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这天,沈老师带领班级幼儿开展数学活动。沈老师请幼儿根据之前认识的数字5,在纸上涂画出自己喜欢的“5”。 活动开始了,有的孩子画了弯弯曲曲的小溪,有的孩子画了扭来扭去的蛇。这时,沈老师发现,莹莹拿着画笔皱着眉头坐在小凳子上,面前的画纸一片空白,什么也

admin2022-02-11  27

问题 材料:
这天,沈老师带领班级幼儿开展数学活动。沈老师请幼儿根据之前认识的数字5,在纸上涂画出自己喜欢的“5”。
活动开始了,有的孩子画了弯弯曲曲的小溪,有的孩子画了扭来扭去的蛇。这时,沈老师发现,莹莹拿着画笔皱着眉头坐在小凳子上,面前的画纸一片空白,什么也没画。沈老师走上前询问:“莹莹,你为什么不画呢?”莹莹小声地回答:“因为我不会写‘5’。”沈老师听了,将数字“5”的色卡拿过来,边用手指画着“5”的笔画边对莹莹说:“那莹莹听老师讲个故事吧。数字‘5’是一个调皮的小朋友,你看它伸长了脖子,还长了一个大肚子,最后还戴了一顶小帽子。”沈老师和莹莹一起又念了一遍,莹莹跟着沈老师的故事在纸上画了一个歪歪扭扭的线条。沈老师表扬了莹莹,又指着这个线条问莹莹:“你觉得这个像什么呢?”莹莹回答道:“像毛线!”沈老师说:“那请你在画纸上画一画,这是什么颜色的毛线,能织出什么呢?”莹莹开心地点了点头,开始画画。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儿童观的角度,评析沈老师的教育行为。

选项

答案沈老师的教育行为体现了“育人为本”的儿童观,是值得肯定的。 (1)“育人为本”的儿童观认为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儿童是发展的人是指儿童有发展的潜能和发展的需要,儿童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儿童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被塑造与自我塑造的潜力。教师要提供与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活,让童真、童趣、童稚得到自由发展。材料中,当莹莹难以加入活动时,沈老师没有无视或指责,而是热心、耐心地去关注莹莹,帮助莹莹顺利参与到活动中去。 (2)“育人为本”的儿童观认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儿童是受教育的对象,但在受教育过程中,儿童并不对教师盲从,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的可能性。现代教育观强调,儿童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实施教育的对象,同时也是教育的主体。材料中,沈老师没有直接告诉莹莹答案,而是用问答、讲故事等方式,引导莹莹自己思考、自己动手,体现了儿童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3)“育人为本”的儿童观认为儿童是独特的人。儿童是一个完整的人,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人。教师要针对每个儿童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才能获得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沈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育人为本”的儿童观的要求,值得每一位教师学习。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X4qv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