行阐述。第二问考查如何使法律“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即社会主义法律如何拥有法律权威的问题,考生首先要分析法律权威的来源,然后据此再分析如何尊重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Wro4777K
0
考研政治
相关试题推荐
2013年6月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教育实践活动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为总要求。
日军在中国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是()。
当今全球关注的最主要的一些社会问题是()。
下列哪一说法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所强调的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两方资本主义国家提出和实施了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政策,但不可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根本原因是()。
下列观点违背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的有()。
我国在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采取的方针是()。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解决吃饭问题,我国将“北大荒”开垦成“北大仓”。今天,为了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我国抓住当前粮食等农产品相对充裕的有利时机,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草)。我国农业生产的这一变化表明()。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归根结底是因为它()。
大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是
随机试题
论述企业定价的导向。
患者男,30岁。以“反复上腹隐痛2年,晕厥半小时”为主诉。患者2年前出现上腹部隐痛,伴饱胀感,反酸、胃灼热。半小时前突然自觉上腹部疼痛缓解,但出现头晕、乏力,有便意,排黄色软便,起身时突然晕倒在地,并出现面色苍白、周身冷汗,无大小便失禁,神志很快转清。既往
颈椎病病人出现枕下肌痛及同侧头皮感觉异常,与临床关系较大的是哪个神经受刺激?()
下列情形构成表见代理的有()。
重力式码头胸墙混凝土直接在填料上浇筑时,应在()浇筑。
关于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以下说法正确的有()。Ⅰ.20世纪初在证券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公司股票和公司债券Ⅱ.美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是纽约证券交易所Ⅲ.证券化率的提高是证券市场加速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Ⅳ.美国证券市场是从买卖政府债券开始的
下列关于个人贷款借款合同的签订,表述错误的有()。
()是贷款价格的主体。
A.Soundslikeanidealapproach.B.Whatstylewilltheadsuse?C.They’llhavesomeproposalsreadybytheendoftheweek.D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輗、軏”是指()。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