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异记》卷七:信安郡石室山,晋时樵者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置斧于坐而观。俄顷,童子曰:“汝斧柯烂矣!”质归乡闾,无复时人,可谓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这一传统的典故体现了时间与空间的特性是

admin2019-07-17  8

问题 《述异记》卷七:信安郡石室山,晋时樵者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置斧于坐而观。俄顷,童子曰:“汝斧柯烂矣!”质归乡闾,无复时人,可谓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这一传统的典故体现了时间与空间的特性是

选项 A、人们可以改变时空
B、具体事物的时空是有限的
C、整个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D、时空具有相对性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古典文学中关于“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本题的难度有些高,因为我们希望考生模拟在真题中遭遇古文题干时的情境。时空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B选项,时空的有限性是指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C选项,时空的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说法正确同样与题意不符。时空的相对性是指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随物质运动特性的变化而变化。“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体现了时空的相对性,故选D。选项A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违背了时空的客观性,说法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Xs94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