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李某被甲市某区人民法院以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请根据案情,回答下列问题: 一审宣判之后,被告人在上诉期内上诉,二审法院作出了维持原判的裁定,原判决发生效力之后,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有哪些?( )
李某被甲市某区人民法院以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请根据案情,回答下列问题: 一审宣判之后,被告人在上诉期内上诉,二审法院作出了维持原判的裁定,原判决发生效力之后,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有哪些?( )
admin
2018-09-10
56
问题
李某被甲市某区人民法院以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请根据案情,回答下列问题:
一审宣判之后,被告人在上诉期内上诉,二审法院作出了维持原判的裁定,原判决发生效力之后,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有哪些?( )
选项
A、区人民检察院
B、市人民检察院
C、省人民检察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
答案
C,D
解析
本题考查提起再审的主体和理由。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43条第3款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本题中,作出终审裁定的是甲市中级人民法院,所以提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只能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省人民检察院,故选C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Xzw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和乙共同实施拐卖妇女、儿童罪,均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最高法院复核后认为全案判决认定事实正确,甲系主犯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但对乙可不立即执行。关于最高法院对此案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齐某不服市政府对其作出的决定,向省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市政府在法定期限内提交了答辩,但没有提交有关证据、依据。开庭时市政府提交了作出行政行为的法律和事实依据,并说明由于市政府办公场所调整,所以延迟提交证据。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7年卷二第48题)
谢某对某公安局以其实施盗窃为由处以15日拘留的处罚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该局向法院提供的证据有:报案人的报案电话记录、公安人员询问笔录、失窃现场勘验笔录、现场提取指纹一枚,及该指纹系谢某左手拇指所留的鉴定书。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被告人甲犯数罪被判死刑,甲向辩护人咨询死刑复核程序的有关情况,辩护人对此作出的下列哪一答复符合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2010—卷二—37,单)
关于被害人在法庭审理中的诉讼权利,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06—卷二—22,单)
安某放的羊吃了朱某家的玉米秸,二人争执。安某殴打朱某,致其左眼部青紫、鼻骨骨折,朱某被鉴定为轻微伤。在公安分局的主持下,安某与朱某达成协议,由安某向朱某赔偿500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07年卷二第91题)
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被告人可能有立功情节,而起诉书和移送的证据材料中没有此种材料,下列哪一处理是正确的?
张某、李某共同抢劫被抓获。张某下列哪一陈述属于证人证言?(卷二真题试卷第24题)
美国人杰克与香港居民赵某在内地私藏枪支、弹药,公安人员查缉枪支、弹药时,赵某以暴力方法阻碍公安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1年试卷二第23题)
路某(15岁)先后唆使张某(15岁)盗窃他人财物折价1万余元;唆使李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余元;唆使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计1500元。路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随机试题
简述公务员考试中面试的特点。
下列指标中,用来表示变量的变动范围的是()
王女士,60岁,急性脑出血病人。经抢救后清醒,但一侧上、下肢不能运动,在进行康复护理时错误的是
A.传染病通报B.传染病监测C.传染病义务报告人D.传染病责任报告人E.传染病疫情公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向有关部门的报告属于
下列哪项不属于神经反射的深反射()
股票和债券是我国《证券法》规定的主要证券类型。关于股票与债券的比较,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2011年卷三第33题)
被动接受是坐等需要估价者找上门来征求估价服务,需要估价者可能是()。
4月2日,某外汇交易商预测瑞士法郎将进入牛市,于是在1瑞士法郎=1.0118美元的价位买入4手6月期瑞士法郎期货合约,4月10日,该投机者在1瑞士法郎=1.0223美元的价位卖出4手6月期瑞士法郎合约平仓(每手合约价值为62500美元,不计手续费)。则该投
劳动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假、职工奖惩,以及其他劳动管理规定。合法有效的劳动规章制度是劳动合同的组成部分,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具有法律约束力。()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