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着力推进民生建设,一系列影响中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民生政策陆续出台,财政投入逐年增加。党的十七大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和谐社会建设,2009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困难情况下,我
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着力推进民生建设,一系列影响中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民生政策陆续出台,财政投入逐年增加。党的十七大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和谐社会建设,2009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困难情况下,我
admin
2017-10-16
87
问题
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着力推进民生建设,一系列影响中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民生政策陆续出台,财政投入逐年增加。党的十七大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和谐社会建设,2009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困难情况下,我国政府更加注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中央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明显增加,但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仍然低于同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一些地方和部门经常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各种名目挤占、挪用改善民生的资金,政府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质与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由于目前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中民生保障和改善类指标权重低,加上多数民生指标缺乏明确的量化考核标准,对地方政府难以形成硬性约束,一些地方政府仍然保持着强烈的GDP冲动,习惯于抓经济、抓速度,忽视抓社会、抓民生。政府作为主体在公共服务的供给上责无旁贷,但有些地方政府大包大揽,忽视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不能充分满足复杂多样的民生需求。
下列关于目前我国面向民生的公共服务状况,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B、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中央财政投入不断增加,但民生问题仍然突出
C、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生需求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D、我国政府以公共服务为宗旨,不断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答案
B,C,D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X1Ie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事业单位考试分类
0
公共基础知识
事业单位考试
相关试题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此规定属于法律规范中的授权性法律规范。()
假设A、B、C、D四人为某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A欲转让自己的股权给除B、C、D之外的人,有关该股权转让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各项中,不能进行行政复议的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体系。
商店出售的移动电话的价值量大小主要是由()。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某省甲市A县公安局和乙市B县公安局对一起治安违法事件的行政处罚管辖权发生争议,应()。
王某借给周某10万元,由李某和蒋某提供保证担保,王某与李某、蒋某约定,李某和蒋某各保证5万元的清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张某因对A直辖市人民政府作出的某一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根据相关规定,受理其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是()。
随机试题
()不是制冷压缩机蒸发器结霜不完全,冷冻间降温缓慢的原因。
物证(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有困难时,需对是否()来预防或消除危险、危害的发生进行考查。
企业发生的下列经济业务中,能够引起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同时减少的是()。
在通关申报环节,海关认为必要时,需查阅或收取的预备性单证是()。
某工业企业为一般纳税人,2005年9月交款提货方式销售货物300万元,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本企业为装修企业职工餐厅购进一批装饰材料,取得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0万元,增值税款为1.7万元,支付该项采购运费0.2万元,该企业上述业务实际应负担的增值税为(
【2010年】企业在进行商业信用定量分析时,应当重点关注的指标是()。
营业外收支不仅影响利润总额,而且影响营业利润。()
太林公司2014年收入和费用的相关内容如下表所示,该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要求:计算太林公司2014年下列项目的金额。(1)营业收入()元。(2)营业成本()元。(3)营业利润(
汉武帝时,有甲、乙二人争言相斗,乙以佩刀刺甲,甲之子丙慌忙以杖击乙,却误伤甲。有人认为丙“殴父也,当枭首”。董仲舒引用《春秋》事例,主张“论心定罪”,认为丙“非律所谓殴父,不当坐”。关于此案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