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

admin2019-08-15  12

问题 如何评价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

选项

答案在“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目标是谋求“世界领导地位”和“按照美国的构想塑造世界”。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被认为是阻碍美国实现这两大目标的主要因素。因此,战后美国对外战略主要围绕反共和争霸展开。但受制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自身实力的消长,美国的全球战略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特点: (1)杜鲁门政府(1945—1953)的“遏制战略”。遏制战略是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一次重大转变,标志着美国战略质的转变和飞跃,表明美、苏已由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对立和对抗,它奠定了战后几十年美国称霸世界战略的基础。为全面实施“遏制战略”,美国推出“马歇尔计划”,并建立“北约”,还在东亚和东南亚形成了针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 (2)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1)的“艾森豪威尔主义”。军事上,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了对付社会主义国家的“大规模报复战略”。 (3)肯尼迪、约翰逊政府(1961—1969)的“和平战略”。“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其实质就是运用和平与战争的反革命两手策略,在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在亚非拉地区推行新殖民主义。在军事战略上,实行“灵活反应战略”。 (4)尼克松、福特政府(1969—1977)的“尼克松主义”。所谓“尼克松主义”,是指在美国实力地位严重削弱,国际战略地位下降的情况下,为了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而提出的一整套外交思想和对外战略。尼克松主义有三大支柱:“伙伴关系”“实力地位”和“谈判”。 (5)卡特政府(1977—1981)的“世界秩序战略”。卡特政府初期延续“尼克松主义”,上台后提出了“世界秩序战略”,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加强日、美、欧三边合作关系。②把美、中关系作为美国“全球政策的一个中心环节”,推进关系正常化,谋求建立抗苏的战略合作关系。③把缓和东西方关系作为“首要目标”,强调以经济力量和道义力量对付苏联的扩张。④重视人权外交。 (6)里根政府(1981—1989)“以实力求和平”的对外战略(“里根主义”)。面对美国的内外交困,里根提出了“重振国威”“扩军抗苏”的口号。制定了“星球大战计划”,谋求对苏联的战略优势,在经济上拖垮苏联。在军事上提出了“新灵活反应战略”,并对苏联推行强硬政策,同苏联进行军备竞赛。此外,努力恢复对西方的领导,以实现反苏的总战略。这些都标志着美国全球战略跨越了战后对苏联单纯遏制的范畴,进入了一个主动进攻、灵活反击的新阶段。 (7)老布什政府(1989—1993)的全球战略。这一时期,美国的全球战略有了很大变化:①提出超越遏制战略,意图将苏联和东欧纳入西方体系。②提出建立欧洲新格局,实质是确保在欧洲的利益。③提出“世界新秩序”的主张,实质是要在美国的领导下按照美国的价值观改造世界。 (8)克林顿政府(1993—2001)的“参与和扩展”战略。这个战略有“一个目标”“三个支柱”。“一个目标”就是在全世界巩固和扩大美国的“领导地位”,即美国的世界霸权;所谓“三个支柱”,是指经济安全、军事实力、民主人权。 (9)小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政策和“先发制人”战略。小布什上台后,采取的对外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奉行单边主义政策,谋求建立美国霸权地位。②强调军事优先,注重培植美国的军事实力。③注重美国本土安全。④将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作为政府对外政策的中心任务。⑤美国的全球战略进一步向亚洲太平洋地区转移。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同意,发动针对伊拉克的战争,意在控制中东石油,在中东推行美国式的民主,塑造中东地区新格局,影响国际政治。⑥提出先发制人战略,对“无赖国家”和恐怖分子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 从以上各个时期的变化不难看出,称霸全球的“霸权主义”是美国国家政策中的一条主线,核心还是美国的国家利益。随着历史的发展,美国逐步接近于称霸意图。就目前来看,中、俄的崛起,日本和西欧的发展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振兴,依然是美国称霸世界难以逾越的阻碍。美国为突破障碍,采取了发挥其军事上的优势,控制全球战略要地;拉拢部分资本主义强国;利诱对其有利害关系的发展中国家;压制其潜在对手等措施。

解析 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中有两点是不变的:一是谋求全球霸权。一是强调意识形态。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aFDi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