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在2009年下半年,我国多地连续发生不法分子使用注射器扎刺他人,制造恐怖气氛的恶性事件,并造成社会恐慌,后经取样鉴定,排除使用放射性物质、有毒化学品、炭疽等烈性病原微生物造成伤害的可能性,对此类行为应以( )论处。
在2009年下半年,我国多地连续发生不法分子使用注射器扎刺他人,制造恐怖气氛的恶性事件,并造成社会恐慌,后经取样鉴定,排除使用放射性物质、有毒化学品、炭疽等烈性病原微生物造成伤害的可能性,对此类行为应以( )论处。
admin
2019-07-11
59
问题
在2009年下半年,我国多地连续发生不法分子使用注射器扎刺他人,制造恐怖气氛的恶性事件,并造成社会恐慌,后经取样鉴定,排除使用放射性物质、有毒化学品、炭疽等烈性病原微生物造成伤害的可能性,对此类行为应以( )论处。
选项
A、故意伤害罪
B、投放危险物质罪
C、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D、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
答案
D
解析
如果没有造成轻伤以上的伤害(如没有达到伤害等级或虽达到等级却属轻微伤),则不能以故意伤害罪论处。不法分子使用注射器扎刺他人,通常都没有造成身体轻伤以上的伤害,故不构成故意伤害罪。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所投放的是不具有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属性的物质,而投放危险物质罪所投放的必须是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不法分子使用注射器扎刺他人,没有投放真正的危险物质,因此不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行为人如果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后,再编造恐怖信息并传播,后面的编造、传播行为乃为前面的投放虚假危险物质行为的自然结果,属事后不可罚行为,应以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定罪处罚。行为人投放虚假危险物质之后,不编造恐怖信息并传播,而是编造其他虚假恐怖信息或者传播编造的其他虚假恐怖信息,由于后行为与前行为并不存在必要的按一罪处罚的关系,两者都构成犯罪的,则应并罚。本题中不法分子使用注射器扎刺他人,并就此传播虚假信息,制造恐怖气氛,构成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XGj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甲、乙订立一份买卖合同,约定甲于3月1日前交货,乙收到货后3个月内付款。到了3月1日,甲发现乙的财产状况严重恶化,甲于是停止交货。乙得知后向甲声称愿意以自己的一幢大楼抵押给甲,该大楼的价值远在货款之上。则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特点是( )。
乙欠甲5000万元到期未还,乙在得知甲将前往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强制执行后,将自己名下所有财产转移到了知情的亲戚丙的名下。对乙的行为如何认定()
下列选项中属于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我国《物权法》第203条规定:“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对一定期间内将要连续发生的债权提供担保财产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有权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就该担保财产优先受偿。最高额抵押权设立前已经存
《刑法》第114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破坏工厂、矿场、油田、港口、河流、水源、仓库、住宅、森林、农场、谷场、牧场、重要管道、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条规定的是(
简述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的犯罪构成。
关于共同犯罪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随机试题
有关组织细胞增生症X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据古今医家经验,最适合郑某的艾灸方法是:直接将小艾炷放在郑某的腧穴上施灸形成的灸疮,何时能结痂痊愈:
据《素问.六节藏象论》,肺的阴阳属性是
左心衰竭时,最早出现和最重要的症状是()
模拟信号放大器是完成对输入模拟量()。
在不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企业中,应由本期产品成本负担的停工损失,应直接反映在生产成本科目中。()
某企业为了扩大某种产品的生产,拟新建一个新厂房。据市场预测,产品销路好的概率是0.7,产品销路差的概率是0.3。有以下三种方案可供选择:方案1:新建大厂,需投资300万元。据初步估计,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100万元;销路差时,每年亏损20万元。服务期为1
电影:表演
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的社会作用还表现在
Thephrase"savehisskin"(Paragraph1)denotesTheauthorseemstosuggestthatthedefectincorporatepowerofthelate1990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