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医学
以下关于ARDS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哪一项是正确的
以下关于ARDS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哪一项是正确的
admin
2016-01-27
54
问题
以下关于ARDS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哪一项是正确的
选项
A、呼吸窘迫的特点为呼吸浅快,频率>28次/分
B、早期体征为双侧肺底湿啰音
C、因本病主要病理变化为肺水肿,故不会出现管状呼吸音
D、x线胸片演变过程符合肺水肿,不会出现肺间质纤维化
E、肺动脉平均压力12 cmH
2
O
答案
A
解析
ARDS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突发性进行性呼吸窘迫、气促、发绀,主要病理改变是肺广泛性充血水肿和肺泡内透明膜形成。病理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渗出期、增生期和纤维化期。早期体征可无异常,后期多可闻及水泡音,可有管状呼吸音。x线早期可无异常,或呈轻度间质改变,表现为边缘模糊的肺纹理增多,继之出现斑片状,以至融合成大片状浸润阴影,大片阴影中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其演变过程符合肺水肿特点,快速多变,后期可出现肺间质纤维化的改变。通常肺毛细管楔压(PCWP)一般<12 cmH
2
O,而非肺动脉压12 cmH
2
O。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XJ4k777K
0
相关专业知识
内科学(303)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中级(师)
相关试题推荐
男性,68岁。2周来反复胸痛,发作与劳累及情绪有关,休息可以缓解。3小时前出现持续性疼痛,进行性加剧,并气促,不能平卧,血压110/70mmHg,心率120次/分,律齐,心尖部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双肺散在哮鸣音及湿性啰音。根据上述临床表现,该患者
男性,32岁。发作性心悸3年。每次均有突然发作,突然终止的现象。1h前又突发心悸。心电图示心率160次/分,QRS波群规则、形态正常,QRS波群后可见P’波,P-R问期约80ms。按压颈动脉窦可使心率减慢至150次/分。该例心电图初步诊断是
女性,40岁。5年来反复出现视力减退和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逐渐加重。查体有小脑性共济失调、脊髓受累体征,左侧视神经乳头呈苍白色。脑脊液寡克隆IgG带阳性。MRI示侧脑室体旁数个类圆形斑块状病灶,呈长T1长T2信号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男性,60岁。突然感到心前区闷痛,伴心悸3小时。自服硝酸甘油1片,疼痛未能缓解。做心电图检查,显示ST段抬高。该患者的诊断是
女性,18岁。体检发现心脏杂音来诊。平时不能耐受较大的体力活动,无双下肢浮肿及夜间呼吸困难史,易感冒。查体:血压130/80mmHg,心率90次/分。S1、S2稍增强。A:SM3/6反流样向左腋下传导,心尖部可闻收缩期Click音,下蹲位站立后Click音
患者,女性,38岁。间断性胸痛、心悸,伴头晕18个月。体格检查:血压为100/60mmHg,心界不大,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4/6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V1~V4导联有病理性Q波。最可能的诊断是
A.由致病力强的化脓菌引起B.由致病力弱的草绿色链球菌引起C.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D.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关E.与慢性消耗性疾病有关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
以下与三叉神经痛有关的是
下列哪项是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病理特征
男性,20岁,因重度哮喘发作住院治疗缓解,出院后推荐其长期使用的药物是
随机试题
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规范表述的是()
简述头脑风暴法实施的基本要点。
输血需加温的是
患者,女,59岁。舌左侧缘中部溃烂5个月,约2.3cm×1.5cm×0.5cm大小,活检报告为“鳞癌”,下6残根,边缘锐利。舌癌的好发部位是
甲公司为制造业企业,2×16年产生下列现金流量:(1)收到客户定购商品预付款3000万元;(2)税务部门返还上年度增值税款600万元;(3)支付购入作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核算的股票投资款1200万元:(4)为补充营运资金不足,自股
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领域里实行的方针是()。
去年国庆某商场2天时间的销售额为2000万元。今年该商场预计,国庆期间销售额达到7000万元是不成问题的。以下哪一项最能支持上述推理?
已知二叉树T的结点形式为(llink,data,count,rlink),在树中查找值为X的结点,若找到,则记数(count)加l;否则,作为一个新结点插入树中,插入后仍为二叉排序树,写出其非递归算法。
ThePetofModernPeopleWriteanessayof160-200wordsbasedonthedrawing.Inyouressay,youshould1)describethe
Shehasa_____knowledgeofFrench,butshecan’tresistshowingoffinpublic.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