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被告人高某,男,32岁,农民。高某的父亲因病死亡,被告人高某怀疑其父是服毒自杀。其兄到大队部开火化尸体证明时,将高某的怀疑向本村党支部书记周某做了说明。周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了公安机关。经尸体检验确认,其父确因病死亡,对此,高某认为,周某是串通有关人员借机故
被告人高某,男,32岁,农民。高某的父亲因病死亡,被告人高某怀疑其父是服毒自杀。其兄到大队部开火化尸体证明时,将高某的怀疑向本村党支部书记周某做了说明。周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了公安机关。经尸体检验确认,其父确因病死亡,对此,高某认为,周某是串通有关人员借机故
admin
2013-07-24
69
问题
被告人高某,男,32岁,农民。高某的父亲因病死亡,被告人高某怀疑其父是服毒自杀。其兄到大队部开火化尸体证明时,将高某的怀疑向本村党支部书记周某做了说明。周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了公安机关。经尸体检验确认,其父确因病死亡,对此,高某认为,周某是串通有关人员借机故意整他,便买了一把菜刀,窜入周家,用菜刀向周的头部、颈部猛砍数刀,致周某当场死亡。一审人民法院在审理此案时,发现高某精神异常,对其进行了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是高某在实施杀人行为时,患有幻觉妄想型精神分裂症,高在妄想支配下,对自己的行凶杀人行为不能辨认和控制。据此,法院认为对高某不应追究刑事责任。
问:法院的做法是否正确?对高某应如何处置?
选项
答案
本案实际上是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问题。所谓刑事责任能力,是指一个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即一个人辨认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并自觉地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行为人只有在具有这种责任能力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才能成立犯罪,并对自己的行为负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无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行为人在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时患有某种真正的精神病。这是确认行为人无责任能力的医学标准。(2)行为人在行为时由于精神病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是确认行为人无责任能力的心理学标准。(3)须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无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造成任何危害结果,均不负刑事责任,但并不表明对其行为听之任之。我国《刑法》第18条规定,对造成危害结果的无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应责令他的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必要时由政府强制医疗。 本案中,高某在实施杀人行为时,处于精神病状态,对于自己的行为不能辨认和控制,因此法院认为高某不负刑事责任的做法是正确的,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强制医疗。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Ldc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农村信用社招聘分类
0
公共基础知识
农村信用社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甲是一家个人独资企业的老板,雇有伙计乙管理企业的经营事务,由于经营状况不佳,甲决定解散该企业,则()。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乡(镇)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
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我国的会计档案包括下列哪些资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会计主管人员因调动工作或者离职办理交接手续时,负责监交的人员应当是()。
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下列解决途径不正确的是()。
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
李某与合伙企业“大木采石场”各出资50元组建了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大木有限责任公司,经营建筑材料,聘请营销专家陈某担任经理。这里谁负“有限责任”?()
下列社会关系不属于民法调整对象的是()。
法是以()为内容的社会规范。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交易的,如果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则向社会公众发行股份的比例为()。
随机试题
样板按其用途可分为哪几类?
满招损,谦受益。
下列有关轻症牙釉质钙化不全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保存3年或以上B.保存5年C.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1年,但不少于2年D.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1年,但不少于3年E.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1年,但不少于5年根据《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药品经营企业的药品销售凭证应当
某孕妇,31岁,孕35周。因“阴道出血伴腹痛”急诊入院,被诊断为先兆早产,其最主要的治疗是
房产图的种类不包括()。
以下和保本点计算无关的是()。
国际税收协定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F企业全年需用某材料3000千克,每次订货成本为250元,每千克材料年储存成本6元,则F企业经济订货批量为()千克。
美国前总统林肯说:“最高明的骗子,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的人,也可能在所有的时刻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所有的人。”如果林肯的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下述哪项断定是假的?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