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试述法律与道德的联系和区别。
试述法律与道德的联系和区别。
admin
2021-01-18
36
问题
试述法律与道德的联系和区别。
选项
答案
(1)法治与德治的本质属性 法律与道德、法治与德治的关系问题历来都是政治家、法学家关心的基本问题。中共十五大以来,党中央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的成功经验,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思想。2001年,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指出:“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中共十六大进一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确定为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并把依法治国纳入政治文明的范畴,把以德治国纳入精神文明的范畴。这表明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和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和精神文明。 十六大报告关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深刻论述突破了法治与德治水火不容的传统思维定势,阐明了一种现代法治和新型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新思路。按照这种治国新思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不是彼此对立、矛盾冲突的,而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依法治国属于政治文明范畴,是治理国家的主要方式;以德治国属于精神文明范畴,是思想建设的主要方式,主要是以德教民、以德化民、以德育人。在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法律解释等政治法律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循法治的精神、原则和方法,不得以道德判断取代或冲击法治规则。而在相当广泛的政治社会领域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强调德治的精神、原则和方法,不能一味地用法律的强制手段解决思想道德问题,要注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2)法治与德治的互补性 ①法律是实现国家职能,推动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经常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在社会规范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与传统社会相比,在一个市场经济社会中,法律所具有的肯定性、普遍性、可预测性、结构完整性和国家强制性等优点,使其调整经济社会关系的作用的优势明显提升。而且,法律不仅能够调整个人行为,还具有调整社会各阶级的关系、重大利益关系,使占主导地位的秩序制度化、合法化的功能;不仅能够调整普遍的社会关系,而且负担巨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组织任务。 ②法律不是万能的,有其固有的局限和弱点。法律的这些局限和弱点需要由其他社会调整机制给予辅助和补充。在法律之外的其他社会调整机制中,道德是非常重要的常规机制。 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落实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X4W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A公司是瑞士一集团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2005年该公司将SNS柔性防护技术引入中国,在做了大量宣传之后,开始被广大用户接受并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原甲公司员工顾某理工工作之便,违反公司保密规定,与乙公司合作,将甲公司14幅摄影作品制成宣传资料向外散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大明律.吏律》:“凡诸衙门官吏及士庶人等若有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者,即是奸党,务要鞫问穷究来历明白,犯人处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若宰执大臣知情与同罪,不知者不坐。”问题:(
论述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途径。
试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条件。
结合中国法治建设的实际,谈谈你对司法公正与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认识。
联系实际,谈谈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试述法律与道德的冲突。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流畅。
联系实际,论述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试论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体制。
试论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随机试题
试述陈鹤琴教育思想中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Ⅱ型超敏反应的病理特点有
补体旁路激活途径首先激活补体的哪一组分
牙体缺损最常见的原因是()
关于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及目标,错误的说法是
检测室内装饰材料的放射性水平时,不必检测哪种元素的放射性比活度?[2017—010]
下列关于工程咨询成果质量评价的标准表述,不正确的是()。
对于实际投入的金额超过投资者在企业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应记入“盈余公积”账户。()
“在愉快的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培养以严谨求实的态度思考数学”属于().
Wherearethespeakers?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