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外国船舶在一国领海通过时必须遵守关于无害通过制度的要求,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外国船舶在一国领海通过时必须遵守关于无害通过制度的要求,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dmin
2019-02-01
37
问题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外国船舶在一国领海通过时必须遵守关于无害通过制度的要求,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选项
A、甲国的一艘货船继续不停和迅速通过乙国领海
B、乙国的检修船无害通过另一国领海时,自行决定起落了直升机
C、丙国的一艘石油运输船通过另一国领海时,发生原油泄漏并严重污染了沿海国海域
D、丁国的渔船在无害通过另一国领海时,不能进行捕鱼活动
答案
A,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海洋法——领海。依《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无害是指不损害沿海国和平、安宁和良好秩序。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即是有害:对沿海国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以任何种类的武器进行操练或演习;收集情报;进行影响沿海国防务或安全的宣传;在船上起落或接载飞机;在船上发射、降落或接载任何军事装置;违反沿海国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的法律规章,上下任何商品、货币或人员;严重的污染行为;任何捕鱼活动;任何研究或测量活动:干扰沿海国的通讯系统;与通过没有直接关系的任何其他活动。AD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aSw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乙丙三国订有贸易条约。后甲乙两国又达成了新的贸易条约,其中许多规定与三国前述条约有冲突。新约中规定,旧约被新约取代。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缔约国。根据条约法,下列判断哪一项是错误的?
甲国与乙国相邻,为谋求共同发展,多年来,两国间签署了若干个双边协议、协定。后甲国分立为东甲、西甲两国。现问,如果所涉各方之间尚没有新的相关协议达成,那么,根据国际法中有关国家继承的规则,对于东甲、西甲两国,下列哪项条约可以不予继承?
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必然要求。根据《宪法》规定,对于“宪法法律至上”中“法律”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1—卷一—20,单)
某地公安、检察机关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兴网络平台“微博”、短信和QQ,提醒“微信”用户尤其是女性用户提高警惕,切勿轻信陌生“微友”,以免遭受不必要的伤害。关于执法机关的上述做法,下列哪一说法是准确的?(2011—卷一—7,单)
中国人姜某(女)与甲国人惠特尼婚后在甲国定居.后姜某在甲国生下一女。根据我国国籍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7年卷一第31题)
关于联合国国际法院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乾隆年间,四川重庆府某甲“因戏而误杀旁人”,被判处绞监候。依据清代的会审制度,对某甲戏杀案的处理,适用下列哪一项程序?(2006年司法考试试卷一第18题)
中国甲公司(买方)与某国乙公司签订仪器买卖合同,付款方式为信用证,中国丙银行为开证行,中国丁银行为甲公司申请开证的保证人,担保合同未约定法律适用。乙公司向信用证指定行提交单据后,指定行善意支付了信用证项下的款项。后甲公司以乙公司伪造单据为由,向中国某法院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6条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从法官裁判的角度看,下列哪一说法符合条文规定的内容?(2012年试卷一第10题)
随机试题
坚持社会本位秩序观的学者是()
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在于()。
极限的值是()。
目前国家发布的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只涉及()的监理。
银行向个人发放的无须提供任何担保的贷款是()。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7年5月1日库存M产成品的账面成本为500万元,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120万元。5月份入库M产成品成本为800万元(假定该批入库产成品未发生跌价损失),当月销售产成品为其月初产成品与本期入库产成品合计的50%,对发出存货
为什么我国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早期北洋派分裂,北洋军将领轮番坐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蒋、冯、阎、桂仍打个不停。从1928年开始,中国的经济有了十年发展期,但随着全面抗战的揭幕,更残酷的战争开始了。战争阴云笼罩之下,自然是饿殍满地、民不聊生。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大批
食物的种类千差万别,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类营养物质。可是有些食物经过某种变化后,反而成为对人体有害的有毒食物。下列哪种食品是可以食用的食物?
Iwalkedslowlytotheteacher’sofficewondering______shedecidedtotalkwithme.
最新回复
(
0
)