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答,只按第Ⅰ道题的成绩计分。 Ⅰ.某教师试图采用榜样法与当众表扬的强化方式培养儿童形成利他习惯。试回答: (1)这种做法最初易引起学生习得何种行为? (2)这一行为发展成为习惯所需要的内、外
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答,只按第Ⅰ道题的成绩计分。 Ⅰ.某教师试图采用榜样法与当众表扬的强化方式培养儿童形成利他习惯。试回答: (1)这种做法最初易引起学生习得何种行为? (2)这一行为发展成为习惯所需要的内、外
admin
2012-11-17
72
问题
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答,只按第Ⅰ道题的成绩计分。
Ⅰ.某教师试图采用榜样法与当众表扬的强化方式培养儿童形成利他习惯。试回答:
(1)这种做法最初易引起学生习得何种行为?
(2)这一行为发展成为习惯所需要的内、外部条件及理由是什么?
(3)这一过程需要使用到哪些强化?
Ⅱ.某校进行了一项通过反思活动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实验。研究者将高中一年级中的5个自然班,用抽签的方法决定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对照班(控制班)。
实验前对两个班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进行了统一测试。实验开始后,两个班使用同样的教材、保持同样的进度。对照班以常规方式进行教学,但对实验班每节课提供5分钟的反思练习,并布置一定量的课外反思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持续一个学期后,用统一测试的方法检测出实验班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班。请回答:
(1)该实验研究采用了何种设计类型?
(2)该实验的研究假设是什么?
(3)该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有哪些?
(4)该实验设计存在哪些优缺点?
(5)该类型实验研究报告包括哪些基本要素?
选项
答案
I.(1)最初易引起学生选择习得的行为时受到老师表扬的具体的利他行为,这种选择学习源于替代学习及替代强化的作用。 (2)要使学生将这一行为发展为利他行为习惯所需的外部条件是,让学生多次看到榜样行为及其后果,并对学生本人所表现出的利他行为作出强化,将有助于增加学生利他行为再发生的可能性。内部条件是学生逐步形成利他的信念。利他行为是个人自愿而不计较利益地去帮助他人的行为,从一次行为到利他习惯的养成需要经历模仿、认同到内化的过程;信念的确立是利他行为习惯形成的心理实质,并成为稳定而自觉行为的强大动力;以信念为基础的行动通常能带来一种自我满足感,获得一种“内部奖励”的自我强化。 (3)需要使用到外部强化、替代强化与自我强化三种。 Ⅱ.(1)该实验研究的涉及类型为不相等控制组前后测设计(或不相等控制组设计,或非随机分派控制组设计)。 (2)本实验研究的假设是:如果教学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反思活动,就会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该研究的自变量是学生的各种反思训练活动,因变量时反映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测验成绩,无关变量包括教师情况、课堂纪律状况、学生学习风格等不做自变量处理的变量。 (4)这种设计的优点是:使用方便;有较高的内部效度,因为它可以控制历史、成熟、测量工具、被试者的流失等因素;由于有前测,可以与后测进行比较,凸显实验效果。缺点是:没有完全采用随机方式分派被试,会干扰实验效果,影响实验的效度。 (5)该类型实验研究报告的基本要素包括:题目、摘要、方法、结果、讨论、结论、注释和参考文献、附录等。
解析
I.本题旨在通过实例分析,考查考生对观察(社会)学习理论中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条件部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同时也涉及社会规范学习的知识。本题首先需要明晰一个基本论点,即人类大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的,包括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其次,要明晰观察学习动机过程,因为动机决定着哪一种经由观察习得的行为得以表现,包括外部强化(如果按照榜样行为行动会导致有价值的结果,而不会导致无奖励或惩罚的后果,人们倾向于展现这一行为)、替代强化(观察到榜样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直接体验到的后果,是以同样的方式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的,即学习者的行为表现是受替代强化影响的)、自我强化(是指人们能够自发地预测自己行为的结果,并依靠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以及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利用这三种强化机制。再次,要清楚社会规范学习分为社会规范的遵从(是指主体对于某种行为本身的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时,由于某种权威的命令或现实的压力,仍然遵从这种行为要求的现象)、认同(个体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地接受了规范,从而产生了自愿模仿和遵从自己所仰慕的榜样行为,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的特征)和内化(是规范的一种高级接受水平,是品德形成的最高阶段)三种水平。具体分析到本题:(1)某教师试图采用榜样法和当众表扬的强化方式最初易引起学生选择习得的行为时受到老师表扬的具体的利他行为,这种选择学习源于替代学习及替代强化的作用。(2)要使学生将这一行为发展为利他行为习惯所需的外部条件是,让学生多次看到榜样行为及其后果,并对学生本人所表现出的利他行为作出强化,将有助于增加学生利他行为再发生的可能性。(3)要使学生将这一行为发展为利他行为习惯所需的内部条件是学生逐步形成利他的信念。利他行为是个人自愿而不计较利益地去帮助他人的行为,从一次行为到利他习惯的养成需要经历模仿、认同到内化的过程;信念的确立是利他行为习惯形成的心理实质,并成为稳定而自觉行为的强大动力;以信念为基础的行动通常能带来一种自我满足感。获得一种“内部奖励”的自我强化。
Ⅱ.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实验研究相关问题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本实验研究者采用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欲探明反思性教学方式与学生迁移学习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一实验,可以考查学生对教育课题的设计(包括教育研究假设、抽样的基本方法)、教育实验设计的变量确定及其优缺点的掌握程度,并考查学生能否结合实验案例和自己的理解,确定该类型实验报告所包含基本要素(包括题目、前言、研究方法、实验结果、讨论、参考文献和附录,可适当展开)。本题要求考生回答的问题清楚、明了,并结合本实验,辩证地分析这种设计的优缺点,准确地确定该类型实验报告的基本格式。通过考生的描述,还能够判断考生对教育实验研究涉及的三对基本要素——自变量与因变量、实验组与控制组、前测与后测以及教育实验研究的内在效度、教育实验的变量控制等基本问题的理解和应用情况,考查考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教育实验研究的方法,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Y4y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学311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教育学311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选项中,支持心理表象旋转实验的理论模型是()
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康拉德(Conrad,1963)研究短时记忆编码的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视觉呈现刺激,第二阶段为在白噪音背景上,听觉呈现刺激。在这两个阶段中,实验材料即所用刺激均为6个字母组成的字母序列。研究发现
根据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学校和家庭对孩子教育的一致性程度属于()
“技能可以促进知识的掌握”这一命题所表达的观念,在知识的分类体系中属于
反映总体数据特征的量数统称为()
下面不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我国的武术动作教学中,不仅有教练员的动作示范,而且每一个基本动作往往有一个形象的名称,如:太极拳中有“白鹤亮翅”、“金鸡独立”等。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样的名称对动作技能的促进作用是()
20世纪60年代,罗杰斯创立了()的教育和教学理论,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教育理论之一。
在选修心理学课程的学生中,70名是教育学专业的,30名是心理学专业的。当该课程的老师碰到王丽时,她猜王丽有90%的可能是心理学专业的,因为王丽穿着印有弗洛伊德画像的T恤。该老师做出这一判断是基于
随机试题
营销公关的策略主要有哪些?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造成了重大事故的,应()。
某实行监理的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事件1:建设单位于2005年11月底向中标的监理单位发出监理中标通知书,监理中标价为280万元;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协商后,于2006年1月10日签订了委托监理合同。监理合同约定:合同价为260万元;因非监
影响证券市场需求的政策因素不包括()。
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外购材料的入账价值包括()
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是
[*]
在Windows操作环境中,可以采用(61)命令查看本机当前TCP/IP连接。
______wehadbeenlookingforwardto.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