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的位置。 二、给定资料 材料1

admin2012-03-19  71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的位置。
二、给定资料
    材料1     中共十七大提出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并提出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材料2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2009年8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会议指出,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推动农村减贫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意义重大,同时对改善心理预期,促进消费,拉动内需也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决定,2009年在全国10%的县(市、区、旗)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会议明确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即“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一是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力相适应;二是个人、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适应;三是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民普遍参保;四是先行试点,逐步推开。
   会议确定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年满16周岁、不是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均可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条件的参保农民可领取基本养老金。
   会议要求各地根据本地实际认真选择试点地区,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的配套衔接工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纳入同级财政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建立公示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强社会监督。
   材料3   财政部解读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补助政策
   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决定今年在全国选择10%的县(市、区、旗)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并明确了各级财政对新农保的补助政策。就新农保财政补助政策的主要内容以及新农保基金管理等问题,2009年9月9日,记者采访了财政部负责人。
   财政部负责人介绍说,按照《指导意见》,新农保由政府对参保农民缴费给予补贴,并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这是新农保与老农保的最大不同。表明国家将对农民老有所养承担重要责任,并把新农保作为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要步骤。为此,无论是发达地区的农民,还是欠发地区的农民,都将被吸引并参加到新农保制度之中,从而建立起覆盖全国农村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特别是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广大农民发出政府将对他们参保缴费给予补贴、并为他们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的信号,有利于解除农村居民养老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敢于消费、积极消费。这对于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无疑将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动力。因此,支持新农保制度建设,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局,关系广大农民的福祉,财政部门责无旁贷。
   财政部负责人介绍说,为了支持新农保制度的建立,中央和地方都将加大投入力度。对新农保既补“入口”,又补“出口”。所谓“补人口”,就是在农民参保缴费环节给予财政补助;所谓“补出口”,就是在新农保养老金待遇支付环节给予财政补助。
   (一)中央财政补助政策。
   新农保是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攻坚战,今后会成为最大的财政支出项目之一。为了确保试点成功并能顺利推进,中央财政加大了补助力度。中央财政主要负责“补出口”,即对国务院统一确定的基础养老金部分,对中西部地区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补助基数每人每月55元,即每年660元。这是目前的补助水平,今后国家将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应当说,此项中央财政补助政策,其力度是财政支出补助政策中前所未有的,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新农保工作的重视,对各地工作的支持,对广大农民的关怀。
   (二)地方财政补助政策。
   地方财政补助政策主要分“补人口”和“补出口”两部分:
   1.“补人口”。为激励农村居民参保缴费,《指导意见》规定,地方政府对个人缴费给予补贴。具体讲,主要有三项政策:一是对农村居民个人缴费每人每年至少补30元。举例来说,农村居民个人每年缴费200元,地方财政每年负责补助至少30元,都计人其个人账户,作为将来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数。是否高于30元,高多少,由地方政府根据自身情况确定。二是为鼓励参保农村居民多缴费,地方财政按照“多缴多补”的原则,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给予适当鼓励,具体办法由地方政府确定。三是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地方财政代其缴纳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这部分保险费也将计入个人账户,作为将来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数,具体办法也由地方政府确定。这样规定,较好地体现了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既明确了基本要求和主要政策,又给予了各地结合实际和财力状况制定具体办法的较大空间,可以有效地解决试点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和政府财力水平差异较大的矛盾,从制度设计上确保新农保试点能够取得好的成效。
   2.“补出口”。具体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对国务院统一确定的基础养老金部分,东部地区需要安排50%的补助资金,中西部地区因中央财政全额补助则毋须再安排补助资金。第二种情况是,鉴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等存在差异,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第三种情况是,为鼓励参保农村居民长期缴费,增加个人账户积累,对缴费超过一定年限的,地方政府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具体政策由地方政府确定。
   财政部负责人介绍说,在制定《指导意见》过程中,国务院领导同志反复强调,必须采取得力措施,确保新农保基金的安全,防止挤占挪用。为此,《指导意见》规定,新农保基金要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应当说,这是新农保与老农保在基金管理方面的一个主要区别。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各级政府补贴都要作为新农保基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各项养老金待遇均从新农保基金中列支。同时,为保障参保农民的合法权益,新农保工作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有关经费支出标准合理安排,纳入财政预算,不得从新农保基金中提取。为切实加强基金管理,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新农保基金财务会计制度,在此之前,试点地区要按照国家现行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做好新农保基金财务管理工作,确保基金安全。
   财政部负责人最后指出,为保证新农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展开,落实好各级财政补助资金非常关键。为此,各级财政部门要将新农保补助资金作为财政支出的一项重点加以保证,并及时分配,及时到位。目前,财政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中央财政新农保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拟于近期印发各地。同时要求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抓紧制定本地的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规范补助资金预算安排、申请拨付程序和使用管理工作,防止虚报冒领,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新农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材料4   普惠式养老金: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性一步
   2009年8月9日《农民日报》记者徐恒杰报道,相关部门日前披露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养老金之后,舆论叫好声一片。这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等一系列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是又一件“千年等一回”的大好事!尽管发布者强调“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国家普惠式养老金”并不是表示明天就可以领养老金了,但仅仅是这句话本身,就足以让广大农民和关心“三农”事业的人士热血沸腾了。不过,兴奋之后,再仔细琢磨又发现,今年还只是在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是“首次将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是“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又一重大制度举措”,距离“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国家普惠式养老金”在全国实现还有相当一段路程。
   长期以来,既需要把大量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又不能使农民因为丧失土地而失去最后的_生存保障,一直成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30年不变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既是土地制度,也是农民的社会保障所在。因为农民没有其他社会保障,承包经营权在本质上是他们的生活来源的保障;而让农民有饭吃、不挨饿,是农村稳定乃至国家稳定的前提。新农保的实行将会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并在农村经济社会层面引起重大变革。以往的制度安排,亏欠农民太多。农民虽然同样是劳动者,却没有退休的权利。有了“退休金”,年老体衰的农民就不必再继续劳作了,这有助于解决农村老龄化难题,使农村走出“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家庭保障模式,更多青壮年劳力就可放心大胆走出家门闯天下,推动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城乡接轨。这不仅将打开农民的社会保障之门,也将打开农民的致富之门,而且必将推动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彻底变革,为中国现代化的最终实现开辟道路。
   回到落实“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养老金”的问题,相信所有的人都希望有更详细的计划和日程表。我们目前全国人均GDP已达到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国家有了相当的经济实力来尽快推动解决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新型农保与传统农保最大的不同,是在筹资机制上强调了政府对参保农民的缴费补助和对农村老年人领取待遇的财政补贴,体现了政府对农民养老的社会责任。用“财政补贴、集体补助、个人缴费”取代了原来的“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进行政策支持”,是一种历史和社会进步。新型农保的实施,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规范的制度去管理,需要素质过硬的队伍去落实,需要耐心细致地去解决落实过程中一个又一个的难点和问题。据人保部有关负责人透露,根据目前的试点草案,基础养老金底线为55元。我国的国力等国情决定我们的农民养老保险要走渐进式改革之路,随着国家财政收入增加,希望政府会逐年增加对农民养老的投入和补贴来完善农民养老保险体制,使国家承担的基础养老金部分达到其负担基本生活开支的水平。
   笔者坚信,新型农保制度的实行,是迈开了破解农民社会养老的历史难题,建立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坚实一步。建立新型农保制度,既是促进解决“三农”问题,造福广大农民的有力举措,也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拉动农村内需的一项战略举措。在国际金融危机仍未消退的背景下,解决了农民养老的后顾之忧,一定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提升农民的消费信心和消费欲望。国家对农民基础养老金的投入,完全可以在农村消费投入中,发挥乘数效应,甚至起到比“家电下乡”等政策更好的消费带动作用。
   材料5    人保部副部长谈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工作
   2009年9月15日,人保部副部长胡晓义在中国政府网上与网友谈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工作。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决定2009年在全国选择10%的县(市、区、旗)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开展新农保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引起了网民广泛关注。今天,我们邀请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进行现场解读并回答网民提问。欢迎您,胡部长。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胡晓义] 你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到中国政府网来接受网友们的提问,我也愿意回答大家的问题。
   [网友  开心生活每一天、人来人往] 胡部长,国务院出台《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新农保开始试点,可以说社会各界反映强烈、普遍叫好。那为什么要开展面对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试点?“新农保”试点的原则和要求以及试点工作的意义又是什么?
   [胡晓义]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我们简称它为“新农保”,9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指导意见之后,确实社会反响非常热烈。之所以要搞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是我们社会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一个必然趋势。社会保险最开始都是从城市做起来的,现在在城镇里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方面的保险制度都比较健全了。但是在农村,除了2003年以来搞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有过去延续下来的农村的五保制度之外,社会保障的基础总的来讲还是比较薄弱的。
   特别是农民在参加了新农合,初步解决了看病贵的问题之后,养老的问题也就更加突出了。而我们国家现在仍然有超过一亿的农村老龄人口,如果他们的基本养老问题不解决,我们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就无法达到,我们政府要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承诺也无法实现。所以中央做出重大决策,要在农村通过试点逐步解决农村制度化的老有所养问题。
   建立这样一项制度首先将有助于缩小城乡差别,打破城乡的二元经济结构,使我们的农村居民逐步实现老有所养;其次,也是为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这是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措施,有利于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最后,这也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们国家的影响,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特别是促进农民这样一个广大群体的消费需求来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所以它的意义也是多方面的。但是归结起来最重要的是给农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网友新生活] 我参加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保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新农保”制度是不是跟“城保”一样?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胡晓义] 这个问题提得挺有深度,我想和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比起来,新农保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可能有这么四个方面:
   一是它们都是社会保险的制度,所谓社会保险制度就是要求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的,有对应的关系。它不是一种纯粹的福利补贴制度,不是一种困难生活救助的制度,那是不需要个人尽义务,只要达到某种条件就可以申领的政府津贴;而社会保险制度则是必须有缴费,然后才能得到相应的待遇。这一点是相同的。当然,对新农保实施时已经超过60岁的农村老年人就不再缴费了,这是对过去状况的一种特殊的处理。
   二是新农保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的都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也就是说个人缴费都要通过建立个人账户长期积累,同时还有一种社会统筹机制。
   三是两个制度都是强调了“保基本、广覆盖”。也就是说保障的水平是根据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是保证基本生活的。覆盖范围也要尽可能地广泛,要尽可能地覆盖所有规定的群体。
   四是它的待遇结构都是基础养老金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总体上是体现公平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与个人缴费时间长短、缴费多少是相联系的。
   当然,也确有几点不同:
   首先,保障对象不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保证城镇就业群体;而新农保保障的是农村居民群体。
   其次,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强制实施的,是雇主、用人单位包括劳动者个人都必须按照规定缴费的;而农村养老保险强调的是自愿原则,是农民自愿参加的,这也是根据农村现阶段实际,由政府加以引导,但是不搞强迫命令。
   第三,新农保政策中有一条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里没有的,这个原则就是“有弹性”。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里面,总体来讲是没有太大的弹性的,规定的缴费比例、规定的领取资格、规定的支付标准。而新农保里有一条原则叫做“有弹性”,比如设计的缴费标准从100到200、300、400、500元。农民本身可以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高低进行选择,同时允许地方增设缴费标准,可以向上增设,也可以向下增设,这就是为了适应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民收入水平高低差异相对较大的实际情况。所以必须是“有弹性”的,而不是“一刀切”的。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筹资结构是不同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主要筹资方(供款方)是用人单位,他是缴了大头的,当然,个人也缴费。而农村的养老保险(新农保)主要的供款方是政府,政府给了现在的老年人基础养老金,同时对中青年的缴费也予以补助,这和城里是不一样的。
   所以有四点相同也有四点不同,相同的地方是出于社会保障的普遍原则,不同的地方是根据农村的发展实际和农民的现实特点。
   [网友] 这次“新农保”的突出特点是加大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您能具体介绍一下政府财政补助政策的内容吗?
   [胡晓义] 政府的财政补贴确实是这次新农保政策中最核心的一点,我说得稍微长远一点。90年代初的时候,一些地方确实是搞过农村养老保险的尝试和探索的。现在我们看来这样一种尝试和探索并没有取得成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那时候基本的筹资模式就是农民自己缴费而没有政府的补贴。所以最后演变为农民的自我储蓄,这既难以充分调动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也只能维持很低的领取水平,因而也就很难持续下去。
   网上前些日子也说到一个案例,海南有一个叫余亚英的农村妇女,她参加原来的农村养老保险,到后来60岁以后只能领取3元/月的养老金,被网民称之为“最牛养老金”。这个案例就说明当时搞的探索(老农保)由于没有政府的补贴,农民只能有钱的时候交一笔钱,比如余雅英是一次性交了200元钱,以后再也没交过,所以她领取的水平肯定非常低了。而新农保和老农保最大的不同就是三方筹资结构,其中政府补贴是占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政府补贴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老年人发基础养老金,现在中央统一确定的标准是每人每月55元钱,这个资金怎么出呢?是对中西部地区全部由中央财政支付;东部地区中央财政补助一半,另外一半由地方自己出。在这一部分的基础上,如果地方政府有财力,可以提高标准,若不是每月按55元,可以提高到60元、65元,70元也是可以的,超出的部分是地方政府从财政当中支出的。
   另一方面,对缴费来讲,我们现在统一规定农民的最低标准是一年缴100元钱,当然,也允许地方增设档次,也允许特别贫困地区往下增设档次。但是地方财政对于农民缴费要给予补助,补助标准最低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也就是说有一个农民缴费就最低得给30元补助,当然,地方政府财力更充实一些的话,还可以提高补助的标准。另外,对于农民选择比较高档次缴费的,我们也提倡地方政府给予更多一点的补助,以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在更多缴费时,政府鼓励的力度也更大一点。这是政府对缴费补助方面的支出。
   第三,代缴养老保险费。对重度残疾人等其他困难群体缴不起费的,地方政府可以代缴部分或者全部养老保险费,使得那些最需要帮助参保的贫困群体也不被甩在制度覆盖之外。所以总的来讲是这么三大部分的财政支出的补助。
   [网友] 农民参加“新农保”要具备什么样韵条件?参保农民每年缴多少钱?集体和政府每年补贴多少钱?
   [胡晓义] 首先是年龄的条件,我们现在确定的条件是16岁到59岁,这是属于可以参保缴费的群体。60岁以上的总体而言也是参保的,但是他不用再缴费了,就可以直接领取基础养老金了,但是在统计参保范围时他也应该算做是参保的。第二个条件就是必须是农村居民,因为这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对于农村居民的一种政策,不是农村居民的当然就不在这个范围之内了。
   刚才已经说到一些筹资结构的问题了。个人缴费中央统一规定是五档,我把规定的这五档再解释一下。对比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农保在技术上是不同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用的都是比例的方法,比如说企业缴费是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费是本人工资的8%,这是一种比例的方法,水涨船高。每年工资增长,比例不变,缴费越来越多。
   而农村我们原来也曾经研究过是不是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定比例来缴费,后来经过征求各方的意见,包括农民群众的意见,觉得这个太复杂,因为全国的农村人均纯收入是一个数。去年是4761元钱,但是各地的差异非常大,有的只有一千多块钱、两千多块钱,有的地方农村可能到一万多块钱,虽然是按照一定的比例,但是结果会差异非常大,而且每年都有变化,也很难向农民群众解释清楚。所以最后采取一种最简洁的办法就是绝对数字,就是一百、二百、三百、四百、五百元,农民可以自己选,不用强制,条件好就缴高一点,条件差就缴低一点,今年条件好缴得高一点,明年收入少了就缴低一点,给了农民充分的选择空间。
   集体补助这部分我们也做了研究,由于农村经济结构的条件,大多数地区集体经济不再存在了,但是为什么还要说集体补助呢?这是因为确实还有一部分地方有集体经济,而集体经济的收益分配应该是农民受益的,所以有集体经济的应该从集体经济的收益当中给农民一些好处,所以还是要坚持这一点。
   同时,我们讲集体补助,国务院文件定的不仅仅是集体经济,后来把这个概念扩展为“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就是有些社会组织、个人愿意做一些类似慈善的事业或者扶危助弱的事业的话,也可以给予一定范围的农民参保资助。有些集体经济组织虽然转制了,但是这些私营企业的雇主也是本村本土成长起来的,他们也愿意造福乡里,所以他们愿意拿企业的收入帮助乡亲,给他们一些参保的资助,这个我们也赞成。所以所谓集体补助里面是包含着这样一些内容。当然,这无法一刀切,说集体补助必须是多少,这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来操作的。政府的补贴刚才已经讲过了,对基础养老金的补贴、对个人缴费的补贴、对困难群体代缴这几方面的支持。
   [主持人] 您刚才说的这个有先富起来的农民会造福乡里,还有一些社会组织会参与到对农民的补助当中。那我们如何去鼓励他们呢?
   [胡晓义] 要说到鼓励这方面需要研究的政策就比较多了,特别是作为一个大的社会慈善的概念,如何用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来鼓励他们,这些个人也好、社会组织也好、经济组织也好,把一部分资产或者财产用于来造福社会,这是需要在税收的大政策上进行研究的。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主持人] 我们在论坛上收集了一些网友关注的热点。
   [网友] 基础养老金标准能否再调高一点?每人每个月一百块钱比较合适。
   [网友] 地方财政每人每年30元的补贴能否兑现呢?
   [胡晓义] 关于基础养老金标准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反复的测算,国务院的文件里现在定的是每人每月55块钱,这就回到刚才我们讲到的“保基本”原则。就是为什么定55块钱?
   首先是农民就制度性的养老保障来讲基本上是缺失的,是0,是没有的。那么从0到55元应该是一个很大的跨越。55块钱一个月在城里人看来是非常小的数,但是我调查过很多的农村,特别是边远农村,55块钱的现金收入对于一个农民,特别是对一个农村老年人来讲还是比较有用的。因为他很难每月从其他方面得到55块钱这么多的现金收入,所以这是看问题的一个角度。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55块钱因为都是政府财政支出,而刚才我也讲到我们现在有超过1亿的农村老人,如果每人每月55块钱,一年中央财政的支出就要将近700亿元,如果--全面铺开,我们必须考虑目前财政的承受能力。就以后而言,我相信随着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财力的进一步增强,这个水平会逐步提高的,而这个逐步提高的原则也是写到了国务院的文件当中的。
   至于说到地方政府有没有补助30块钱的实力,我也看到了一些网民的议论和一些评论文章,也提到了这方面的担忧。我想说这个事情也是经过比较多的调查研究才提出的一个标准和水平。我们在前期的探索当中,有一些地方是搞了这样的实验的,而这些地方不仅是发达地区,也包括一些不太发达的地区。他们搞了这样的实验,而地方政府从财政资金当中安排了几十块钱的补助,只要合理地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像总理所说的“我们宁愿少花钱干别的不特别必要的事情,而把这个钱用在农民的身上,用在老百姓的身上”,我们还是有这种财政支付能力的。
   第二句话,即使是对相当贫困的县,有人算过账,一人补助30块钱,如果要是30万农民参保就得最少补助900万元,那么一个贫困县能不能拿出900万元来干这件事?我想这里有一个地方政府调整支出结构的问题;另外,这不是一个县的政府在独自地操作这件事。除了中央政府给每月55块钱的基础养老金之外,对于这30块钱的补助,省、市政府都要给予支持。据我所知。有的省政府已经做出了这样的财政安排,对贫困县的这30块钱由省财政补助70%,也就是说其中21块钱都是由省财政出了,市里财政又对它进行了一部分补助。所以县里做这件事还是有支撑能力的,可见并不是900万都需要县里出,当然,对哪些县多补助,对哪些县少补助,省里会根据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进行统一安排,所以我想这种担忧我们也在研究,但是通过各级政府的努力是可以解决的。
   [主持人] 谢谢您。
   [网友  老有所养] 胡部长,现在有不少老年人在异地养老,农村养老保险能否实行异地缴费、异地领取?
   [胡晓义] 异地参保缴费和享受待遇的问题不光是农村的问题,应该说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我们这个社会发展很快,社会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动,一方面我们城镇化在加速;另一方面,我们的劳动力和城乡居民的流动性都在加快。所以我们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那种封闭的、静态的人口结构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说到异地的领取支付,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在城里面也在研究跨城市、跨地区的流动问题,对于农村来讲,这个问题存在,但是我们总体的评价还不如城市(流动性)这么突出。就是说异地养老的农村老年人的比重还是比较小的。
   这个问题我们也考虑到了,但是我们想把它放在稍后一点的时间里来解决,因为当务之急是先把这个制度建起来,让农民先有养老保险制度。至于其中的一部分人到别的县去住,到城里去住,或者到更远一点的地方去住,将来怎么支付,我们会解决的。特别是随着我们网络系统、信息系统的发展,将来肯定会解决这个问题的。只是现在把这个问题放在稍微靠后一点来研究。
   [主持人] 您刚才提到老农保话题的时候网友也问到了这样的问题。
   [网友疑惑的农民] 我过去参加了“老农保”,现在每月领13元,我可以领“新农保”的钱吗?需要再补缴钱吗?
   [胡晓义] 新老农保的衔接问题在国务院的文件中也讲到了,要妥善做好新老农保的衔接问题。这位网友可能是两种情况,一种是他过去参加老农保现在已经超过60岁了,按照新农保的政策,只要他在试点地区,已经开始搞新农保了,那么他就可以直接享受政府发的每月55块钱的基础养老金;而他过去领的13块钱继续发,是叠加的,不会冲销,是对过去权益的一种认可和保障。
   [主持人] 那这个认可会多长时间?
   [胡晓义] 领取是终生的,等于现在55块钱加13块钱是68块钱,将来如果55块钱又提高了,提到65块钱了,那么这13块钱仍然还要加上去。另外一种是他先没到60岁,他仍然还是在参保范围里,那么按照自愿原则,他还愿意继续参保,那么他缴一百块钱也好、二百块钱也好政府再给他补贴所有这些都计入到个人账户里面,如果过去参保了也有个人账户的,那把这个老农保的个人账户和新农保的个人账户合并,加在一起,最后到他60岁领取年龄后再统一算,除了55块钱之外个人账户还能领多少钱。所以总的原则就是参加了老农保的那些权益全都承认,全都在新农保上可以进行合并计算、叠加计算。
   [主持人] 那他现在能不能就停了老农保的?
   [胡晓义] 现在老农保业务基本上停了,只要凡是搞了新农保的地区,就直接把它转化到新农保里面了。
   [网友  农民] 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如果我想要进城去打工,是参加城保还是农保?
   [胡晓义]城乡保险制度衔接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如果到城市打工应该说也有多种情况。如果是在一个比较成规模的企业里打工的话,那么应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当然,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里对农民工怎么参保、缴费、缴费比例以及将来的权益转移和累计,我们已经制定了一套政策,这个政策就叫做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政策,在今年春节前后已经向社会公布并征求意见了,政策基本成熟了,我们正在做一些推出前的准备工作。总体来讲这是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里面进行安排的。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他到城里来了但是灵活就业,比如做一些短工,或者给一些个人帮忙、打工获得一些收入,不是很成建制的一个用人单位的话,那么他就没有办法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了,那么他仍然可以参加新农保。主要是分了这么两种情况,但是我要说的是即便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后,他的那些权益都是给他进行了清晰的和连续的记录,如果他没有达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领取条件,他要回到农村去了,将来就在农村养老了,又继续参加新农保了,那么他在城镇打工的这些权益仍然可以转回到农村去,也就是说这两者是可以衔接的,但是衔接的具体办法也要通过试点的实践来探索、研究、制定。
   [主持人] 也就是说在城镇的养老保险那块不会白缴?
   [胡晓义] 是的。
   [主持人] 我们在网民关注的热点整理里面有很多网友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新农保还需要考虑同农村低保制度和五保制度的配套,关于这一点也想请您谈谈。
   [胡晓义] 农村现在有很多制度,从党的十六大以后提出“科学发展观”,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以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虽然水平低,但是也在逐步地发展。五保制度是我们建国以来长期坚持的一个制度;低保制度是新世纪以来对农村新建立的一个制度,实际领取低保待遇的大概有4400—4500万农村居民。
   还有其他的一些制度,比如说计划生育家庭的扶助奖励政策,计划生育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但是在农村实施时有一个特殊的政策,就是如果你生一个男孩或者两个女孩就不再生了的话是有一定奖励的。这些都存在着和新农保制度如何衔接的问题。新农保对于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扶助政策而言是并行不悖的,也是叠加、不冲销的,也就是说不因为你领了基础养老金就把你原来的计划生育的奖励扶助的那笔钱冲销了,这是叠加的。
   对于低保家庭而言,他是和低保制度设计相关的。低保制度是一个家庭的人均纯收入如果低于规定的最低标准的话,他就可以享受低保待遇,而享受的额度是直接补齐。比如规定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是人均150元/月,那么现在你只有80元的人均收入,那么就给你补70元达到150元。那么这和新农保怎么衔接呢?基础养老保险是55元,这就算到家庭收入里,但是摊到人均就只有11块钱左右,所以这也是可以并行的,更何况我们农村低保的标准也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在逐步提高,所以这还是一个并行的制度,不会产生冲突。
   [网友] 国家将每个新农保参保人建立了参保个人账户,那么集体政府补助等是否也放到个人账户里?个人账户是否可以向储蓄账户一样计息?
   [胡晓义] 个人账户这样一个制度设计是为了进一步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也使得农民个人的缴费有一个连续的记录,使他能够心里更有数。个人账户的内容包括个人缴费,当然也包括比如我是重度残疾人政府帮助我代缴的费用,这都是作为个人缴费的;也包括集体补助,比如其他社会组织的资助等;还包括政府对缴费的补贴,也就是我们刚才讲的那30块钱,这都会计入到个人账户里面去。
   那么个人账户怎么计息呢?个人账户因为逐步地积存起来是一笔很大的资金,这笔资金一定要投入到经济运行当中去才能实现保值增值,因为现在这个制度刚刚开始,资金现在还没有筹集完,我们也正在研究怎么样更好地实现这笔资金的保值增值,做到既安全又能够增值。有了规范的保值制度和增值渠道后是会按照它的实际收入来计息,把实际收入计到每一个有个人账户的农民头上。
   现在国务院规定是按照人民银行规定的一年期储蓄存款的利率来计息,是因为现在还没有这样的投资规定,所以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农民的利益,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计息标准。如果都按活期存款计息,那这个收益就非常低,所以现在都按一年期的利率来计息,才能更好地保护农民的利益。但是将来一定会研究实施既安全又稳定的投资办法。
   [网友    农民工] 这个钱是农村居民的养命钱,积累的数量也会很大,那到底怎么管好这笔钱呢?
   [胡晓义]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严肃的问题。第一,这笔钱是我们农民的,数量大,虽然可能每个人的缴费水平并不高,但是加起来就大了;第二,养老保险有一个特点,它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可能要积累几十年,实际上它会形成一笔巨额的资金,那么这笔资金怎么管好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底线是不能发生任何的问题,不能有贪污、腐化、挪用。我们现在主要采取这样几项措施,这也是吸取多年的经验而制定的:
   第一,所有的资金都进入到政府财政的社会保障财政专户来管理,经办机构收取的养老保险费,都要进入到这个财政专户里面去;支的时候要去列计划,这个月需要支多少要列出计划从财政专户申请资金来支付。等于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一个部门在监督着这笔资金。
   第二,我们要求所有的经办机构尽可能地不过手现金。就是说你来参保了,我给你登记,确认你的身份是不是16岁以上,是不是农村居民,你准备缴多少钱,然后通过金融机构去办理,或者是银行、或者是邮政储蓄银行,通过就近方便的金融机构去办理,由那里反馈给经办机构说他已经缴钱了,缴了多少钱,经办机构再发一个指令是政府补贴多少钱也都进到个人账户里面去了。也就是说经办机构是不接触现金的。
   第三,所有的支付也是通过金融机构来提供的服务,也是给你办一个存折或者给你办一张卡,农村老年人愿意取钱就去取,不愿意取就存在那儿,这跟我们银行储蓄自己去取钱是一样的。
   当然,也还有另外一方面的风险,就是比如说诈骗、冒领,这种事情我们以前也都见过,现在每天也仍然在发生。为了防止这种事情的发生,我们要求对领取者每年要在村里面公示,公示是由村委会和社保经办机构同时来做的,就是谁在领养老金,领了多少钱,可能有的人没到领取年龄或者由于别的原因失去领取资格了,他还在领,村民们就会有一个互相的监督。还有一条就是所有的经办人员的费用全部都是政府财政的预算安排,不能从基金里面提取管理费,就是农民缴100块钱是干干净净地、利利索索、完完整整地给个人缴的,不允许从里面提取任何管理费。用这样一些措施保证我们基金的安全和完整性。
   [主持人] 您讲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向新农保的转接中不会抹桌子的情况,网友问:在对接的过程中对农民工养老保险是全额转接还是只能提取自费的部分?
   [胡晓义] 这就说到另外一个话题了。我想我今年晚些时候还会就这个问题专门做一次回答,那个问题就要说到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怎么处理,那还有一整套复杂的政策,那个我晚些时候再回答,这是要新出台一个政策。在这里我也可以先说一下,今年我们会出台两个政策,一个叫农民工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办法,一个叫做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接续办法,我们会出台这两个办法,这两个办法都是今年春节前征求过全社会意见的,这两个办法本身有它的复杂性,我在这里就不再细说了。
   [网友] 困难群体如何确认呢?
   [胡晓义] 我们农村经过改革开放以后,应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也确实在逐步提高,但是总体而言,水平还比较低,特别是跟城里比起来还是比较低的。也仍然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贫困群体,特别是还有4000多万绝对贫困的群体,所以对他们的老年保障的安排需要有一些特殊的政策。
   这里面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是重度残疾人,因为他们失去劳动能力,也就失去了收入的来源,所以国务院的文件中特别把重度残疾人作为困难群体的代表提出来了。但是在地方的实践中还有一些其他的群体,各地的情况可能不一样,有些可能是因为遭受某种灾害陷入贫困了,有些是因为本人或者家庭成员得了重病,虽然有新农合还有医疗救助,但是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重度残疾人应该说是一种长期的、稳定的特别困难群体,因为相当多的是不可逆的,重度残疾人如果不能治好,是很有代表性的困难群体;但是其他群体,有些是暂时的,经历灾难的这段时间很困难,但是过一段时间就好了;或者家里有病人的,这一段时间可能比较困难,但是过一段时间病好了也就缓过来了。所以我们这里只是以重度残疾人为代表,至于其他的群体,需要靠地方政府在试点的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确定。
   [网友] 当下的农村有的是父母与子女已经分家过日子了,如果子女不参保,已经年满60岁的父母就无法领取基本养老金。对此,各地应该取消这种父母与子女养老金挂钩的办法。
   [胡晓义] 我也看到了一些网友的评论。对此我是这么理解国务院的指导意见的:
   第一,国务院的指导意见提到新农保实施的时候年满60岁的老年人可以直接领取基础养老金,但是他们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这样一个规定不是凭空而来的,是总结了一些地方先期探索经验的。因为一些地方在先期探索的时候就发现,要给农村的老年人普惠的制度安排,使他们的老年生活有一种制度的保障,同时也要吸引大家来参保。如果完全无条件地给予老年居民保障的话,以现在相当多的农民对社会保险的认知程度,实际的结果可能只有老年人参保,或者临近老年的那些人参保,而青壮年农民不太有这种自觉性或者主动性。所以在实践当中做了这么一种机制性的安排,实践的结果证明是可行的,并不是说由于这个反而造成家庭的不和睦,或者子女坚持不参保,并没有发生这种情况。所以我想说这是一种实践经验的总结,不是凭空而来的。
   第二,它确实是有利于用一种引导机制来引导更多的农民参保。我们要说清楚的是,这些青壮年农民参保缴费并不是拿他们的钱给他们的父母发养老金。父母的养老金是政府都已经发了的,他们参保缴费是给他们自己将来进行储蓄,其中包括缴费时政府还给不低于30块钱补贴。但是我们在实践当中也发现了这样的问题,不要说农村的青年农民,就是城里的青年劳动者你让他去想我60岁以后怎么去养老,不太会有人有这种主动、自觉的意识,但是我们的养老保障又是一个长期的制度安排,所以要使大家有这种自觉性、有这种意识的话,不能都等到将来老了反过头来说当年你们为什么不安排这样的制度啊?等到我们现在快老了也干不动了,也攒不了钱了。政府要考虑到前面,所以要引导大家参保,这也是一种引导的举措。
   第三,看这件事情不能只看经济上的事。从经济上算小账,农民也绝对不吃亏。我就举这么一个例子,比如我是一个青年农民,我一年缴一百块钱或者我一年缴二百块钱,甚至我缴三百块钱,政府还补贴我,但是我的父母一年就领660,如果父母都领的话一年就领1300多块钱,这个账算起来,要从合算不合算的角度看,这怎么不合算呢?但是我们并不是光算这个小账的。我们是要把中华民族的尊老爱幼、孝敬老人、家庭和睦的这样一种文化传统在我们这样的制度安排中加以体现。也就是说虽然政府在给我们发老年人的基础养老金了,但是我们作为子女应该尽赡养老人的义务,不管是和老人分户过还是合户过,作为子女从法律上讲有赡养老人的义务,从道德上讲是有赡养老人的责任的。不能从纯经济上说你是你的钱、我是我的钱,咱们俩没关系,我们从制度上,一定要把我们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反映在我们的制度中。
   所以我是从以上三点理解国务院所做的制度安排,我想这是有利于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的。
   [网友] 大力提倡孝道,不能轻易否认家庭养老的作用。
   [胡晓义] 对,我们也是这样看的,尽管有了政府的制度性保障安排,家庭保障仍然是少不了的。从实践中看到的是,其实有些事情家庭关系处理得好是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老年人过去没有这个钱,手上没有现金,现在有了55块钱了,他会想到给孙子买点糖果、买点文具,等于给第三代在进行消费。然后子女也并不是说老人领了钱了就你过你的我过我的,到时候仍然是有什么好吃的,过年过节给父母带点儿东西,或者是也给他一些生活费(如果收入比较多的话)。所以这就形成了一种良I生的互动,这也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主持人] 最后一点时间想请部长再回答一个全覆盖的时间表的问题。
   [网友] 试点的启动时间大概是什么时候呢?
   [网友温暖全中国]如果某一个省对新农保的参与热情比较高,各地对开展新农保的愿望比较强烈的话,试点范围能不能突破10%的限制?
   [胡晓义] 根据目前中央财政的财力,我们今年在中央财政里已经安排了一部分试点资金,大概在10%左右的县(市、区、旗)进行试点。从试点的节奏安排来讲,国务院的指导意见里面也有了一个描述,就是“以后逐步扩大试点,然后在全国普遍实施,到2020年之前,普遍覆盖适龄的农村居民”。从这个描述里我理解是需要先试点,总结经验之后逐步推开,但是给大家一个前景描述就是这个制度肯定是要在全国普遍实施的,而不是只在一部分地区实施。最后制度普遍实施了,对人群的覆盖也要在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当然,这个之前前到什么时候?就我个人的愿望来讲,我希望这个惠农的阳光越早普照到广大农民越好,当然这也要量力而行。
    说到有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财力的保障能力比较强,但在10%的试点以外,这种情况由地方政府来安排更多的试点我们是赞成的,而且我知道有的省已经在这样做了。当然,不管是国家统一安排的试点,还是地方自己安排资金进行的试点,都应该按照国务院的指导意见的基本原则来实施。
   [主持人] 好,胡部长,我们在整理网友关注热点的时候我们看到很多网友不仅向您提问也有一些建言献策。
   [网友] 新农保不宜盲目追求参保率,否则在财力难以维续的情况下很难以有好的结局。
   [网友] 为确保地方财政投入,中央财政已经推动发达省份和欠发达省份像支持汶川灾区那样建立对口关系。
   [主持人] 最后我也想请胡部长跟网友说点什么。
   [胡晓义]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应该说是彻底改变传统养老方式的一个壮举,这件事不仅对中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实际上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一个有着13亿人口,特别是有着8亿农民的东方大国里面,对农民的养老实现普遍保障,这是一个难度非常高的事。这也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国务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执政理念。
   但是要做好这件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作为这件事的主管部门也深感责任的重大,我们一定竭尽全力把中央的这一重大惠农决策落实好,把这件好事办好。同时,我们也非常愿意在实践的过程中广泛地听取各界的意见,发挥民智,群策群力,共同推进这项事业。我们也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支持,这件事情一定能做好。
   材料6
   “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水平城镇高于农村的发展历程不同,我国农村老龄化水平超过城镇,农村老龄问题的压力更为突出。”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本公的这一结论得自于2006年2月23日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与城市相比,农村老龄化带来的压力更大,西部和贫困地区尤为严峻。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农民的养老、医疗都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同时,因为大批青壮年流入城市打工,赡养服务人口的下降使农村老年人的照料成为难题,因此完善农村养老机构将是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
   此外,报告还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最早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上海和最迟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宁夏比较,时间跨度长达33年。
   2006年底。中国广东省的一位71岁高龄的“流浪”老人点燃山火,试图求得在监狱中“养老”。警方调查发现,他五年前就曾因纵火入狱,当时刚刚刑满释放一周。为了不再流浪,老人决定再次“放火”,以求监狱的免费食宿。
   在黑龙江省鸡西市麻山村有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妇,老头走路困难,老太太瘫痪在床,却遭儿女弃养,直至老夫妇双双死在家中多日才被邻居发现,而同住一村的儿女却毫无察觉。
   据对10401名60岁以上农村老人进行调查显示:这些老人平均年收入650元,他们与儿女分居的比例是45.3%,自己干农活的占85%。其中,5%的老人三餐不保,93%的老人一年换不上一件新衣服,69%的老人无替换衣服,小病吃不起药的占67%,大病住不起医院的则高达86%。
   统计显示,中国9000万农村人口中90%享受不到社会保障。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传统的养老模式,快速老龄化对家庭养老已经产生了巨大冲击。

结合给定材料,以“老有所养”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观点明确,论述深刻,内容充实。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3.字数1000—1200字。

选项

答案 扎实推进新农保工作 奋力实现老有所养 两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老有所养”的人生愿景,千百年过去了,老有所养仍是个很难实现的梦想。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实现老有所养,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从改革开放前的“家庭保障+集体保障”到90年代以来的“农村低保制度+计划生育奖励政策+商业性社会保障”制度,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始终没能有效解决老有所养的难题。中共十七大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出发,提出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路,为实现老有所养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依据。 政策与实施意见的提出为做好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奠定了基础。关键问题是各级政府如何创造性地完成这项任务。为此,笔者认为在扎实推进新农保试点工作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首先,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推进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重大意义。我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农民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与发达国家城镇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农村的发展历程不同,我国农村老龄化水平超过城镇,农村老龄问题的压力更为突出,农民的养老问题既是严峻的社会问题,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新农保的实行将彻底改变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解决农民的“退休问题”,这对推动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彻底变革意义重大,它有助于缩小城乡差别,打破城乡的二元经济结构,有力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其次,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认真选择试点地区,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要确保财政资金如期足额到位,这是推进新农保工作的物质基础;二是既要向年满60周岁以上的农民足额按期发放基础养老金,又要通过深入的宣传发动工作,鼓励年满16周岁、不是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积极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三是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制定新农保基金的管理办法,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纳入同级财政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同时建立公示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坚决杜绝挪用、贪污农保资金的行为。四是要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的配套衔接工作,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注意各项政策的叠加作用,避免政策之间相互冲销。 最后,各级各地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为推进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提供相应组织保障。既要把新农保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又要为此提供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更要将其列入干部工作考核内容。 综上所述,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群众的大好事,扎实推进新农保工作,有助于统筹城乡社会发展,为解决农村老有所养问题提供制度保障,有助于我们实现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一宏伟目标,有助于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Xxye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