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医学
某男,54岁。1年前,爪甲菲薄发软,影响工作。虽多方求治,但收效不大,刻下面黄,夜寐多梦,时有头晕、心慌,纳食与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沉。实验室检查示血红蛋白偏低。医师诊为肝血不足、筋爪失养,治以养血补肝益筋。处方:熟地黄12 g、山茱萸10 g、
某男,54岁。1年前,爪甲菲薄发软,影响工作。虽多方求治,但收效不大,刻下面黄,夜寐多梦,时有头晕、心慌,纳食与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沉。实验室检查示血红蛋白偏低。医师诊为肝血不足、筋爪失养,治以养血补肝益筋。处方:熟地黄12 g、山茱萸10 g、
admin
2021-08-17
95
问题
某男,54岁。1年前,爪甲菲薄发软,影响工作。虽多方求治,但收效不大,刻下面黄,夜寐多梦,时有头晕、心慌,纳食与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沉。实验室检查示血红蛋白偏低。医师诊为肝血不足、筋爪失养,治以养血补肝益筋。处方:熟地黄12 g、山茱萸10 g、当归10 g、炒白芍10 g、五味子5 g(打碎)、阿胶珠10 g、炒酸枣仁15 g(打碎)、川芎5 g、木瓜10 g、生牡蛎30 g(打碎,先煎)、夜交藤15 g。10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以此方加减治疗数月,爪甲复常。
人参归脾丸的使用注意事项不包括
选项
A、孕妇慎用
B、忌烟酒、浓茶
C、痰湿壅盛者慎用
D、阴虚脉数者慎用
E、热邪内伏者慎用
答案
A
解析
人参归脾丸的注意事项:热邪内伏、阴虚脉数以及痰湿壅盛者慎用。服药期间,应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饮食有节;忌食生冷食物,忌烟酒、浓茶;保持精神舒畅,劳逸适度;忌过度思虑,避免恼怒、抑郁、惊恐等不良情绪。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vM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题库执业药师分类
0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执业药师
相关试题推荐
六味地黄丸中被后世称为“三泻”的药物是()
A.滋补肝肾,益气B.滋阴益肾,利尿C.滋阴润肺,清虚热D.滋肾补肝,明目乌发E.滋阴潜阳,软坚散结楮实子的功效是()
A.滋补肝肾,益气B.滋阴益肾,利尿C.滋阴润肺,清虚热D.滋肾补肝,明目乌发E.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鳖甲的功效是()
A.益母草膏B.乌鸡白凤丸C.七制香附丸D.妇炎平胶囊E.妇科千金片具有清热除湿、益气化瘀功效的中成药是()
A.使君子B.榧子C.雷丸D.鹤草芽E.槟榔杀虫成分为蛋白酶的驱虫药是()
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滋肾宁心功效的药物是()
既具有解表作用,又具有祛湿作用的中成药有()
A.鹭鸶咯丸B.儿童清肺合剂C.清宣止咳颗粒D.小儿咳喘灵颗粒E.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某男,7岁,患上呼吸道感染,症见发热,恶风,微有汗出,咳嗽咳痰,咳喘气促,证属外感风热,治当宜肺清热、止咳祛痰、平喘,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A.桂枝合剂B.参苏丸C.双黄连口服液D.防风通圣丸E.荆防颗粒外感内热,表里俱实应选用()
患者,男,60岁。素体虚寒,近日偶遇风寒,出现胸腹胀闷作痛,胃痛,呕吐,伴有咳嗽,虚喘,腰膝酸软。医生建议选择沉香配伍应用。沉香的用量为
随机试题
骨肿瘤的生长方式
A.白细胞总数5×106/L,淋巴细胞为主,蛋白0.3g/L,糖3.5mmol/L,氯化物120mmol/LB.白细胞总数10×106/L,淋巴细胞为主,蛋白0.3g/L,糖3.5mmol/L,氯化物125mmol/LC.白细胞总数20×106/L
某汽车生产商的内部审计部门正就旗下生产的渣土运输车进行尾气排放测试。内部审计部门发现,公司针对渣土运输车向外公布的尾气排放信息与内部记录的实际数据有重大差异。内部审计部门经理表示,测试样本显示的尾气排放量实际上要高于对外公布的排放量,有可能涉及虚假披露和违
某传真机公司对于公司生产经营中所需要的物料进行了ABC分类管理,分别采用固定订购量系统和固定购周期系统进行库存控制,最近该公司与其供应商准备开始联合库存的管理尝试,力图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提高竞争力。固定订购周期系统一般都是事先依据对产品需求量的预测
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落后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
(福建2010春季一100)
自创的专利技术研究阶段所发生的费用,在会计核算上,应将其全部计入()。
Pressedbycompetitionanditsownsuccess,thepopularsearchengineGooglehascreatedanautomatedwaytosearchfornewemplo
计算机中的字符包括西文字符和中文字符,关于字符编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Facingtheboardofdirectors,hedidn’tdeny________breakingtheagreement.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