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1.背景: 某公司中标承建该市城乡接合部交通改扩建高架工程,该高架上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梁底板距地面高15m,宽17.5m,主线长720m,桥梁中心轴线位于既有道路边线。在既有道路中心线附近有埋深1.5m.的现状DN500自来水
1.背景: 某公司中标承建该市城乡接合部交通改扩建高架工程,该高架上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梁底板距地面高15m,宽17.5m,主线长720m,桥梁中心轴线位于既有道路边线。在既有道路中心线附近有埋深1.5m.的现状DN500自来水
admin
2019-07-27
94
问题
1.背景:
某公司中标承建该市城乡接合部交通改扩建高架工程,该高架上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梁底板距地面高15m,宽17.5m,主线长720m,桥梁中心轴线位于既有道路边线。在既有道路中心线附近有埋深1.5m.的现状DN500自来水管道和光纤线缆,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高架桥跨越132m鱼塘和菜地。设计跨径组合为41.5m+49m+41.5m。其余为标准。跨径组合为(28+28+28)m×7联。支架法施工。下部结构为H形墩身下接10.5m×6.5m×3.3m承台(埋深在光纤揽下0.5m),承台下设有直径1.2m,深18m的人工挖孔灌注桩。
项目部进场后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提出了“支架地基加固处理”和“满堂支架设计”两个专项方案,在“支架地基加固处理”专项方案中,项目部认为在支架地基预压时的荷载应是不小于支架地基承受的混凝土结构物恒载的1.2倍即可,并根据相关规定组织召开了专家论证会,邀请了含本项目技术负责人在内的4位专家对方案内容进行了论证,专项方案经论证后,专家组提出了应补充该工程上部结构施工流程及支架地基预压荷载算需修改完善的指导意见,项目部未按专家组要求补充该工程上部结构施工流程和支架地基预压荷载验算,只将其他少量问题做了修改,上报项目总监和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审批时未能通过。
2.问题:
项目部在支架地基预压方案中,还有哪些因素应进入预压荷载计算?
选项
答案
进入预压荷载计算的因素还有:支架自重,模板重量,施工人员和机具行走、运输荷载,浇筑混凝土产生的冲击荷载,风雪荷载以及特殊季节施工保护措施的荷载。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aSnu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一级建造师分类
0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一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灌注桩各工序应连续施工,钢筋笼放人泥浆后()内必须浇筑混凝土。
浅埋暗挖法的主要开挖方法中沉降较小的是()。
从事市政公用工程压力管道焊接的焊工,必须持有有关部门统一印制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并在有效期内,该有关部门是指()。
防止盾构始发期间土砂随地下水从衬砌外围与洞体之问的间隙涌人工作井的应急措施是()。
关于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背景甲工程公司中标承包某市一跨线桥,该桥为三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桥两端各有250m引道,其路面结构为20m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表面层,40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60m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底面层,300mm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和200mm石
改性沥青混合料宜采用间歇式设备生产,该设备具有()特点。
土质路基压实的原则是()。
土的液性指数IL是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塑限之差值对塑性指数之比值,可用以判别土的软硬程度,当0.5≤IL1.0时,土为()状态。
滑坡、潜蚀、冻胀、翻浆等不良地质现象其共同的影响因素是()。
随机试题
支付
整体现浇设缝钢筋混凝土清水池施工缝不会设在( )。
园林给水管网的交点叫做节点,在节点上设有阀门等附件,是为了检修管理方便。阀门除安装在支管和干管的连接处外,为便于检修养护,要求每()直线距离设一个阀门井。
“落雁”指的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中的()。
原子结构很象太阳系,中心是原子核,周围环绕着一些带负电荷的电子。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它由一些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能够准确复述这段文字的是:
测验题目的区分度和难度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区分度较大的项目,其难度越接近于
设α1,α2,…,αm为一个向量组,且α1≠θ,每一个向量αi(i>1)都不能由α1,α2,…,αi-1线性表示,求证:α1,α2,…,αm线性无关.
定义学生选修课程的关系模式如下:SC(S#,sn,C#,cn,G,Cr)(其属性分别为学号、姓名、课程号、课程名、成绩、学分)则对主属性部分依赖的是()。
软件开发过程主要分为需求分析、设计、编码与测试四个阶段,其中【】阶段产生“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表达式123+Mid$("123456",3,2)的结果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