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35题)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自2002年以来.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相继发生奶农把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事件。另据2004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进入夏季之后,浙江某市160多户奶农也频频把鲜奶倒入水沟.有时在一天内倒掉14

admin2018-11-14  21

问题 (2006年第35题)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自2002年以来.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相继发生奶农把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事件。另据2004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进入夏季之后,浙江某市160多户奶农也频频把鲜奶倒入水沟.有时在一天内倒掉14吨。倒奶那几天,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分头外出,帮助奶农联系收购鲜奶的企业,但收效甚微。时隔一年,这样的事件又见诸媒体。
    2005年8月11日新华网报道.陕西某村十几家奶农无奈把鲜奶倒进污水沟。为帮助奶农售奶,当地政府联系了一家公司.收奶价格是每公斤1.2元。可就是这样的低价,该企业后来也不收了。
    人们不禁要问:如今牛奶多得喝不完了吗?
    其实,全球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为93公斤,中国仅为7.2公斤。奶农倒奶固然与牛奶易变质且不能大量贮存有关,但前几年一些地方农民一窝蜂地饲养奶牛,鲜奶的供应大量增加。同时,很多企业纷纷介入乳品加工业,有些产品尚未达标上市,消费者不敢购买。当乳品销路不好时,企业便限量收购鲜奶。
    (1)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人大海的现象,与材料中的“倒奶事件”有何本质区别?
    (2)“倒奶事件”中隐含着什么样的经济规律?
    (3)为避免发生类似的“倒奶事件”,你认为地方政府应如何作为?

选项

答案(1)从表象看.两者都是牛奶供给过剩。但是,前者反映的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的体现;后者主要是市场体系不够完善,鲜奶销售渠道不畅导致的结果.不是经济危机的征兆。 (2)这个案例说明,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地起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人们过多、过快地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到奶牛养殖业和乳品加工行业,一旦供大于求.企业就会压缩鲜奶收购量,奶农只好倒奶。这个案例还说明,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导致了资源的浪费。政府有必要对市场进行适度干预,逐步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 (3)由于奶农和企业往往缺乏充分的信息和对市场风险预测不足,因此,地方政府有必要予以引导和服务。如着力帮助奶农和企业进行市场预测和分析,开展事前的供需调研;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产业化链条;采取优惠措施,帮助奶农和企业开拓乳品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扩大内需;监督奶农和企业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促进其改进生产技术。

解析 本题选取的材料是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网等权威媒体关于浙、陕等地奶农频频把鲜奶倒入水沟的报道.这是考生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的现象。命题的用意就在于考查考生通过对这个事实的分析。把政治学基本原理与社会客观现象结合起来.用理论解释现实的能力。
    对于第一问.看到材料中的“倒奶事件”大家很容易会想到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入大海的描述。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的“倒奶事件”,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的相对生产过剩。它产生于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其背后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如今我国出现的“倒奶事件”并不是经济危机的表现。只是由于市场体系不完善,鲜奶销售渠道不畅通,才导致出现这一现象。
    第二问.这个提问并没有直接出现要考查的知识点.看起来难度比较大。考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回答:一是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地起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二是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政府有必要对市场进行适度干预。
    第三问.如果认识到“倒奶事件”是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反映.那么就自然地引出了这一问。奶农一窝蜂地饲养奶牛.很多企业纷纷介入乳品加工业,这些都说明生产者对需求状况并不真正了解.同时对市场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地方政府应予以必要的引导和服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YqB4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