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1.在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日益成为群众关注时下热点话题的主要渠道.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在新形势的助推下,网络党建成为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

admin2019-10-23  124

问题 给定资料
    1.在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日益成为群众关注时下热点话题的主要渠道.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在新形势的助推下,网络党建成为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新载体,是进行党员教育管理的新窗口,也是展示创新成果的新平台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新桥梁。
   “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近期发生的几起公共事件,再次启示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要求,积极适应新媒体、善用新媒体,将其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抓手。
    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创新和革新的频率更高。空间维度上,它始终在吐故纳新。以“血友病吧”“魏则西”,等事件为标志,传统搜索引擎主导的公关效果评估体系逐渐落伍。而随着知乎、网络直播等新媒体的兴起,特别是知乎等知识型社区在公共事务中的源头作用越来越突出,“两微”,二分天下的格局将进一步被打乱。各级领导干部对新媒体的认知也应随之更迭。
    在玉林北路社区党员爱心加油站的居民群众“心愿收集点”,居民王大姐写下了自己的“微心愿”:希望社区能开设老年人网络课堂。而王大姐提出这样的心愿,是基于社区建立的“互联网+双报到”服务平台——社区实时将居民需求放到互动平台,“双报到”党员和党组织就可以收到,而有这方面资源和能力的党组织或党员就会积极认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媒体时代下,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当具备与时俱进的思维模式。毋庸置疑,由于高效、便捷、运作成本低等特点,新媒体也可以说是“弱控制”媒体,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在这种环境下,党员干部更应创新思维模式,注重利用面向党员、干部、群众的新媒体平台资源,围绕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设置有角度、有深度、有广度的议题,积极传播正能量,当好新媒体阵地上的“意见领袖”,提高群众参与度,提升群众满意度。
    新媒体为民意诉求提供了重要的表达和交流平台,努力提升党员干部新媒体素养和能力迫在眉睫。当前,“防火防盗防媒体”的思想在部分党员干部中盛行,视媒体为“洪水猛兽”,把舆论监督当成“负面报道”,将群众的关注当作“挑错找茬”。这是党员干部对新媒体的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思想和行动都“跑偏”所致。对此,党员干部必须克服思想认识误区,摆正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党员干部要破除对立思维,不以权力压制舆论声音,不干涉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以平等、尊重、包容、友善的态度与媒体和公众进行沟通交流,创造宽松的舆论宣传环境,推进新媒体的建设和运用,着力加强政务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建设,积极打造党政“传声筒”。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特殊的时代背景要求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网络舆情不是“敌情”,而是社会的预警器。积极应对、把握分寸、掌握节奏、因势利导,满足各方关切,才能有效避免猜忌、传言和谣言,占领舆情高地。
    新媒体时代带给我们不曾见过甚至无法想象的利弊,而如何把握公权力的度是摆在我们每名党员干部面前的问题。建立健全预警应急机制是做好新媒体时代工作的奠基石。完善的工作制度,严谨的工作流程,有利于更加顺畅地把握工作进度、预见形势走向,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新媒体成为传播社会正能量的重要阵地。
    具备新媒体素养是新时代对每一名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工作,提高新媒体素养,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
    2.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质特性,是一个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源泉所在。党性能够反映一个党员的政治素质,展示一个党员的政治本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强的党性,是成为高素质领导干部的首要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前提,为此,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切切实实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学习方法上,认认真真学、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深入思考学,通过学习真正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修养直接关系人生境界的高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把自身的修养放在第一位,做官先做人,为官重修德,古人尚且如此,如今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注重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在立德上下功夫。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首次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在《纪念白求恩》中,倡导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道德境界,向全党提出了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道德要求。   
    纪律严明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的重要保障,是党内政治生活和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党章是党内根本大法,是增强党性修养的总规矩。党员干部要在逐条逐句通读党章的基础上,明确基本标准,树立行为规范,切实做到尊崇党章、遵守党章、维护党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着眼新的形势任务,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着力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广大党员提升纪律修养提供了重要遵循。要通过深入扎实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养成纪律自觉,对纪律心存敬畏、严格遵守,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违反党的纪律,坚决同一切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做斗争。
    当前,绝大多数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是好的,是干事创业、为民谋利的,但是也有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作风上存在着与党性要求不符合,与形势任务、干部群众期盼不适应的问题。有的不是求真务实,而是弄虚作假;有的不是艰苦奋斗,而是骄奢淫逸;有的不是勤俭节约,而是挥金如土,等等。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因此,必须端正工作指导思想,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抛弃个人私心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3.“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真正住在屋檐下的人才能深切体会房顶漏雨的危害,深入社会基层的人才能切身察知政令出现的问题。群众工作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不是一时之事,而是一世之事。实践证明,加强党群关系,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各项事业就能得到长足进步和发展。反之,疏远群众,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将会失去群众支持,党和国家所进行的各项改革和建设事业将会受到阻碍。
    现在,我们的党员干部素质有了普遍提高,思路更开阔,知识更丰富,观念更先进。然而,身处改革开放年代、成长于市场经济时期,我们的党员干部,极易多了些对世界纵横捭阖的视野,却少了些与群众天然自发的联系。深入了解并准确把握人民群众需求的新变化、新特点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只有真正抓住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需的根本,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
    领导干部对群众怀有深厚感情,真正把群众当作朋友、当成亲人,自然就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从而同群众建立密切联系,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领导干部和群众只是分工不同,而无高低贵贱之别。放下“官架子”,随和一些、亲切一些,多一些交流探讨、少一些指示命令,要与群众对得上话。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多讲有针对性、对群众口味的真话.还要有愿听实话,尤其是带刺的实话的心胸。同时,领导干部要善于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艰深的理论问题,运用群众语言,力争化繁为简;要善于用群众喜欢的语言讲话,用群众身边的事讲道理;要善于运用风趣的语言营造宽松氛围,风趣的语言可以活跃气氛,使听众的情绪轻松、愉快,从而激发听众的兴趣和注意力。只有这样,群众才会乐于接受,与群众的沟通才能达到目的。
    在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多元且利益博弈日渐突出,传统的调研座谈等方式固然可以听到群众意见,但任何座谈的参与人员都是有限的,都不可能代表所有群众意见。因此,某些重大社会公共事务从议题提出就可以通过公示、社会讨论、听证咨询、会议决定、依法决策等制度化的方式,把自上而下的调查研究与自下而上的社会参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也可以作为决策过程的常态化做法。
    4.带着思想印记的岁月,总能引起人们驻足回首。2017年年初,央视制作系列微视频《初心》,截取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正定、宁德等地生活、工作时的片段,为我们讲述了党的总书
    记一路走来坚守不变的初心。“深人人心,满满的正能量”“看了的确很受触动”,视频在热播的同时,打动了不少人的心。
    几分钟的视频,能产生如此触动人心的力量,除了真挚的情感、淳朴的话语,归根结底,还在于一字一句、一言一策都闪耀着人民至上的思想。习近平在陕北工作期间,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褥子打着五颜六色的补丁;和大家一起排队吃食堂的“大锅饭”,端着碗与大家拉家常;骑着自行车到各地了解情况,与大家打成一片,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距离拉近了,与群众才会心意相通,心里才会装着彼此,才能有相互的信任,工作起来才会真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一经历,让他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这就是在后来每次遇到挑战、考验,或者要去做一个全新的工作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脑海里不断翻腾的都是陕北高原上耕地的父老兄弟的信天游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与群众打成一片,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政治要求和号召,也是一项对领导干部实实在在的工作要求。
    当前,我们的各级干部能不能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形成骨肉相连的深厚感情?这是一张摆在每一位人民公仆面前的特殊考卷。各级干部应该从舒适的办公室走出来,从专车上走下来,脱下西装,穿上便服,到田间地头多走一走,到车间工地多转一转,到群众中间多聊一聊,起码争取每个月都乘坐一次公交车,逛一次菜市场或者超市,参加一次社区居民活动。只有每天看得见紧张劳碌的老百姓的身影,每天听得见带着方言味道的老百姓的话语,我们的干部才会时刻想到老百姓,才会真正走进老百姓的生活,感知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才能真正与他们打成一片。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是要为人民做事的。他明确指出:“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长在群众中的老县长”独龙族干部高德荣,从不为自己争利,长期坚守在条件艰苦的独龙江畔,“自己的私事再大也是小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基层干部刘孝刚将全部精力投入村里,身患重病的他“晚上在床上疼得哼哼一夜,第二天又跑到村里去了”。这正是因为他们时刻谨记自己共产党员的特殊身份,始终坚守着一个理想信念,那就是为人民服务。只有信仰上保持正确性,政治上才能慢慢成熟,理想目标上才会更加执着,行动上才会更加不可动摇。所以,这也促使他们每天都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在平凡的岗位中做到不平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起点,也是不容偏离的根基。
    在正定期间,为减轻农民负担,习近平和同事一起给中央写信,为当地减少了1.4万吨的粮食征购任务;为吸引更多有志之士到正定,他给全国各行各业的一百位知名专家学者写去一封封热情洋溢的邀请信。把提升百姓的获得感作为决策目标,这也体现在近年来的改革发展实践中;建立世界最大的社保体系,为亿万人民的生活兜底;攻坚脱贫的复杂难题,实现脱贫人数占世界总数的四分之三;努力解决就业问题,连续多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当下,民生指标逆势上扬,体现了党心与民意的同频共振,彰显了执政者的为民情怀。
    维护人民的利益,就要防止与民争利、遏制贪污腐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一段时间内,福建宁德机关干部乱占地建房现象严重,群众意见颇大。时任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决定以清房为突破口来惩治腐败。清房工作涉及几千人,面对记者“到底动还是不动,心里有没有掂量”的提问,习近平说,“我们将近三百万人该得罪,还是这两三千人该得罪?”“我就是在那儿讲一个公道,我们干部不要去伤害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这么大一个政党,靠什么才能维护人民的利益,靠什么来战胜风险挑战?除了正确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外,必须靠严明纪律。光靠觉悟不够,必须有刚性约束、强制推动,这就是纪律。”习近平的话语表明了党严明纪律的决心,也说明严明纪律是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一以贯之的坚持与笃定,形成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蕴含着对人民力量的深刻认知,是对人民利益的有力维护。
    5.习近平总书记结合自身基层从政体会,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指出:克服攀比心理,始终崇尚慎德重责。注意道德操守,并指出“道德上失足有时比某些工作失误杀伤力还要大”。如果见到别人一掷千金、灯红酒绿,便产生失落感,觉得清正廉洁吃了亏;如果看到别人既升官又发财,觉得“不捞白不捞,捞了也没事”;如果经常想当年手中没权时,想捞也捞不上,现在有权了便“捞一把”……这种攀比心理,越比就越觉得自己失去的多而得到的少,越比个人的私欲就越膨胀,越比党纪法规的观念就越淡薄,逐渐地就会耐不住寂寞、挡不住诱惑而发展到不择手段地追逐声色犬马、粉白绿黛,从而弱化对“病毒”的免疫力和抵御力。作为共产党人,在对待名利地位和进退走留的问题上,要以积极的健康心态比,以应有的精神状态比,以基本的党性觉悟比,更要经常问一问自己,思想有没有邪念,是否还有不坚定的倾向;道德有没有滑坡,是否存在不健康的东西;工作有没有差错,是否还有未尽到责任的地方;行为有没有越轨,是否出现过违反党性原则、违反纪律规定的事,以深刻的自省精神,把外在的社会规范内化为高度的自觉行动,实现自我完善,永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克服失衡心理,始终保持慎权清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党员干部把用权问题解决好了,其他问题就都变得迎刃而解。一个人刚走上领导岗位之时,大都头脑清醒,为人谦虚,工作敬业,做事谨慎。随着职务不断提升,赞扬、吹捧之声逐渐增多,慢慢地头脑就发热了,甚至变得飘飘然、昏昏然了。特别是感到在领导岗位上的工作时间越来越有限,“人走茶凉”的境况日益迫近。便容易产生失衡心理,秉公用权的行为准则就会发生偏移。党员干部应经常提醒自己,领导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责任。“权为民所赋”,人民才是权力的所有者,党员干部只是替人民掌管权力,这个权力也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共产党也绝不允许以权谋私,更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只有始终牢记“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切实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若只记得手中的权力和待遇,而忘记了责任和义务,就必然会发生权力错位,导致滥用权力.最终沦为人民的罪人。对此应深察之、深省之、深警之。
请结合你对给定资料5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深刻;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思路清晰,结构完整;字数在1000字左右。

选项

答案 以德律之从严用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攻坚克难,不断取得辉煌成绩。然而,在成绩的背后,党内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近年来,下至基层干部,上至副国级官员,因滥用权力、违规违纪而被查处的新闻层出不穷。这一方面表明全面从严治党实施有力,另一方面揭露了权力滥用的普遍问题。在新时期,官员必须以德律之、从严用权。 国无德不兴,官无德不为。我们国家历来都讲究崇德尚礼、从政以德。古人云:“官德隆,民德昌,国家兴:官德毁,民德降,国家衰。”而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为官之道正是“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党的好干部孔繁森、杨善洲之所以受人尊敬,就是因为他们淡泊名利,注重修身养德,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从而以良好的道德品行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与信任。相反,一些党员干部没有坚守住官员道德底线。任由道德滑坡,从而导致人生观、价值观偏离方向,最终沦为党和人民的罪人。 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利国、利民;用不好,误党、误民。毫无疑问,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来源于人民,人民是权力的主人。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手中握有的权力意味着肩上要扛起的责任,权力就是要为人民服务的。当今社会,部分党员占着官位、有权不用、有权滥用,这不仅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更是对权力的严重亵渎和践踏。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深知权力来自人民,他从不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而是把权力用在带领群众致富上,其在任六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近3倍。沈浩由于积劳成疾,最终病逝在工作岗位上,而他的光辉形象却永远留在了小岗村人民的心中。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把权力当作为民服务的工具,正确用权、从严用权,才能得到百姓的爱戴。才能不负党员使命。 道德对权力具有约束作用。权力具有扩张性,当权力越来越大时,对党员干部的诱惑也会随之加大。如果党员干部没有及时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就往往会陷入违法乱纪的深渊。“亿元司长”魏鹏远,在初任官职时,为官谦逊、低调,时刻谨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持守为官就是要有为人民做事的信念,但是,随着仕途的升迁、权力的增大,面临各种诱惑,他渐渐迷失了自己,利用手中权力大肆贪污,最终,因贪污两亿多元人民币,被判处无期徒刑。 可见,当权力增大时,党员干部必须具备更高的德行,只有这样才能够驾驭手中的权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广大党员干部要想真正在群众心目中留下一点“影”、留下一点“声”、留下一点印象,就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正确认识和使用手中的权力,努力为老百姓多作贡献。只有这样,党和人民才能齐心。才能凝聚智慧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aCoD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