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1~10:某非寒冷和非严寒地区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室外楼梯,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楼梯梁、柱及楼梯板的纵向受力钢筋均采用HBB335级钢筋,柱箍筋及楼梯板分布钢筋均采用 HPB235级钢筋。楼梯的结构平面图与剖面图如图4-1所示。 楼梯梁TL-1及
1~10:某非寒冷和非严寒地区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室外楼梯,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楼梯梁、柱及楼梯板的纵向受力钢筋均采用HBB335级钢筋,柱箍筋及楼梯板分布钢筋均采用 HPB235级钢筋。楼梯的结构平面图与剖面图如图4-1所示。 楼梯梁TL-1及
admin
2018-01-22
25
问题
1~10:某非寒冷和非严寒地区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室外楼梯,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楼梯梁、柱及楼梯板的纵向受力钢筋均采用HBB335级钢筋,柱箍筋及楼梯板分布钢筋均采用 HPB235级钢筋。楼梯的结构平面图与剖面图如图4-1所示。
楼梯梁TL-1及楼梯柱TZ-1的计算简图如图4-3所示。楼梯梁截面b×h=300mm×350mm,a
s
=
=40mm,ξ
b
=0.55;当进行抗弯设计时,所需的梁顶纵向受拉钢筋为3
18(A
s
=763mm
2
)。试问,当不考虑梁底配置的纵向受压钢筋作用时,TL-1支座处的受弯承载力设计值M(kN.m),与以下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选项
A、64.8
B、76.3
C、78.3
D、87.6
答案
A
解析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7.2.1条,当不考虑受压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时,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x=f
y
A
s
/
=300×763/(1.0×14.3×300)=53.4mm<ξ
b
h
o
=0.55×310=170.5mm
受弯承载力设计值:
M=f
y
A
s
(h
o
-x/2)=300×763×(310
-5
3.4/2)×10
6
=64.8k.m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Wyi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考试(上午)题库二级结构工程师分类
0
专业考试(上午)
二级结构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系统,绳DE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kN,则力P所能施加的最大值为:
如图所示,折射率为n2、厚度为e的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1和n3,已知n1<n2<n3。若用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1)和(2)的光程差是:
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如图所示,在运算放大器线性工作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运算关系是:
如图所示,用毕托管测量油的流速,已知油的重度γ1=7.84kN/m3,水银的重度γ2=133.28kN/m3,h=0.1m,测点流速为:
在连接件挤压实用计算的强度条件中,Abs是指连接件的:
图示质量为m的三角形物块,其倾斜角为θ,可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运动。质量为m的矩形物块又沿斜面运动。两块间也是光滑的。该系统的动力学特征(动量、动量矩、机械能)有守恒情形的数量为:
图示平面桁架的尺寸与荷载均已知。其中,杆1的内力FS1为:
悬臂梁AB由两根相同的矩形截面胶合而成。若胶合面全部开裂,假设开裂后两杆的弯曲变形相同,接触面之间无摩擦力,则开裂后的梁的最大挠度是原来的:
图示矩形截面对z1轴的惯性矩Iz1为:
一束自然光垂直穿过两个偏振片,两个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成45°角。已知通过此两偏振片后的光强为I,则入射至第二个偏振片的线偏振光强度为:
随机试题
简述抽油机井间歇工作制度的原则。
管理者履行管理职能时根据的目标是()
NH3生成尿素的机制是
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监督检查部门是
某填方高度为8m的公路路基垂直通过一作废的混凝土预制场,如图5—1所示,在地面高程原建有30个钢筋混凝土地梁,梁下有53m深的灌注桩,为了避免路面的不均匀沉降,在地梁上铺设聚苯乙烯(泡沫)板块(EPS)。路基填土重度为18.4kN/m3,据计算,地基土在8
一重力大小为W=60kN的物块自由放置在倾角为α=30°的斜面上,如图所示,若物块与斜面间的静摩擦系数为f=0.4,则该物块的状态为:
属于职业道德的特殊规范的是()。
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社会的历史一样久远,不同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规定了战争的动力和内容也规定了战争的形式与规模。当20世纪初社会生产力和资本的规模已遍布全球,资本主义列强已结成覆盖全球的利益关系网时,他们之间的竞争与争夺就必然会影响到全球,而为争夺霸权所引发的战争
甲、乙、丙、丁、戊、己是一个家族的兄弟姐妹,已知:甲是男孩,有3个姐姐;乙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丙是女孩,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丁的年龄在所有人当中是最大的;戊是女孩,但是她没有妹妹;己既没有弟弟也没有妹妹。从上述叙述中,可以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逃人法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