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医学
阵发性室上速一般不用下列哪种药物
阵发性室上速一般不用下列哪种药物
admin
2022-08-17
43
问题
阵发性室上速一般不用下列哪种药物
选项
A、地西泮
B、腺苷
C、维拉帕米
D、艾司洛尔
E、普罗帕酮
答案
A
解析
阵发性室上速的治疗如下。(1)腺苷与钙通道阻滞剂:首选治疗药物为腺苷(6~12mg快速静注),起效迅速,副作用为胸部压迫感、呼吸困难、面部潮红、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由于其半衰期短于6秒,副作用即使发生亦很快消失。如腺苷无效可改为静注维拉帕米(首次5mg,无效时间隔10分钟再注射5mg)或地尔硫革0.25~0.35mg/kgo上述药物疗效达90%以上。如患者合并心力衰竭、低血压或为宽QRS波心动过速,尚未明确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时,不应选用钙通道阻滞剂,宜选用腺苷静注。(2)强心苷类与β受体阻断剂:静注强心苷类(如毛花苷丙0.4~0.8mg静注,以后每2~4小时0.2~0.4mg,24小时总量在1.6mg以内)可终止发作。目前强心苷类已较少应用,但对伴有心功能不全患者仍作为首选。β受体阻断剂也能有效终止心动过速,但应避免用于失代偿的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患者,并以选用短效β受体阻断剂如艾司洛尔50~200μg/(kg·min)较为合适。(3)普罗帕酮1~2mg/kg静脉注射。(4)其他药物:合并低血压者可应用升压药物(如去氧肾上腺素、甲氧明或间羟胺),通过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而终止心动过速。但老年、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禁忌使用。(5)食管心房调搏术常能有效中止发作。(6)直流电复律:当患者出现严重心绞痛、低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应立即采取电复律。急性发作治疗无效亦应施行电复律。但应注意,已应用强心苷类者不应接受电复律治疗。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YcK3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西医综合题库考研分类
0
西医综合
考研
相关试题推荐
(2014年第21题)生长激素可通过靶细胞生成某种物质间接促进生长发育,这种物质是
(2007年第156题)下列关于胰岛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股骨头下骨折B.经股骨颈骨折C.股骨颈基底骨折D.股骨转子间骨折(2007年第128题)外旋畸形>90°的可能是
女性,26岁,1周来无明显原因出现皮肤散在出血点,伴牙龈出血。1天来出血加重。急诊化验:PLT8×109/L。临床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2010年第105题)支持该患者诊断的临床表现是
(2010年第72题)女性,32岁,右颈部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半个月,发热l周,最高体温38.3℃。查体:右颈部和左腋下各触及1个3.0cm×2.0cm的淋巴结,其余部位淋巴结未见肿大,肝肋下刚触及,脾肋下1cm。颈部淋巴结活检为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检查示
(2015年第71题)下列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白血病细胞镜检时,无Auer小体的类型是
(2006年第11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促胃液素生理作用的是
(2008年第179题)下列关于非化脓性关节炎的叙述,正确的有
(2015年第26题)能使外源性侵入基因表达的mRNA降解的核酸是
A.正链RNA病毒B.负链RNA病毒C.双链RNA病毒D.双链DNA病毒逆转录病毒是
随机试题
已知:R1=5Ω,R2=10Q,R3=15Ω,电源电压为220V。求各电阻上的电流和功率。
患者,男性,63岁。患2型糖尿病14年,血压升高5年,尿蛋白定量2.6g/d,血肌酐132μmol/L。其蛋白尿性质应为
患者男,56岁。患类风湿性关节炎20年,全身关节活动受限,生活部分自理。三天前患者企图自杀被家人发现,及时将其送往医院接受诊疗,门诊以“重度抑郁症”收治入院。在实施患者的入院护理时,需要避免的做法是
一般环境中,要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对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水胶比的调整正确的是()。
来自非疫区的飞机通过地面航空站进行( )。
边境地区居民每人每日从边境口岸带进的货物超过——限额时,海关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并按进口货物的有关规定办理进口手续。
A有限合伙企业(简称A企业)于2016年1月设立,出资人由20名有限合伙人和1名普通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为甲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甲公司)。合伙协议约定如下内容:(1)本企业主要从事生物制药行业的股权投资;(2)甲公司以其专业化的投资管理服务折价500万元出
下列关于消费税纳税地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唐代的中央机构“三省”包括()。
一台安装了一种仅限于那些签名在文档中的人才能进入计算机的签名识别软件的计算机不仅通过分析签名的形状,而且通过分析诸如笔尖压力和签名速度等特征来识别某人的签名。即使是最机灵的伪造者也不能复制该程序分析的所有特征。下面哪个结论在逻辑上可以从上文得到?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