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admin2019-07-08  6

问题 简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选项

答案三国同盟的形成:1878年柏林会议后,俄、德矛盾日趋尖锐。俾斯麦深恐俄国组成反德集团,就拉拢奥匈帝国组成反俄同盟。1879年10月7日德、奥在维也纳签署军事同盟条约,规定缔约国一方如果遭到俄国进攻,两国在军事上要互相支援。此条约是针对俄国的,从而加速了俄、法的接近。德、奥同盟成立后,俾斯麦便着手建立联盟体系。时值意大利因在北非突尼斯与法国竞争激烈,在国内担心德、奥两国帮助罗马教皇干涉内政,而主动靠拢德、奥两国。俾斯麦觉察到俄、法两国接近的迹象,便积极调停奥、意之间在巴尔干地区的矛盾,使其进行谈判。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规定:如果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必须以全部军队予以支援;如果俄、奥之间发生战争,意大利将宣布中立;一旦德国遭到法、俄进攻,意大利则站在德国一边,参加战争。从此,三国同盟正式形成。后来英、法、俄成立三国协约,与之对抗。两个军事集团的对抗是导致世界大战的主要因素。在大战期间,凡是参加德、奥一方作战的便称为同盟国,成为帝国主义战争中的军事集团之一。意大利因为同奥匈帝国有矛盾,所以在1915年退出同盟国而加入协约国作战。 三国协约的形成:1893年为抗衡德、意同盟,法、俄首先签订军事协定。面临日益增长的来自德国的威胁,英、法调整在殖民地上的矛盾,于1904年签订英法协约。随后,在日俄战争中遭到失败的俄国为了摆脱自己的困境,也于1907年和英国签订英俄协约。至此协约国最终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意、美等二十五国先后加入协约国。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宣布退出。1918年德国投降后,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曾以协约国的名义三次向苏俄发动武装干涉,均遭失败。因协约国间矛盾不断加深,逐步瓦解。

解析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同盟的出现加剧了欧洲和世界局势的动荡,世界性的战争不可避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YGJi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