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在一起借贷纠纷中,原告提出一张有被告署名的借条,声称被告欠了他5000元未还。被告向法院提供了一张有原告署名的收条,称所借的5000元已经还了,原告手中之所以还有借条,是因为被告还钱时原告声称借条丢了,对被告隐瞒了借条仍存在的事实。根据民事诉讼证据理论,本
在一起借贷纠纷中,原告提出一张有被告署名的借条,声称被告欠了他5000元未还。被告向法院提供了一张有原告署名的收条,称所借的5000元已经还了,原告手中之所以还有借条,是因为被告还钱时原告声称借条丢了,对被告隐瞒了借条仍存在的事实。根据民事诉讼证据理论,本
admin
2021-12-19
46
问题
在一起借贷纠纷中,原告提出一张有被告署名的借条,声称被告欠了他5000元未还。被告向法院提供了一张有原告署名的收条,称所借的5000元已经还了,原告手中之所以还有借条,是因为被告还钱时原告声称借条丢了,对被告隐瞒了借条仍存在的事实。根据民事诉讼证据理论,本案中,( )
选项
A、原告提供的借条是本证,被告提供的收条是反证
B、原告提供的借条是反证,被告提供的收条是本证
C、原告提供的借条与被告提供的收条都是本证
D、原告提供的借条与被告提供的收条都是反证
答案
4
解析
依据证据与证明责任的关系可以将证据分为本证与反证。本证是指能够证明负有证明责任的一方当事人所主张事实的证据,反证是指能否定负证明责任一方当事人所主张事实的证据。本案中原告提供的借条与被告提供的收条分别证明了各自的主张,均属于本证。故C为正确选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WzT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制度的以下判断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市的甲厂将货物托运给B市的乙厂,与铁路运输部门办理了货物运输手续。现设甲与乙的合同发生了变化.甲拟向承运人提出变更运输合同。在铁路部门将货物交付乙厂之前,甲可以提出哪些变更合同的请求?()
甲与乙系五、六楼邻居关系。甲于1997年购买此房。人住后,甲在五楼通往六楼的楼梯上安装铁栅栏门。铁栅栏门外又安装了铝合金门,并用胶合板将楼梯扶手上的空间封堵。2004年5月,乙住进六楼。2007年5月。乙认为甲严重造成了自己出入及搬运东西的不便,于是向法院
甲公司向乙银行借款三亿元用于扩大生产,后甲公司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无法偿还银行借款。乙银行经调查得知。甲公司尚拥有对其子公司一亿元的到期债权,但一直未主张;在甲公司出现无力偿还之虞,甲公司将自己拥有的全部生产资料、设备和成品以低价转让给了丙公司。对此,以下说法
关于债的履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甲公司为其生产的牛奶申请注册了“雨露”商标,但在使用商标时没有在商标标识上加注“注册商标”字样或者注册标记。下列哪一行为未侵犯甲公司的商标权?()
刘某与郑某结婚后,因生活困难出外打工,在打工期间,刘某认识王某,两人情投意合,共同到王某户籍所在地办理了结婚登记。郑某得知情况后,欲申请宣告刘某与王某的婚姻无效。请问,下列主体中。有权提出申请的人包括:()
以下人员中,谁可以担任仲裁员?()
某甲因涉嫌诈骗罪被D县公安机关依法拘传讯问。自被拘传之日起,下列哪项不属于某甲在侦查阶段可以享受的诉讼权利?( )
随机试题
公文校对有哪两种方法?校对公文必须注意什么?
鼻中隔前下部的黏膜区称
支架熔模厚0.3mm,铸道直径4mm,铸道长6mm。有两根铸道,上述哪项会影响铸件的成功
零售包装,护肤用凡士林
甲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的有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2016年度销售收入净额为1000万元,销售净利率为10%,期初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240万元,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160万元;(2)甲公司2016年年初负债总额为800万元,权益乘数为5,期末负债
甲公司将两个业务部门分出设立乙公司和丙公司,并在公司分立决议中明确,甲公司以前所负的债务由新设的乙公司承担。分立前甲公司欠丁企业贷款12万元,现丁企业要求偿还。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该12万元债务承担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
情报部门是有关犯罪和社会治安问题信息最广泛、最直接、最敏感的来源。( )
如今各地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有的地方看不到自己的优势,_____,无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的地方只盯着别人,_____________,以致出现同质化恶性竞争。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ToliveintheUnitedStatestodayistogainanappreciationforDahrendorf’sassertionthatsocialchangeexistseverywhere.T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